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观点

北京青龙文化创新街区近日开街:路修了厕所改了 老城洋气了

2018-10-18 14:25 北京晚报 TF0328

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活动主场地,青龙文化创新街区已于近日正式开街,街区中风格各异的露天艺术展品吸引着各路游人的目光。而对于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来说,街区通过中外合作开展的一系列公共空间改造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未来,街区将继续探索创意生态与居民生活的和谐共生,为老城复兴提供模板经验。

青龙文化创新街区东侧入口

路修了 厕所改了 孩子们也有地方玩了

从雍和宫地铁站B口出来,往东稍走两步,一块黑底橙字、写着“青龙文化创新街区”的标识十分引人注目。街区一侧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另一侧又是传统的平房民居,两种风格的混搭别有一番情趣。

走在青龙胡同中,脚下的柏油路面平整又干净,路上见不到一个电线杆。但如果把时间推回半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模样。“那时候路是土路,晴天灰,雨天泥,路面坑坑洼洼。”71岁的董志兰是胡同的老居民,平日里有写生的爱好,她直言,以前绝不会选家门口当作画的背景,“抬头全是电线,你让我怎么画呢?”

除了路面翻新和架空线入地,这次胡同改造中,公厕的翻修也让董阿姨十分满意。“以前味道很大,现在起码不臭了。”董阿姨不知道的是,为了她的这一句评价,设计人员在改造时下了怎样的功夫:厕所顶部加了一扇天窗,安装了水封,还加入了低位排风与空气置换系统。就连公厕地砖缝隙都用瓷缝剂封死,墙地拐角处也采用了非直角的圆弧设计,一切都是为了防止污渍沉积、细菌滋生形成臭源。

公厕的改造还不止于减少异味,记者看到,针对胡同居民倾倒尿盆的需求,厕所里还增加了污物倾倒口与冲洗设施。坑位的边上也安装了扶手,方便老年人站起。更加人性化的是,公厕在男女厕之外还增加了无障碍第三空间,残疾人或子女带老父母上厕所时可以使用。

青龙街区改造而成的口袋花园

作为胡同居民,董阿姨看重的是生活细节的变化,而年轻妈妈徐莉则更加关注孩子活动场所的改变。徐莉的孩子就在附近的雍和宫小学上学,以往放学后,因为胡同秩序杂乱,徐莉都是急匆匆接了孩子回家。“其实胡同是与雍和广场相连的,我之前就想,如果能把广场开辟成孩子玩的地方就好了。”这次胡同改造,徐莉的想法变成了现实,雍和广场的外围墙被打通,还建起了一个口袋公园,广场也由原来的停车场改作艺术展览之用,不再有车辆来往。徐莉表示,现在孩子总拉着她要到公园玩一会再走,每天可开心了。

城市应该先让孩子高兴 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幸福

青龙街区的这次改造设计,其实还是一次“中外合作”的实践结果。2017年,中关村东城园管委会、歌华文化集团与来自丹麦的企业签订协议,共同打造青龙文化创新街区。经过一年的设计与施工,今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街区已经正式开放。

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富有老城更新的经验,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昱东介绍,在起初制定设计方案时,中外双方就体现出了理念上的不同。“中方起初是想改一条街道,但外方认为应该在社区中找一个环,以环为基础更便于向社区内部渗透。”最终,设计团队还真找出了这样的一个环——北环是青龙胡同、藏经馆胡同沿线,南环是柏林胡同、炮局沿线。目前,位于北环的青龙胡同已经完成了样板改造工程。未来,改造会继续向南推进,直到打通整个环路。

除了环的概念,中外团队还达成了一个“灰绿蓝”的改造共识,分别对应道路、绿化改造和水源利用。目前,街区内部设置了单侧停车线,加入了更多绿植,未来还将设置雨水花园,并用渗水的沙砾层更好地收集雨水。

与外方团队交流时,对方关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理论也让中方印象深刻。“他们说,一个城市应该先让孩子高兴,孩子高兴能让妈妈的心情变好,妈妈也就不会跟爸爸发脾气,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幸福。”基于这种思路,青龙街区在改造时也着重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在打通雍和广场围墙时,采用了高差设计禁止车辆通行,让孩子玩起来更安全。在设计口袋花园时,加入了儿童转椅。在胡同进行文创设计时,还用废旧塑料瓶搭出了一个卡通形式的小青龙,颇富童趣。

