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论坛报网互动

不种菜的北京四季青啥样?“神秘”产业园内景曝光

2019-05-24 10:51 北京晚报 TF010

或许是一种宿命,60年前,因为一次传统农把式与农业科技的融合,诞生了“四季青”这一地名;60年后,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落户于此,令这里的未来有了继续“四季青”的资本。

三次转型,踩准70年发展节点

1958年之前的四季青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划,而是由很多自然村组成。西山脚下的村民过着掘井而饮、耕田做食的田园生活。直到一位叫李墨林的农民带着村民种起大棚蔬菜。

既然温室能让蔬菜四季常青,那干脆就叫四季青吧。蔬菜大棚就此成为当地第一次转型的关键。

李墨林与邓小平陈云在一起

在北京这座四季分明的城市,通过传统的农把式和农业科技融合,诞生了四季都能出产蔬菜的奇迹。这在当时看来可是传统农业转型科技农业的大事。

李墨林成了全国劳模,“四季青”这个名字也应运而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四季青都是北京城的“菜篮子”代名词。

四季青牌锅炉曾是名品

改革开放之后,四季青开启第二次转型,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让30年前的四季青乡工业收入就达到3.15亿元;并成为改革开放头十年的“中国乡镇百颗星”。

然而,就在乡镇企业鲜花着锦的时候,四季青又悄悄开始为第三次转型未雨绸缪。

作为中关村初期标志性公司之一的四通公司,四季青政府早早就进行入股参与,这在当时看来,由政府投资民营科技公司是件相当前卫的事。还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引进的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为四季青打下外向型的基色。

而随着首都需求的改变,四季青也及时谋划第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对生产力落后、污染大的企业进行关停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就是这一过程中结出的最大硕果。

军民融合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军民融合,减量发展依旧“四季青”

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

同是128亩的地块,商户从800余家减少到70余家,每天人流量从2万余人减少到4000余人,收入却从每年的5600万,实现了翻番……这是四季青镇通过“腾笼换鸟”,用3年时间将西郊汽配城转型升级成为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后交出的答卷。

目前,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已有7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既有“国家队”的大企业,也有省市一级的知名企业;既有老牌子的“大块头”,也有新创立的“小中微创”;既有军工集团的下属企业,也有优质的民参军企业。

如果说传统的园区只是提供物理空间的话,而今的产业园却在着力打造园区1.0物业共享、园区2.0服务共享、园区3.0标准共享和园区4.0产业共享的第四代国家级示范基地产业园。

产业园外景

产业园A座为入驻企业提供展示展览平台

无人机产业

在很多研发领域,军方的标准体系与地方的不同,有时候因表达方式不一致而无法对接,成为军民融合难以逾越的“坎儿”。为破解这一难题,园区着手构建“军民融合普通话”标准体系,现已发布13个团体标准,最终将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可认证的标准体系,实现园区与企业依存共生、协同发展、融合共赢的创新生态,为军民深度融合提供有效的工具抓手。

走在“辽宁号”甲板上豪情万丈,未来,产业园将立志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军民融合示范园区。

冲击吸能材料可广泛用于安防领域

绿水青山,“一篇文章”无限可能

通过种植大棚蔬菜,当地农业生产站了起来;通过开工厂立烟囱兴办乡镇企业,当地人富了起来;而如何强起来,四季青人锚定了“绿水青山”这篇文章。

四季青北坞公园

“三山五园”环抱的四季青有着自己独特地缘优势。历史上无论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还是专供宫廷的京西御稻都出产于此,足见四季青环境之优越。如今和中关村比邻而居,除了在产业方面引入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等科技园区外,当地对绿水青山、优美环境的呵护又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于此。

如今的四季青镇全镇绿化面积达33222.15亩,河道清理了,道路拓宽了,河岸两旁春飘花香,秋收硕果;三山五园的风光与绿色发展理念相互衬托,使四季青镇规划的转型提升目标得以实现;并以优美环境立镇,以绿兴镇,以绿富民的田园式城市家园,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发展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季青的三次转型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历程中的生动缩影。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曹小彧

图源:孙玉芬 何嵘 狄辉 陈风檩 高万富 等

分享到

拼多多“新品牌计划”升级,“中国制造”是底气

水土保护给力 北京金秋增色,京郊美景背后离不开无名者添彩

进博会朝阳区亮出新家底 “两区建设”开启开放新格局 再向世界发出投资“邀请函”

驻华使节组团“为国带货”,进口“尖儿货”网上开馆主打性价比

首场北京援藏直播带货活动下单多多 助力农牧民脱贫

寒潮之下要两条腿走路,新电商赋能便宜有好货,“拼品牌”爆款这样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