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这个小院这样过元宵节,现在怎么不热闹了?

2019-02-24 11:00 北京晚报 TF010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还读小学呢。怕我寒假寂寞,头春节,姥姥就在家院子里泼冰场。从梨树妈妈到山楂树奶奶之间一块三米多长的地段,姥姥不断地把洗衣水、洗菜水泼上去,再泼上去……不久,一块晶莹剔透、结结实实的冰场就成了。这块冰,不但给我的寒假带来无穷乐趣,也成为邻院小孩乃至整条胡同的同学好友、认识的不认识的小屁孩们的乐园。

作者:王琦


冯晨清 制图

正月十五,数我家最热闹。吃饱饭,象征性地吃两个煮元宵,偏偏妈妈又花样翻新地炸了一盘元宵,外焦里嫩,就又多吃了几个。正坐在椅子上打算消消食,突然间,忽忽拉拉涌进一群孩子,令人惊喜的是每个孩子手里都拎着一盏花灯,暗黑的院子立时五彩缤纷。热心肠的爸爸又把屋里的灯泡拉到房檐下,照亮院子的每个角落,那块冰呢?在灯光的辉映下,闪烁着蓝宝石般的光泽。有孩子带头悠然自得地在冰上滑将起来,然后,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花灯一盏接一盏,在小小冰面上绕成一圈绚丽的光带,随戏笑声闪闪烁烁。那些花灯,或简单或精巧,荷花灯、金鱼灯、公鸡灯、旱船灯、大龙灯、牡丹灯……最吸引眼球的是兔子灯,它两只眼睛红亮红亮的,粉色的耳朵还能动呢。兔子灯伴着小主人在冰面的滑行而一蹦一蹦,引来阵阵喝彩。

家长们都出来了,站在门前,是要和孩子们同乐吧。孩子们越发来劲,冰上玩够了,就开始演节目。第一个节目是大合唱,会唱的不会唱的,孩子们自动排好队,《绿色的祖国》、《踏着先烈的足迹》、《金色童年》、《老师你早,老师你好》、《歌唱二小放牛郎》……一首接一首唱着。隆冬的余威还在发力,北风嗖嗖,很冷,但我们怕什么呢?男生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里外三新的棉猴,女生则一身花棉袄、花棉裤,我们心中,满满装的都是妈妈手心里的温暖。最后亮相的,是我和弟弟的舞蹈《喜鹊与小孩》。

节目演完,爸爸招呼小孩们进屋吃他亲手做的“糊涂糕”(山楂糕)。哪还顾得上吃呢,我们成群结队,出四合院,朝北新桥跑,我们要去看花灯。到了北新桥路口,看见每一间店铺披红挂绿,也有灯笼,还有“花炮”,尽显各自光彩。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真是那个元宵夜最贴切的写照。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分享到

2020年元宵节,北京亮灯!为武汉鼓劲,为中国加油

这个特殊的元宵节,北京老字号进社区,半成品馅料受热捧

正月十五为啥要“闹”元宵?老北京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元宵佳节北京稻香村等老字号采取提前分装、预约分时段领取

“穿越”1904,看看宫里怎么过的元宵节?慈禧还忽发“童心”

元宵节的古诗词有多浪漫?辛弃疾李商隐唐伯虎笔下有真意

丰台元宵节灯会25日在世界公园开幕 7500张免费门票送市民

元宵节来头不小,与汉文帝平篡有关,习俗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

北京西城白纸坊街道正月十五元宵会 坊间共话邻里情

北京西城坊间书阁“穿汉服绘花灯” 元宵节传统民俗体验日

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举办元宵节猜灯谜活动 欢欢喜喜庆元宵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