胡同本身面积就小,又没法拓宽路面,设计团队在改造时得像做针灸一样细致。受到环境限制,设计团队曾经的一些美好设想最终也没能实现。“比如架空线入地的问题,我们本来准备在地下建管廊,做拉链式的地面,但后来发现地下的线路实在太复杂,最后只能尽量合理的地埋。”

道路改前

道路改后

新邻里模式 老百姓也能参与高端文创

青龙文化创新街区位于中关村东城园核心区域,街区中拥有歌华大厦、雍和大厦,聚集了很多大型文化企业。街区中还通过改造老旧厂房、单位用房,建成了5个胡同创意工厂和7个科技创新孵化器。园管委会副主任韩树凡表示,未来街区内还将继续探索点状式的腾笼换鸟,把一些腾退掉的房屋改造成文创工作室。

街区当中,一边是老居民,一边是文创企业,如何能让两者和谐共生成为很重要的问题。对此,园管委会提出了一种“新邻里”的相处模式,让文创资源和居民深度对接。生活在青龙街区里的居民,可以在市集购买文创企业的手工制品,在设计论坛上与设计师们探讨创意的未来,在展览和活动中与企业员工同台演出。韩树凡表示,就在这几天,胡同里的一家文创园还打开了门,邀请雍和宫小学的学生看VR电影,与影像科技互动。活动举办得十分成功,小学校长直说想跟企业长期结对子,让孩子能有更多机会体会文创魅力。

街区的环境改造不但让居民受益,也为文创企业走入社区提供了更多可能。在雍和大厦一层有一家做艺术培训的机构,门口就是刚刚改造完成的口袋花园。机构的老师表示,现在他们想谈事情,举办活动,也不会再局限于机构内的小空间了,完全可以到户外的花园中来。与社区更多的接触,与本地居民更多的交流也有助于工作中灵感的产生。

以往,居民参与文创活动大多都是在室内空间,而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居民在露天环境下就能感受到前沿的设计艺术。雍和广场上,塑料布建成的城堡、旧椅子搭成的雕塑,每一样作品都颇具特色。韩树凡介绍,这些雕塑中的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从居民家中的废旧物品中淘换来的,居民也在无形中亲身参与了设计活动。

雍和广场本来是作为大厦底商的停车场,为了举办活动,势必要清走一些原先停放的车辆。韩树凡表示,管委会也会给底商做引导,展览做好了,店铺的客流量也会加大,租金自然就提高了,最后根本不用靠收那点停车费。“我们准备把雍和广场打造为一个长期的展场,内容不同的展览会贯穿全年。以后任何人没事都可以来青龙街区看个展,谈谈事,没准还能跟文化和艺术界的大师不期而遇。”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莫凡 文并摄

编辑:TF0328

分享到

好发明!可重复使用口罩来了,售价高于同类型一次性口罩,你会用吗?

中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临床试验新冠疫苗一半在我国

北京扶持创新出新招,企业投知识产权险最高补贴50万!

京津冀创新能力领跑全国,北京发明专利授权数高于其他发达省份

北京海淀推出科技创新政策“组合拳” 激发各个创新主体活力

“智利在华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落户北京海淀创业大街

北京亦庄创新发布平台上午启用,企业成果有地“官宣”了

老牌商场闭店原因何在?突围方向又在哪?听听消费专家们怎么说

北京民营企业创新扶贫方式:提供免费手机流量 设立公益基金

第二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回天地区专项赛启动,助力实现职住平衡

“回天地区”创建社会创新学院,设置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课程

第39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周末开赛,将颁“科技创新市长奖“

看过即吃过?看吃播多为“心理代偿”,专家:猎奇受宠会导致更多效仿

“30+”要提防哪些职场陷阱?用劳动合同法带你看透《三十而已》

杜绝浪费!北京多家餐馆推出小份菜单人餐,还有“光盘”奖励

“防沉迷系统”破解很容易,想让孩子充实过暑假,家长得“根治”

如何培养真正的非遗传承人?不能只靠体验,还需成体系课程

护理员收入低流动大,养老院难招到大学生,留住养老人才先从“钱”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