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放风筝有啥讲究?不仅能清目败火还是“吉祥物”
春分时节,大地回暖,清气上升,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候。古人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风筝是一项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而风筝制作技艺也是中国重要传统工艺,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燕”风筝更成为老北京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实际上,古人一开始发明风筝,并非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是有着重要的军事目的;最早的“风筝”也不是如今我们熟悉的“纸鸢”,而是一种风铃……
作者:赵运涛
《十美图放风筝》清 杨柳青年画 中国美术馆藏
从“木鸢”到“纸鸢”:风筝最初是军事用具
风筝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古代被称为“纸鸢”、“纸鹞”、“鹞子”等。古人很早就幻想着制作出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的工具,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就曾发明出来这样一件艺术品“木鸢”:“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意即墨子花了三年时间制作而成一只能在天上飞的木鹰,可惜一天就坏了。传说公输班(即鲁班)也制造过类似的“飞行器”,《墨子·鲁问》说:“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意即鲁班做了一个木喜鹊,结果飞了三天。《渚宫旧事》说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说鲁班发明了木鸢,可以载人,乘着它,可以窥探宋城的情况。《太平御览》说张衡做了一只木鸟,并将这只木鸟饰之以羽毛,腹中设置机关,能飞数里。这些说法不知可信与否,但风筝的发明应该与人们早期利用风能的经验以及对鹰等鸟类飞翔原理的探索有关。
东汉以后,随着纸张的普及,文献记载中,“木鸢”渐少,而“纸鸢”增多,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风筝。而“纸鸢”这一词语的出现,则要到了唐代。不过,“风筝”最初用来指“风铎”,是一种风铃,风一吹,响声如筝,李白《登瓦官阁》曰:“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其中说的“风筝”就是“风铎”。那么,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用“风筝”来称呼“纸鸢”呢?大约是到了五代时期,明陈沂《询刍录·风筝》曰:“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有个叫李邺的,因制作的风筝加入了丝绦、竹笛等物件,风吹声响,如同“筝”音,故其制作的纸鸢被人们称为“风筝”。但这之后,“纸鸢”或“风鸢”等称呼也存留着,大概“风筝”与以前的区别是能不能发出声音,能发出的声音的被称为风筝,不能发出声音的则仍用旧名,而到了明代,“纸鹞”、“纸鸢”与“风筝”则混为了一谈,更到后来,“风筝”成为了统一的称呼。
唐以前,风筝一般被看做是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工具。宋高承《事物纪原·纸鸢》说汉代的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打算趁着刘邦不在家,挖地道进入宫内,“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豨也,信谋从中起,故做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之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盖惜传如此,理或然也。”《南史·侯景传》记载说,南北朝时期,因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困宫中,他想利用风筝向外发送信号求救,可惜被敌人发现射了下来,“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新唐书·田悦传》记载,唐代的张丕被困,他也利用风筝求救兵,“急以纸为风鸢”,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些例证都说明,风筝确实有着其军事用途的一面,而且应该是其最初的功能。
娱乐健体、清目败火:放风筝有什么好处
唐以后,风筝的军事功能逐渐消失了,而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放风筝可以为人们带来乐趣。唐代赵昕《息灯鹤文》记载说宫廷里的太监们把灯笼挂在风筝上,夜晚放上天空以观赏。《夷坚志》说宋人把脸谱做成风筝的装饰放上天空,博人一笑。放风筝还可以强身健体,尤其是对小孩子的成长很有利,唐代诗人唐采《纸鸢赋》曰:“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 宋苏汉臣的《百子图》描绘了小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北宋苏汉臣《百子图》,左上角有一儿童在放风筝
放风筝成为了娱乐项目,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清高鼎《村居》诗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此外,一些人还指明了放风筝对小孩子具体有哪些好处,如宋《续博物志》记载说:“今之纸鸾,引线而上,令小儿张望视,以泄内热。”这是说,原来小孩子放风筝有助于败火;清富察敦崇《燕京发明记》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这是说,放风筝对儿童眼睛视力的发展也有好处,可以明目等等。
随着宋代以后放风筝活动的普及,风筝也成为了一种题材和意象,文人士大夫阶层,出现了大量借写风筝表达志趣的诗篇。如寇准《纸鸢》诗曰:“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陆游《村居书事》曰:“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等等。在诗词中,放风筝的“好处”往往被符号化,它可以如鸢飞戾天,终共白云,居庙堂之高而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不经纶世务,只放风筝,和谐安乐伴儿嬉,颐享天年。
祈福驱邪、造型多变:风筝的民俗寓意
在民间,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驱邪”、“祈福”。宋以后,放风筝逐渐变成了春分时节、尤其是清明节的习俗。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即有放风筝的画面,宋周密《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清明的时候,人们要到郊外放一天的风筝。元明清时期,记载人们清明节放风筝的活动就更多了,如明《永平府志》载:“清明时节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树子儿赌胜负,童子用纸为风鸯引绳而放之。”放风筝之所以流行,一方面,人们认为这一天放风筝可以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另一方面,古人认为清明时节的风最适合放风筝,《清嘉录》记载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沙燕风筝
春分时节,天气回暖,正是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好时候,而风筝其造型,又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除了以像鹰的鸢或鹞为模型的风筝,常见的风筝还有燕子形状的,北京城里燕子多,而燕子也成为了北京地区风筝的一个雏形,即传统北京沙燕风筝,其翅膀上也往往画满蝙蝠,表示求“福”等寓意,而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则是受到了传统祥禽瑞兽的影响。风筝进入民间后,被赋予了诸多的文化意义,如传说“放风筝”可以放掉晦气,人们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将风筝放到高处,然后剪断绳索,所谓的“晦气”就被带走了。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丰子恺《忙趁东风放纸鸢》( 竖图)
《红楼梦》里也曾多次提到风筝的特殊寓意。林黛玉放风筝,李纨就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都带了去就好了。”探春的判词也和风筝有关:“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判词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象征探春远嫁,如同断了线的风筝。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暮春之际,诗社众人正填词,忽而有一断线风筝挂到了竹梢上,大家便有了放风筝的性质。薛宝琴取了一个大红蝙蝠风筝,而宝钗则是“一连七个”的大雁风筝。大雁往往一辈子只选择一个伴侣,如果一只去世了,另一只就会孤独终老,这大概也预示了宝钗最后的选择。宝琴的风筝是蝙蝠风筝,薛姨妈曾对贾母说宝琴“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母亲又是痰症。”没有“福”的宝琴放了一个求福的风筝。可见,风筝在造型与纹饰上又与吉祥文化融合。除了蝙蝠,常见的风筝纹饰还有龙凤、鲤鱼、仙鹤、乌龟等等。
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在不断探索风筝的原理,至两汉南北朝,风筝常常被用于军事。唐代以后,风筝从实用工具很快变为了一种娱乐、健身项目,并逐渐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功能--祈福驱灾。于是,风筝艺术成为了民俗符号,而风筝本身的结构、造型与纹饰又与民间年画、刺绣、雕刻等艺术相融合,使得风筝不仅是娱乐休闲的玩具、祈福驱灾的“吉祥物”,也是一种可以用于装饰的精美艺术品。
(作者为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