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世界很大,人生很短》道真知 童道明先生曾这样于是之和濮存昕

2019-07-07 15:31 北京晚报 TF008

就在这个盛夏,童道明先生走了。

▌徐淳(作者为童道明先生母校北京市第五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童道明先生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冬天里,我坐在他身旁朗读他的作品。他让我朗读他的一首诗——《世界很大,人生很短》。我动情地读着,他的嘴也在动,跟着我默念,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他似乎在通过我跟他自己交流。

他和我们聊着天,说着说着他就把自己说笑了,捂着嘴微笑。那笑,干净极了。

在那个安静的午后,童先生对我说了很多,如今,我记下他的话,他活在了他的话里。

世界很大,人生很短

童道明

世界很大

人生很短

生命要如何燃烧

才能给这个世界

送去些许温暖?

天空很高

云雀很小

鸟儿要如何歌唱

才能给这个天空

增添些许亮光?

■感以念

童道明先生是北京五中的毕业生,说起他高三的语文老师李慕白先生,他始终心存感激。他的第一篇影评《电影〈黑孩子〉观后》就是高中阶段在李慕白老师的指导下写成的。他很想听我说说五中的现状。

自2017年开始写微信公众号“童道明札记”,每周两篇,每篇文章绝不超过400字,童道明说,契诃夫有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他的公众号为何叫“札记”?因为写札记是北京五中写作教学的一个传统,90载了,延续至今。他总说年龄不是问题,他和年轻人总能产生共鸣,他身上总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这样命名也许是他对青春的致敬,对母校的怀念吧。

他的微信公众号最后一篇文章发表于2019年4月13日,题目是《感念拉克申老师》。即便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始终不忘的还是他的拉克申老师。拉克申是1993年去世的,童先生说:“如果有机会重访莫斯科,我一定会在拉克申老师的墓前,长久地默哀,并轻声告诉他‘你是我的一位最最了不起的老师。’”我们知道,是拉克申老师为他指明了一生的方向。

■温而韧

在莫斯科大学读书时生了一场病,迫使童道明先生中途辍学。我很好奇,这场病是否改变了他的命运。不知道那病给过他多少困扰,可让我佩服的是,在病体的包裹下,他活得比健康人还健康。

童道明先生曾说,文艺评论家有两种,一种长于批评,一种善于表扬,他是后者。他从不写文章批评别人,他怕伤害人;如果伤害了别人,他是受不了的。他常引用爱伦堡的那句名言,“如果契诃夫没有那样少有的善良,就绝不会有后来的这些作品”。他的生命和契诃夫连在了一起。

他温和却不胆小。当年有些人过分批评李六乙,他勇敢地站出来说,对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导演为什么要如此无休止地批评。他说李六乙是话剧导演里最懂戏曲的。

见到他的时候,我难以想像,一个病弱的身体里竟然蕴含着如此强有力的思想;交谈渐深,我更被他的为人和学识打动。在我看来,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人,而是学界名流,是一介名士。他的思想、主张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精神内核。

■师与友

童道明先生说,无论从新道德还是从旧道德,冯至先生的学问、人品都是无可挑剔的。他为冯先生写了一个剧本——《塞纳河少女的面模》。他写作不是为了当下,不是为了拿奖,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他说他这个老年人可以这样,但年轻人不能这样,因为年轻人要生存。

他20年如一日,每年大年初三下午两点都要到医院看望老友于是之,即使于是之成了植物人,他也要去看。他说于是之是演员,更是知识分子。他觉得于是之是最像契诃夫的人。于是之去世后,他建议不要搞遗体告别,但要让灵车到首都剧场前停五分钟,让于是之与首都剧场作最后的告别。他最懂于是之。濮存昕评说:“这样的送别是最高贵的形式。”

他说濮存昕身上最可贵的一个字是“正”。在于是之的追思会上,他说:“于是之和濮存昕是不搞阴谋诡计的。”

■勤则勉

1972年从干校返京,一向珍惜时光的童道明先生每天上午半天都在北京图书馆里读书,这一读就是五年。

他从59岁开始写剧本,写了13个。他70多岁了也还在创作。

他说最近刚写了一篇小文,叫《闲散的日子是不干净的》,这话是契诃夫说的。他拿出手机,打开公众号,找到这篇文章,让我读给他听。我读完后,他注视着我,说:“你要把契诃夫勤奋的精神讲给你的学生。”我要完成先生对我的嘱托,我要把契诃夫以及童先生的故事讲给五中的学生们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老学长是多么勤奋,是多么地爱他们。

他不会再说了,因为他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回味他对我说过的话,我受用一生。

我清晰地记得那天我给他读诗的情景。此刻,我想再读一遍,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听见,因为他还没有走远。

给这个世界温暖,他做到了。童先生,走好!

 

 

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

童道明先生的一生 可谓契诃夫“略带忧伤的美”的完美再现

著名戏剧评论家童道明逝世,多位戏剧界人士沉痛悼念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