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漏气”:2毫米小洞险酿大祸 “保护神”却是条胶带
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刚刚举行的第四次会议上,美国宇航局局长透露一条重要信息:尽管本月中旬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发射夭折,但下一批宇航员还是按照原计划飞往国际空间站。按照计划,发射时间在为12月20日,就在今年圣诞节前。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消息一出举世皆惊,因为距离联盟号火箭升空失败才没几天——北京时11日下午16:40,搭载美俄两名宇航员的联盟号火箭仅仅升空119秒后,突然出现异常,随后联盟号飞船逃生系统被激活,弹道式降落在400公里外,安全着陆。发射失败当天,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宣布暂停所有载人发射计划。在事故彻底调查清楚前,很可能无限期推迟发射。
联盟号失事初步调查结论很快出炉:由于火箭四个捆绑式助推器其中的一个,没能正确姿态抛弃分离,剐蹭到二级火箭,导致发动机失灵,从而酿成大祸。一句话“助推器闯的祸”。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对此曾表示,在恢复载人飞船发射之前,将进行三次无载人联盟号火箭发射,以确保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宇航局却宣布原计划不变,继续进行载人发射,难怪让人吃惊。
业内专家分析,其实无论是俄罗斯航天局还是美国宇航局都对联盟号火箭FG型挺有信心的。因为搭载联盟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联盟号FG型火箭,堪称俄罗斯航天界的王牌,一直承担着俄罗斯货运飞船、载人飞船唯一发射任务的重任。联盟号火箭+联盟号飞船,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往返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航天系统。自2001年5月20日首发,一直到2018年10月11日前,联盟号FG型火箭总计发射64次,始终保持发射成功率100%的傲人纪录。但这一记录被这次发射失败终结了。
现在传出的最新消息是,将在圣诞节前再次登上联盟飞船由联盟号FG型火箭送上太空的并不是那两名亲身体验发射失败的宇航员,而是重新排定的三名宇航员。而遭遇事故的俄美两名宇航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尼克·黑格将被安排在明年春天再次飞往国际空间站。毕竟经历过生死劫难的人,哪怕是全世界最危险职业的宇航员,都需要一段时间去休整,尤其是心理调整,这样才能恢复状态。
其实,不管美国还是俄罗斯,在所有航天大国,航天领域发生的不论大事小情都会引发众多关注。今年8月30日,还曾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国际空间站“漏气”了。
当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联盟MS-09”飞船内的气压开始下降,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宇航员大为震惊,他们马上开始寻找舱内气压出现的原因,最终在飞船舱壁板上发现了两个小孔,泄漏源是其中一个直径大约2毫米的洞。
幸运地是,漏气的位置在生活舱,而不是在返回舱,所以不会对飞船重返地球造成影响。尽管如此,也足够让航天员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在外太空复杂环境条件下,任何一种可以造成飞船压力和氧气失衡的状况,都是危险的状况,都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可怕后果。
发现漏气的小孔了,在太空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把这个孔堵上,欧洲航天局宇航员亚历山大·加斯特眼疾手快,迅速地捂住了这个小漏洞。不过最终的解决办法,是空间站的其他工作人员上来帮忙,用一种特殊的胶带成功修补了漏洞,保证了飞船整体的密封性。
事后有分析说,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可能为小型陨石撞击或飞船制造过程中的瑕疵等,此外还有另一说法更惊悚的,说是美国宇航员故意在飞船上钻了一个洞,目的是让生病的宇航员可以被尽快送到地面。如果这一情况属实,后续俄美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关系将会怎样发展不得不让人产生许多联想。
按下事后俄美双方怎样对事件做调查不表,只说在此次突发事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特殊胶带。这种特殊胶带就是一种叫做聚酰亚胺的胶膜,它可以在-269摄氏度到400摄氏度的范围内均保持优异的粘接密封性。关键时刻,密封胶成为了宇航员和飞船的保护神。
李言博士就职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材料应用研究部,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研发用于航空航天的功能化胶黏剂。她说,在联盟MS-09飞船漏气事件中出现的密封胶就是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胶黏剂,胶黏剂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大有用途,比如超市里满目琳琅的零食和饮料,上边的标签就是利用胶黏剂进行粘接的;人们常用的创可贴则是由一种医用压敏胶来提供粘接作用;而防盗门的边框需要用到一种聚氨酯发泡胶黏剂才能做到密闭严实;道路桥梁的加固和防水也需要用到胶黏剂;通讯设备中的电路电线更是需要胶黏剂进行固定。
李言说,上至航空航天飞行器,下到深海潜艇蛟龙号,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胶黏剂。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胶黏剂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于是,就研究出了功能化胶黏剂。李言告诉记者,功能化胶黏剂是指其除具有粘接和密封特性之外,还具有光、电、磁、声、热等特性的一种胶黏剂。比如,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医用胶黏剂-骨水泥,具有导电性能的导电胶带,具有光热特性的光热防护涂层等。功能化胶黏剂看似不起眼,但却用途大,是一种神奇而又低调的新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