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苏州同里:江南水乡中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

2018-05-17 11:10 北京晚报 TF0328

烟雨姑苏,水墨同里。近二十年来,提起江南水乡古镇,苏州同里都是一个使用率颇高的词汇。如果没有来到过这里,似乎游遍水乡也总像留下一些欠缺。在与周庄、乌镇、南浔、西塘等诸多名镇相提并论之时,排序也总名列前茅。毕竟,这里是江南水乡中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

作者: 郝中实 文并摄


 

退思园“闹红一舸”半卧碧波
 或许,大家已经从吴冠中的唯美油画中欣赏了江南古镇倩影,已经从《红楼梦》、《戏说乾隆》等影视剧取景中见识了江南水乡风韵,但要真正了解水墨同里,最好还是要在姑苏烟雨中融入其中,当她灵动地跃入人们的视野,与退思园、珍珠塔、松石悟园等各具特色的景点依次相见,一定会为每一位造访者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

退思园  四季风景一园收

同里的声名鹊起,无疑是和退思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密切相关。退思园,以“退思”为私家园林命名,在诸多的古典园林中并不多见。其哲思意味,大大有别于其他与之比肩的苏州园林。退思园,如同一篇美文,从写下题目开始就与众不同,吸引着游人产生浓厚的“阅览”兴趣。

退思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光绪十三年(公元1885年至1887年),园主是曾官居三品的同里人士任兰生,因遭弹劾革职返回故里。建园之时,已不是他官运亨通、踌躇满志的岁月,以“退思”为园林命名,有“退思补过”之意。毕竟不是衣锦还乡的感觉,退思园的修建并不追求奢华,在不足十亩的空间里,深懂园主心脉的同乡书画家袁龙,巧妙地将中国古建中经典品种一一布局其中,亭、堂、楼、阁、轩、榭、廊、舫,一应俱全,一“脉”相承,好似在园中做一场“古建派对”,且“一种都不能少”。因占地狭长,建筑多小巧玲珑,错落有致,尽显古韵之美。

退思园入门处异常简朴,粉墙黛瓦,石框门楣,既无石狮拱卫,也无高大门楼,几方标有“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镜框嵌于墙上,显示出这座苏州园林的身份不同。及至步入园中,方才被如诗如画的建筑折服,似乎每一处建筑排列摆放,都展现着独运匠心。建筑是无声的音乐,这里的“音符”被画家出身的设计“大咖”赋予了生命旋律,与姑苏香山帮能工巧匠的结合,联手打造出代表一个时代的园林经典。

退思园的每组建筑都各有特色,自西向东横向排列,这在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却为观赏者打开方便之门。好像将一帧帧精美画面依次翻阅,起承转合,各展其妙。尤其是喜爱楹联和书法的朋友,到这里会有目不暇接之感。启功先生题写的“退思园”和沈鹏先生题写的“荫余堂”赫然高悬,满壁生辉,而“水榭风来香入座,琴房月照静闻声”和“快日晴窗闲试笔,寒泉古鼎自煮茶”的妙对,又彰显园林主人的旷达心胸和闲适雅兴。“退思”其间,品茶赏花,悠然心静,非常符合其退隐之后的心境。

沿小园香径漫步前行,坐春望月楼、菰雨生凉轩、桂花厅、岁寒居依次入眼,真的是“自喜轩窗无俗韵,亦知草木有真香”,但当你陶醉于步移景换之时,可能会被资深驴友指点,以上数景,实际暗含春夏秋冬四季观景妙地,使自己顿时觉得刚才看得不够细,没有从四季角度考量,真想赶快“复习”一下。而旋即,又有高人告知,琴房、眠云亭、辛台、览胜阁,看似毫不相干,又暗含琴、棋、书、画四艺呼应,看来,少做了行前攻略,虽入“宝山”也可能不识奇珍异宝啊!

