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养老驿站实现15分钟快速救助,然而也遇开门难!呼吁政府补贴

2019-04-01 13:13 北京晚报 TF021

老人独自在家突发紧急状况,这是子女最担心的事儿。去年5月,东城区在东花市街道南里东区驿站启动首个“15分钟救助圈”,救助圈以养老驿站为核心,辐射周边,让空巢、失独、孤寡等困难老人有了“守护者”。如今,“15分钟救助圈”已经运行了近一年,东城区已有10个街道17个养老驿站实现了“15分钟救助圈”全覆盖,40多位老人得到过不同程度的救助。

独居老人突发状况,驿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协助老人就诊。

入户救助

前东养老驿站

接电后7分钟敲开门

前门地区的前东养老驿站,坐落在老城区里,周围大都是胡同或老旧小区。“刘奶奶过来啦,您先坐下歇会儿,我马上给您拿饭去。”正值中午饭点儿,站长刘宝三热情招呼着前来吃饭的老人。在刘宝三眼里,养老驿站服务范围内的这些老人,都跟自己的父母一样亲,谁有高血压,谁的子女经常不在家,他大都了如指掌,而且记在了他的“15分钟救助圈”名册里。

一天早上8时刚过,驿站突然接到80多岁张奶奶的来电。电话里,老太太的声音颤抖了:“你们快来吧,我老伴儿犯病了。”刘宝三对这老两口非常熟悉,两人都是80多岁高龄,老爷子腿脚不太好。刘宝三赶紧喊上一个同事,抄起急救箱,跨上电动车,7分钟之后就敲开了张奶奶的家门。进门一看,老爷子浑身僵硬,轻微颤抖,身体还有点儿发凉,“我当时觉得有点儿像心梗。”所有“15分钟救助圈”的工作人员都曾经接受过急救训练并取得了急救证,刘宝三根据所学进行了初步判断。他果断从急救箱里拿出血压仪,“血压偏低!赶紧打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需要提供准确的地址和电话,张奶奶早已慌了神儿,最后还是刘宝三上报了地址,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对方以防万一。打通了急救电话,两位驿站小伙子立刻分头行动,一个下楼接救护车,一个留在楼上照看老人。“老人住在前门东大街,这片儿很多门牌号都看不清,如果楼下不安排个接应的,找起来还挺费时间的。”大约30分钟之后,急救车到达,与此同时,老人的子女也接到电话赶到了。

急救人员为老爷子测了血压和心电图,需要送去医院再仔细检查。刘宝三和同事又陪着老人去了医院,确认老人身体指标正常后,直到上午11时左右,他们才从医院离开回到驿站。

甘雨社区驿站

送餐发现老人晕倒

位于东华门街道的甘雨社区养老驿站,也曾遇到过老人突发疾病的情况,而且还是驿站工作人员在送餐过程中意外发现的。

一天中午,甘雨社区养老驿站工作人员董祥照例出门送餐,走到其中一栋楼的时候,突然发现有点儿不对劲。以往每到这个时间,70多岁的袁奶奶都会走到楼道口迎着董祥。可送餐当天,董祥没有看到袁奶奶。“她当天订餐了,但是人没出来,我就觉得很奇怪。”董祥带着疑问走到了袁奶奶家门口,敲门没人应答,门里却有窸窸窣窣的动静儿,董祥判断,老人可能出事儿了。于是,董祥赶紧跑到老人所住楼房的传达室,凑巧的是,为了防止老人独自在家出现意外,传达室特意保存了老人的家门钥匙。打开门一看,老人果然晕倒在了家里,董祥赶紧叫了救护车,将老人送去了医院,所幸老人已无大碍。

“其实救助圈不仅仅是老人遇到问题联系我们才起作用,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同样能够起到作用。”董祥说。

经验之谈

相互信任 贴心服务

老人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驿站

实现了“15分钟救助圈”的17个东城区养老驿站,都是由北京诚和敬养老健康产业集团负责运营的。该公司东城区品牌经理李桐介绍说,17个“15分钟救助圈”的运转全部依托养老驿站,以驿站为核心,辐射周边1至2公里范围内的空巢、独居、失独等困难老人群体。每个驿站配备3至5人,这其中包含工作人员以及从社区吸纳来的志愿者,17个驿站的70多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可以按时守护周边上千老人的安危。

