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调查

如何粉碎披着科学外衣的网络谣言,年轻人也易上当,怎么破

2018-07-08 11:46 北京晚报 TF011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互联网+科普”已成为科普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开展互联网科普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科普工作满足公众需求、实现精准化推送提供了更优化的决策依据。

中国科普研究所“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近日发布了首批研究成果。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告诉记者,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举办,中国科普研究所是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学术组的牵头单位,此次发布的报告是该研究所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在种子词遴选、机器学习衍生基础上开展互联网科普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研究的成果。

何为“种子词”,王康友说:“所谓种子词就是数据抓取的一个标准,经过和科学家、技术人员进行反复讨论,筛选出了一批普通群众应该知晓的科学词汇。据近年来的科普热点,我们确定了健康医疗、食品安全、航空航天、信息科技、前沿技术、气候环境、能源利用、应急避险8个科普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像白细胞、温室效应、红外线这类的种子词。”

百分之七十的网络科普受众是青壮年

中国科普研究所刚刚发布的《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其中提到当前的网络科普受众具有移动化、年轻化和不断细分的特点,网民主要通过移动终端获取科普信息,18至40岁的青年人群是科普的主要受众,占比超过70%。

报告称,网络中的男性科普受众多于女性,特别是在话题的引导性上超过女性,但是,一些所谓的少数群体,比如女性或中老年人,他们在特定话题上非常活跃,超过了其他群体。

报告对2万家新闻网站、近1000家纸媒、70个主流新闻APP、10大主流博客、3万多个论坛、100万个微博账号、近10万个微信公众账号和25家国内主流视频网站进行了跟踪。结果发现,新闻网站、论坛和微博平台是3个最主要的科技信息发布和传播阵地,博客和微博上的网民讨论也是科技传播的重要助力。

网民最关注什么科普内容?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网民科普主题搜索指数为74.31亿,较上一年增长51.68%,搜索指数排名前三的是健康与医疗、信息科技、航空航天。

报告显示,健康和医疗始终是公众科普需求的焦点,目前科普供给侧在质和量两方面还不能满足需要;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公众对深空探索和天文宇宙学领域的兴趣日渐浓厚,还需要更多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参与对话;在基础及前沿科学方面,量子、暗物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进展及新概念冲击了原有的知识和观念体系,基础及前沿科学应该是科普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公众对气候与环境安全方面的顾虑在增加,需要更好地理解安全背后的科学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及其风险;在面向知识和技能的科普之外,还要帮助公众领会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本质及内在差异,理解生态环境与能耗排放之间的有机联系。

从媒体传播的话题上看,健康医疗、生态环境、应急避险类的新闻报道最为热门。跟健康息息相关的知识则是公众最感兴趣的话题。此外有一个有趣的结论:女性群体的科普搜索意愿比男性群体更高,并且对养生等生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男性群体则表现出对飞行器、碳纤维等“黑科技”的痴迷。

科普信息发布时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

“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首批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对科普传播规律的认识,研究者认为,通过科技传播来满足公众对于其安全、兴趣和想象的自我实现,是科普工作的光荣使命,而掌握了科技传播的基本规律,才能在互联网环境中找到适合的传播策略。

科技传播的另外一大目标是帮助社会了解科学系统的运行,知晓其重要进展和问题。在近年来的重要科学事件中,前者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代表,后者以媒体多次披露的国内外学术不端案例为代表。分析表明,公众感兴趣的方面主要集中在进展和问题背后的价值和理据。公众想知道进展的意义,不仅是科学上的意义,还包括对社会及个人的意义。对于科学系统出现的问题,公众首先关注的是真相,其次是科学界对事件的评价。数据观察的启示在于,对科学系统的解析是科技与社会交流的重要管道,这种科普管道不仅保持了社会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有助于公众对同行评议等科学精神内核的理解,并且敦促更多的科学家透过媒体或直接与公众对话。

