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专栏人与法

花8万多报培训班,“名校定制”却打了水漂 ?家长起诉要求退款

2019-01-14 13:06 北京日报 TF021

寒假将至,不少家长又开始为孩子物色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特别是面临毕业考试的学生,家长看到“名校定制”的承诺,心动不已。昨天(14日),海淀法院审结了一起相关教育纠纷,提醒家长们,定制培训上名校不靠谱,如果报班,应做到“三查”。

李女士找到了北京蓝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化名),公司对小美进行了相关的测评及评估,表示小美经过培训,能够实现考入预想中学的目标。李女士考虑再三,为了小美的前途,与蓝天公司签订了《学员咨询及能力达标协议》,咬着牙支付了服务费88300元。

协议中约定:蓝天公司对小美进行了相关的测评及评估,认为经过公司培训,小美具备升入北京市一类中学及班级的能力,同级别目标学校及班级包括但不限于首师大附中、一零一、十一、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八中等在内的同级别初级中学。

为了明确自己的目标,李女士还要求蓝天公司在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及人大附中上方分别标上“①②③”。

此后,小美参加了蓝天公司组织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的课外培训。第二年,小美在“小升初”考试中,通过“舞蹈”专业特长生方式被某所一类中学录取,但该学校并非李女士心中的“三甲”学校。

因此,李女士认为蓝天公司没有完成协议约定的目标,诉至法院,要求蓝天公司退还服务费。

诉讼中,李女士除提出小美没有如愿入学清华附中等学校外,还提出,蓝天公司也未提供达标活动、内部渠道等服务。另外,蓝天公司在招生宣传时存在虚假宣传,误导其相信该公司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及招生渠道,但实际上蓝天公司尚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经营范围中不包括教育培训。

蓝天公司则认为,小美已经顺利被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冲击目标能力中的学校录取。对于公司培训资质,蓝天公司提出,该公司和某培训学校是同一股东,属实质性的兄弟公司,蓝天公司所涉及的教育培训工作均是委托该培训学校进行。

法院审理后认为,李女士与蓝天公司签订的学员咨询及能力达标协议合法有效,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根据协议内容,双方签订该协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蓝天公司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等相关渠道,使小美被协议约定“第一冲击目标能力”及“第二冲击目标能力”中的任意一所目标学校录取。李女士虽然特别标注了三所学校,但根据协议内容的字面解释,不能理解为协议约定的目标学校仅为上述三所,故李女士主张小美未进入目标学校,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

小美虽然被一类学校录取,但录取方式为舞蹈特长生招收,而不是蓝天公司履行协议义务的结果。因此,蓝天公司也未能履行全部合同义务,应当退还相应的费用。最后,法院判决蓝天公司退还李女士服务费32963元。

法官提醒:报培训班要“三查”

一是资质审查,找到靠谱的培训机构。随着相关专项治理行动的深入,有关部门发布了教育培训机构的白名单和黑名单,为市场规范作出保证。家长在签订合同前,也要仔细审查培训机构的营业执照、办学许可等相关证明,对于涉及学历证书的应该特别注意需要审查培训机构的招生资格。

二是品质审查,找到适合的培训方式。教育培训机构往往用低廉的价格或者夸大的宣传吸引人,即便提供试听课程,也时常发生在签订合同、正式上课后任意更换老师的情况。相关部门正在逐步探索建立信用分级评定、动态管理机制。家长在进行查询的同时,也可以多方询问,在认可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授课方式后再签合同。

三是现场审查,找到适宜的培训场地。很多培训机构只是租赁了一个办公场地进行宣传招生,而实际上并没有教学场地、设施、师资,或者根本不如宣传的那般。现场去培训机构的办公场所、教学场地进行了解,可以切实了解培训机构的规模和规范程度。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高健

通讯员:周元卿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北京十二时辰:酉时(17时-19时) 他们刚下班又陪孩子进了兴趣班

培训班交费后“失踪”,学生家长起诉获赔

北京海淀区教委:2019年暑期各民办学校不得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

课还没上完,培训班却关了,法官提醒:暑期培训谨防入“坑”

学霸办培训班引争议,想利用暑假挣点生活费,被家长们质疑无资质

刚上幼儿园大班就开始“博弈”,为了学习丢掉快乐,真有必要吗?

竞赛培训仍是名校“敲门砖”?好学生“吃不饱”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寒假培训班悄然改网课,明星代言AI授课付款抽奖…招挺多!

北京朝阳八里庄地区违规辅导班要关 培训场地也要找

北京7079家校外培训机构完成整改 231家培训机构被责令停止办学

小孩累大人烦,这些培训班却不得不上,被“套路”了怎么办?

《民法典》正式实施后不再以公证遗嘱优先,这俩问题务必要了解

民法典解读:“校园贷”“套路贷”等乱象频出 高利贷被明确禁止

民法典解读《三十而已》几大热点问题,算算许幻山顾佳林有有的经济账

民法典新变化解读:为什么要设置离婚冷静期?

民法典新变化:航班延误不再“白等”了

家长因志愿服务致五级伤残,校方被判赔近190万元,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