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北京东城“背街小巷”疏解整治行动 “水穿街巷”景观重现三里河

2019-04-10 14:18 北京晚报 TF017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是旧时京城小康人家生活的生动写照。然而,在北京大规模开展“背街小巷”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前,胡同深处、大杂院里的脏乱景象让这种期盼显得苍白无力。2017年4月,北京着手疏解整治,8个月后,东城区一条长约900米的新“三里河”重见天日,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历史景观。

资料图 摄:胡铁湘

有用的“老物件”全部保留

前门“三里河”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正统年间。据明《河渠志》记载,公元1437年,作为南城泄洪渠的三里河水系就出现了。居民沿河而居,戏楼、会馆聚集于此,颇具江南水乡韵致。但到了清末,新的泄洪通道形成,随着人口增加,“三里河”逐渐被填平直至消失。

2017年4月,经过为期8个月的整治,新“三里河”重见天日。这条全长约900米的河流依据历史的河道位置和走向进行还原,将胡同街区、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渗透融合。

“比如几个湖心岛中间保留了原本居民院里的香椿树,已有上百年历史。河边散落放置的石磨盘也都是修河时从地下挖出来的。拆下来的老砖、门墩、木材、石料,只要有用全部保留下来。连游客脚下踩的石板,都是用老旧石料铺成的。”负责该项目的北京天街集团副总经理段金梅告诉记者。

景观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景观的更新直接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出生在草厂胡同,又嫁到了离草厂胡同只有几百米的大江胡同,64岁的陆凤英是土生土长的前门人。如今,每天上午,她都要和胡同里的老街坊相约去离家不远的小广场上打乒乓球,打完球再练练太极,生活被填充得满满的。

陆凤英直言,就在几年前,她压根不敢相信自己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前门东区是老城区的代表,那时候想买菜、剃头都不方便,公厕卫生也差,每天一出门就一脑门官司。”

千余户家庭用上了全电厨房

2014年,对草厂胡同的保护修缮正式启动。经过腾退改善,胡同增加了多项便民服务:主食厨房、菜站、理发店……原先乱停乱放的机动车、电动三轮车集中存放在胡同外新建的停车场;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回家,物业公司配备了电瓶车,随时免费接送居民。

2016年,东城区政府启动为平房居民配套全电厨房建设工程,涉及1000多户居民家庭,让陆凤英和老街坊们一起告别了燃气灶、煤炉子,用上了没有明火、没有高温,更干净、更安全的全电厨房。

现在,陆凤英从家出来走几十米就是一家馒头店,再走几步是理发店和小菜场。几条胡同的高空处搭着葡萄藤架;院落门口根据各家需要定制化制作的坡道和台阶;以往最被诟病的胡同厕所也进行了彻底的革命,安装了新风系统、消毒灭蚊蝇设施、洗手池、污水池、隔断等,并采用电加热地板采暖,让居民冬天上厕所也不再受罪。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骜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前门三里河过去什么样?周边这些地名和老店令人怀念

“水穿街巷”景观重现北京前门三里河,还有庭院人家的风情

古代和近现代艺术品将出宫展览!故宫艺术馆落户前门三里河

北京慢生活:三里河正阳观水 直把前门作“江南”

朋友圈里火起来的那条河 三里河水系重现前门

北京史话:前门外三里河是如何消失的

前门地区三里河泛清波 十几年改造促成平实生动胡同生活

前门历史上的“三里河”变实际景观 市民来到“小桥流水人家”

三里河水穿街巷美景现前门 老北京文脉在此延续

《杨绛:永远的女先生》:亲友30万字追忆其生前二三事

三里河南三巷打通微循环堵点 5米宽小巷将拓宽至18米

见火不慌,抬手就灭!北京将每年培训30万“准消防员”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通运营,线路覆盖河北北部、山西和内蒙古地区

实拍北京冬雨,别样的美

改造慢行系统、增添口袋公园......北京CBD交通综合治理年底完成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始运营,未来可刷身份证验票乘车

北京:前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食品价格上涨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