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受瞩目,大V狂赞民国教育公平遭群嘲:如今还当国民是文盲?
高考备受社会瞩目,某位在公众视野消失颇久的大V竟也跳出来蹭热点。
他发布了一条图文微博感慨: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三人1946年报考清华,皆因差几分而落榜。“这让人看到了那个年代中国教育的公平和良心”。此条微博下亦有附和,称“看这些也感动不了那些今天的高考腐败者”。
然而,这番状若洞悉世事、借古讽今的造型,并没有得到太多人买账,反而引发群嘲。网友们纷纷赶到评论现场,争先痛批此种论调的硬伤。
其一,配图大谬。此君所用照片,压根儿不是梁再冰等人,而是林徽因(右)和她的表姐王孟瑜、王次亮和曾语儿。如网友所言,“差着辈儿,妈妈女儿都没整清楚这就编派上了?”
其二,截取史实。故事里的三位确实没能在1946年进入清华就读,但后续如何?梁再冰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冯钟璞,1946年先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就读,后在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而梅祖芬则是先到了清华大学的先修班补习,次年正式进入清华大学。
此处当然没有抹黑前辈大家的意思。可是,这位大V既然善于考据,为何不把故事讲完呢?没上清华上了北大之类案例,又和“那个年代中国教育的公平和良心”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时代的教育到底是好是烂、公不公平,在少数名流精英富贵家庭的子女中排来数去毫无意义,必须要看全民指标。
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有这样一项统计,粗估全国文盲率在80%左右,且被视为识字的20%中,还包括那些仅认识几百个汉字、在今天只能被列为半文盲的人,而这,就是为一些人吹到天上的黄金民国留下的教育家底。民国时期中国教育资源是怎么分配的?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主笔陶希圣曾感叹:“从小学到大学的几层等级,逐渐把贫苦子弟剔除下来,最贫苦的农工子弟们没有受初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升入中学的少数青年,大抵出于中资或富裕的工商业、地主、官僚家族,大学则是所谓的上层社会,即大地主、金融资本家、工业资本阶级的领域,他们的子弟是最能住进大学的。”
民国时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只是少数人的权利,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国民而言,读书是不可及的梦想,更遑论以此“改变命运”,这才是一个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也是那个年代之所以崩溃的深层原因之一。截取一些陈年掌故,配上张冠李戴的旧照片,莫名给民国唱起公平赞歌,岂止荒唐,简直可笑。如此胡编乱造,哪里有半分面对历史的“公平”、面对公众的“良心”?
再看一组数据,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统计,1949年,小学、中学、大学的入学率分别为25%、3%、0.3%。而69年后的2018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毛入学率超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将近50%。在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曾有统计,我国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提高到11.9年,人均GDP则从186美元增长到8866美元。唯有人人都享有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唯有教育能够带来个体生命与家庭命运的重大提升,这才叫真正的公平。
长期以来,中国确有这么一些“跪族”,除了热衷吹捧西方,也热衷美化民国,自带滤镜强行加戏。在他们的口中笔下,那个内忧外患、混乱不堪、民生维艰,连苟活都很奢侈的年代,哪个角度都“很浪漫”“很自由”“很民主”。他们的套路,不外乎蹭几位名家名人、凑一段野史轶事,难辨真伪、甚至干脆就是假托虚构,再杂糅一些高高在上的悲悯情怀,一段借古非今、批判当下的段子就齐活儿了。对此,网友的评价很准确,“不是蠢就是坏,有的还是既蠢又坏”。
然而,今日不同往日,“跪族”的很多套路逐渐失灵,某些一度呼风唤雨、粉丝动辄百万的公知迅速失去市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视野的不断拓展,让绝大多数国人对中国如今怎样,历史又是如何都有清醒的认识、独立的判断。那些胡说历史、抹黑当下的奇谈怪论,常常被嘲讽碾压。这不就是中国教育公平的最好证明么?
来源:长安观察 胡宇齐
流程编辑: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