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一位摄影记者眼中的改革开放:好照片千载难逢

2019-01-11 09:00 北京晚报 TF010

我从出生之日,就和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满月到周岁,从上学到工作,从结婚到生子,生活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都在镜头前真实生动地呈现着。从拿起相机开始,我又用镜头去拍摄人:人的心态、人的精神、人的处境、人的一切;变的与不变的,内在的和外部的,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有了活生生的人,有了酸甜苦辣的味道,有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照片就有了灵魂。

​四十年一瞬间,中国像一个沸腾的大工地,在这个传统的国度里,正在进行着世界经济史上最伟大的实验。我们用高速发展取得了发达国家百年发展的文明成果,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正是摄影人大显身手之时。

摄影器材的日新月异给拍摄带来随心所欲的惊喜,这让摄影变得太容易,然而摄影难就难在太容易了。容易掌握的东西,也容易最终失去它,只有把镜头对准身边瞬息即逝的日子,即保存了珍贵的记忆,才能留住人类的历史。

在中国有上亿人的拍摄群体,每天都在产生着无数的照片。拍照如此有魅力,在拍别人之前,你就已经成为别人照片里的角色,所以每个人都是摄影师,都是在照片里长大的,照片可以唤醒我们沉睡的记忆,留下令人难忘的日子。

从胶片年代迈入数码时代,我们按下快门,得到的是触摸不到的一个个数据,唯一不变的是拿在手中的照片,瞬间凝固了千变万化的时空。一张照片是一句话,两张照片就是一个对话:对照变化、对照生活、对照情感、对照历史、对照世纪间。长年累月的相对性瞬间,就是一个人的影像史记。

当我举起相机时,就开始用照片说话,就像作家用笔,画家用颜料,作曲家用音符,舞蹈家用形体一样。不同的是,摄影作为瞬间语言,是区别其他艺术的重要特性,也是摄影价值的最终体现。好照片是来之不易的,用照片说话,说得明白,说得幽默,说得有分量,就要下功夫了。拍不出好片子,是摄影者经常面临的处境,这恰恰是产生好照片的土壤。关键在于取景框后面的头脑,这比手中的相机更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手握机器的机器。

好照片是千载难逢的,有价值的景象每分每秒都在消失,到了下个世纪回头看,人们可以写、可以画、可以演,唯独摄影过期作废,一不留神,我们只能留下空白。一张照片放在那里,像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或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也可以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张照片。

好照片是不言自明的,摄影是门技术,也是一种精神。所有的智慧都在“咔嚓”之中了。瞬间千变万化,在一生拍摄中,好照片只是凤毛麟角。照片好坏之间只差一点,早点晚点都会与好照片无缘。我的照片几乎每张都差一点,我这辈子就是为了这一点点。

生活之广,历史之厚,一个瞬间只是一个碎片,我力求给变化的历程留下一些痕迹。摄影早已不是一种仪式,我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按动快门,日子的节奏有如呼吸一样,呼是抒发,吸是充实,偶然之中包含着积蓄的必然,按下快门就是释放,我想说的也都在这些照片里了。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10

分享到

“粉丝经济”捧红流浪猫摄影师 6年拍下四万多张照片

这是高手!摄影师手提相机12秒百米冲刺,网友:被耽误的运动员

摄影师粗心拿错包,价值10万器材遗落安检,民警找到他时才发现

他是一名白领:生态摄影师罗昊 用光影追逐北京的原生鱼

摄影师拍莫文蔚太专注落水,还不忘将相机扔到岸上,网友:太敬业

这里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如今是距北京最近的星空拍摄地

他的镜头里有181个白首爱情 像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北京公交车上的摄影师 “自己人”不仅专业更有情怀

和拾荒者同吃同住、走遍中国各地,这些“拍客”的生活比照片精彩

怎样用手机拍好照片 摄影师陈远明告诉你几条秘笈

为老兵“画”一幅人生肖像 两位摄影师抢救性挖掘寻访近百位老兵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