“我们选取的志愿者都是具有护士、医生等医疗专业背景的社区积极分子。”李桐说,驿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全部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并且取得了急救证,他们都具备外伤包扎、骨折后如何搬运、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懂得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该如何对老人实施基础救助。在工作机制方面,17个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的“救助时间”为早上9时到下午5时30分。“我们会给老人提供离家最近的驿站电话,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上门提供救助服务。”李桐说,“很多老人家的电话机旁都会有一张写着常用电话的纸条,我们把驿站的电话写在上面,老人一目了然。”另外,有的驿站还自发制作了塑料手环,将驿站电话印上手环,方便老人随身携带;有的驿站配合街道安装了一键呼叫装置,老人连电话都不用拨打,遇到突发情况,只要按一下墙上的按钮,就能立刻通知驿站。

李桐说,平日的服务当中,驿站和老人之间相互信任,老人遇到问题会第一个想到驿站。“比如有的老人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心梗,只是觉得有点儿胸闷,他们会打给驿站说自己不太舒服。”刘宝三说,增强驿站与老人的黏性,除了靠驿站平日组织的活动,还需要靠驿站贴心的服务。刘宝三所在的前东驿站有一位94岁的高龄老人,子女为他在驿站办理了陪同就医服务,一开始,每次去医院,老人对工作人员李阳萧的态度都不好,面对老人的坏脾气,小李从不还嘴。老人因为下肢瘫痪,只能坐轮椅,今年1月份,老人生了褥疮,每周都要去一次医院做治疗。小李每次陪同就医,早上6点多就到了老人家中,推着轮椅,徒步往返5公里,将老人送去送回。就这样,小李坚持了一个多月,把老人感动了,老人对小李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以后只让小李陪着,子女有什么话也给小李打电话让他跟老人说。”

李桐说,和拨打急救电话相比,驿站的“15分钟救助圈”具备距离短、反应快的优势。如果老人拨打急救电话,一方面可能说不清当时的情况或自家地址和电话,延误重要时间;另一方面很多老人都住在老旧小区,急救车到场后往往需要时间寻找准确地点,如果先通知了驿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仅对老人的情况较为了解,还能提供应急救助、安抚老人情绪、协助急救车抵达、帮忙抬担架等工作。

救助瓶颈

“救助圈”遇开门难

驿站呼吁政府补贴

居家老人突发疾病或遇险,遇到这些情况,都需要有专业的应急救护人员上门提供紧急救助。而养老驿站是距离老人最近的服务机构,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5分钟救助圈”应运而生。

“15分钟救助圈”启动近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收效,10个街道的40多位老人因此得到过救助。然而,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驿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遇到了一些阻碍。

最主要就是开门难,假设只有一位老人在家突发紧急情况,自己无法开门,这种情形下,如果驿站的工作人员强行破门,就会遇到法律风险,现场求助公安等部门,也会延误时间。另外,当老人身体不适无法打电话时,也会延误抢救时间和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安定门街道出资为辖区困难老人免费提供了智能穿戴设备,一旦老人发生跌倒或晕厥,设备会自动报警,第一时间通过系统提示驿站,然而一套设备至少上千元,让老人出资购买实在有些困难。养老驿站呼吁,如果政府能通过补贴的形式解决部分费用问题,那么老人在家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叶晓彦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这个习惯让《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倒下了,你有吗?千万别忽视

聚焦新冠肺炎及疫苗,2020年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大赛即将开赛

防蓝光眼镜可能存在哪些问题?选择不当对预防近视有害无益

“健康北京”10年行动计划公布:减缓失眠焦虑,控制近视肥胖

警惕!三高之外,还有“第四高”:“重男轻女”,严重时会要命!

“没有绿码,奥特曼也不能进!”假面骑士无法出示健康码被拦下

有些人喜欢经常掏耳朵,有什么危害呢?这些要小心......

人社部: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别马虎!“头孢就酒,说走就走”, 吃完头孢几天后才能喝酒,医生提醒

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82.2岁,心脏病升至“第一杀手”

防老年人跌倒可做“毛巾操”,着重加强下肢和腰腹力量及柔韧性

2018年度体检统计报告:全市血脂异常、超重和脂肪肝问题严重

流失百余年的圆明园马首,年内将首秀!

终于回家了!68件流失英国文物追索回国

暴雪预警升级为橙色!这些地方居民请注意安全

国家发改委回应近期民生热点——猪肉价格去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破3亿千米,计划明年2月实施火星捕获

年业务量突破700亿件!快递近三个月实现“三连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