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不是“到此一游” 容不得装模作样
正值建党97周年的节点,许多单位开展了形形色色的纪念活动,红色教育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学习团。然而,有媒体关注到,某些单位的红色学习走样走偏,充满了“到此一游”的形式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开展红色教育,瞻仰革命遗迹也好,怀想先辈事迹也好,都是为了汲取奋进力量,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一些做样子、走过场、签到式学习却完全背离了这一初衷。有些人到了目的地,横幅一拉、姿势一摆、合影一照,便开始自由活动;有些人嬉皮笑脸,拿着自拍杆在教育基地里晃来晃去,全把学习当旅游;还有些人丝毫不做“功课”,看到红色景区的照片、展板全然不明所以,听到讲解员的介绍也觉索然无味。如此这般的红色教育,明显流于表面,陷入了形式主义。
红色教育要不得虚招假式,容不得装模作样,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现象,不排除一些教育基地本身对红色资源挖掘不充分、活动形式吸引力不足等原因。
但更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学习者的态度还不够严肃端正。不乏某些参观者不做丝毫功课,只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亦不乏某些单位只想完成学习任务,拍照做好“留痕”就万事大吉。而至于有没有触动灵魂、加深认识、收获实效,却无人问津。假如将完成考核放在首位,而将学习摆在次要位置,如此本末倒置,又哪会有实效?
红色学习是严肃之事,不能沦为“到此一游”。怎样的学习才算严肃认真,才能有所收获,其实并不难想到。回忆每个人的学习之路,都会有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三个阶段,红色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否则,只将“红色学习”局限于在现场的几小时,追求“我来了我看过”,形式主义之风恐怕难免。
良好学习效果的实现,其实是个互动的过程。这个意义上,红色教育基地当深挖红色资源,立足自身特点,用好新兴手段,增强学习的思想性与参与性,让参与学习的党员干部真正受到触动。当学员从“朱德的扁担”中感受到身先士卒,从“红军小道”中领会到艰苦奋斗,入脑入心,才称得上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