其实,什么时候是科普内容发布的最佳时间,这也是门学问。早在2015年,中国科协、中国科普研究所就与新华网合作共同建设了科普舆情数据监测系统——科普中国实时探针,从而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在线分析。

研究表明,每天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以及每周三和周四是网民对科普信息关注度最高的时段,在此期间科普文章的阅读量、转载量和评论回复数都达到了一天或一周的峰值。从每月舆情热度走势来看,用户在工作日通常生活比较规律,使用互联网比较便捷,对科普信息的阅读、分享、评论会较为活跃;周末时,用户通常选择休息、娱乐或者是看一些“轻新闻”,对科普信息的关注度会有所下降。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很多时候热点新闻中会涵盖某些科普元素,在这些新闻播出后的两三天内,公众对该知识的科普需求非常强烈。如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人类两次探索到引力波、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阿尔法狗”横扫李世石……诸如此类新闻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前沿科技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科普热情。

科普舆情监测的作用之一是针对网民的回复、评论,发现新的科普需求,从而进行二次传播、深度解读。如2017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在对2000条网民言论进行抽样分析后发现,有24.8%的网民期待我国为全球大气污染治理作出贡献,有15.9%的网民表示对碳卫星的功能及意义有兴趣,但也有20.6%的网民依旧吐槽雾霾。

研究者认为,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分析,正面也好负面也罢,都会得到新的科普方向。比如,碳卫星如何破解大气污染问题、雾霾与碳排放的关系、航天技术的各种应用等,这种根据网友反馈细分出不同角度的传播内容,加速了科普工作向精准化、精细化发展。

正本清源粉碎科学类谣言迫在眉睫

此次中国科普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普产业产值规模约为100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到2016年,国内已经有各类科普场馆1393个、全国各级科普基地39756个,还有大量面向社会开放的与科普相关的机构设施。尽管如此,科学流言、谣言依然是全民科普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科学流言、谣言一直与科学如影随形,有效的科普需要持续对抗各种流谣言。最新的报告数据显示,科学类谣言占比达到47%,占比接近一半。

在科学类谣言中,发现外星人、虫洞等太空类谣言数量最多、传播最广,占比达54.1%。对于许多似是而非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类谣言,判断谬误与否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尽管这类谣言的传播量很大,但仅有1.1%被辟谣。数据还表明,在量子、暗物质等前沿科学领域,公众的兴趣和一知半解也衍生出一批无根据的猜测和想象。这些源自科学图谱的流谣言以吸睛竞争的方式给科普制造了很大的阻力,转移了传播焦点,扭曲了科学的本来形象。

研究者建议,首先要加强权威科普平台、团队和个人的培育,呼吁更多的明星科学家参与一手信息的发布和评议,其次要扶持科学流言和谣言监测平台,把握其发展脉络有效干预和疏导,通过追根溯源、以实击虚的手段开展传播竞争。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蔡文清

分享到

柳絮、5G传播新冠病毒?假的!4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2019年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EB流感严重10分钟入体?

7条言论上了11月“科学”流言榜 外卖真的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6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声波驱蚊不靠谱 “安全香烟”不安全

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揭晓 应该挖挖这些谣言的根儿

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发布 “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排第一

10月科学流言榜发布:“酱油致癌”是危言耸听

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科学流言 共11条上榜你中招了吗?

这些“科学”流言你中招没?告诉您真相是这样的

3月“科学”流言榜,你中招了吗?

北京美术馆东街这些居民遭遇用水难题,洗衣服光接水就要俩钟头

北京3000多栋老旧楼房获新生!怎么改居民“点菜”

市区一床难求、郊区却“吃不饱”,养老院靠什么吸引老年人?

地铁“猎狼”人:斩断一只只“咸猪手”

刚下“抗疫前线”当起小学“副校长”,岗前培训女儿试听“挑刺儿”

发现网约车司机非“京籍”可打热线举报,别让管理规定成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