园中带有灵动色彩的,还要属袖珍水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观水赏鱼,寻春容、览秋色,都是极好的所在。其中,安卧池畔的“闹红一舸”(见左图),虽是有头无尾的船舫,由湖石所托半浸碧波,却是园中不可或缺的景致,池中成群的红鱼,在船头追逐嬉戏,“闹红”不止,绝对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试想园主当年,不知因此驱散了多少烦情愁绪。

退思园以“退思”作出一篇古建“美文”,至今仍耐人寻味,其蕴含浓浓的诗情画意、隐喻的文思哲理,都不可多得。还是胡平老先生的题字更有点睛之妙:“退一步天地宽,思古镇文为本。”

珍珠塔戏台古色古香

珍珠塔  名园无“塔”亦风光

同里珍珠塔景区并无建筑意义上的“真塔”。不少游客入园即寻找“塔影”,都以失望告终。实际上,珍珠塔的闻名,是源于一段美好传说。此地原为曾任南京监察御史的陈王道故居,据考证就是《珍珠塔》故事发生地。在明代万历年间,其择婿嫁女的故事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既包含了才子佳人私定终身的“青春叛逆”,又包括落难公子科举高中的“逆袭反转”,加之对不弃贫寒、以家传瑰宝珍珠塔作为信物相赠等爱情元素的讴歌,都构成了反映古代情爱传奇的多彩情节。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测风云,离合悲欢,神奇地皆融于同里的这所深宅大院。口口相传不用过多地添枝加叶,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精彩,于是,以锡剧《珍珠塔》发轫,以评弹《珍珠塔》传播,之后又有越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多个地方剧种广为扩展,珍珠塔故事在江浙一带曾家喻户晓。

美丽传说总能勾起人们对故事发生地的浓厚兴趣。正如“梁祝”故事之于河南驻马店汝南县,“西厢记”故事之于山西运城普救寺,“牛郎织女”故事之于河北邢台天河山,“珍珠塔”故事对同里的影响也日渐其隆,同里诞生的爱情传奇美名不断远扬。同里剧场每周吸引观众的大型室内水乡情景演出《水墨同里新珍珠塔传奇》,仍在将珍珠塔故事做新的演绎。

现今的珍珠塔景区是根据历史遗迹和人文传说复建而成,荟萃了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精华。御史第、宗祠、后花园均可与诸多名园媲美。景区中“经道纬德”牌楼气势不凡,“恪勤在朝夕,清言见古今”的楹联,似乎在天天诉说着珍珠塔故事感悟,而观园中戏台对联“盛世唱和五韵奏,钧天雅乐八音谐”,幽思怀古,又让人频发“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慨。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名不虚传。

松石悟园  天成之美贵“发现”

松石悟园是一座以引进展品为支撑的园林,更像一座美不胜收的画廊,展现着神奇大自然如何给一块块普通石头赋予了天成之美。

松石,即松屏石,又叫醒酒石、婆娑石,属变质岩,形成期距今约两亿多年,按层理分解呈板状。神奇的是,历经沧桑由于各种氧化物溶液浸染,石板上呈现出的画面多有树的枝叶和花卉图案,且变化无穷,俨然一幅幅古朴典雅的图画,令人叹为观止。

松石悟园展出的松屏石版画,有1200块之多,同里并不产松石,这些松石又来自何处?原来,这是同里镇在丰富和挖掘文化遗产行动中的意外收获。在广泛征集活动中,从当地吴江中学张家悌老师处得知,其兄张家忻、王月军夫妇在几十年的铁路新线勘测过程中,收藏了大量松屏石版画,且在北京办过展览,曾引起热烈反响。他们夫妇也正在探索如何将这些珍贵的藏石永久地保存并服务社会的问题。同里镇“求贤若渴”的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让珍贵的藏石落户同里不正好两全其美吗!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将原来乡政府所在地的院落改造成“松石悟园”,迎接松石入驻,2003年正式开馆,从此,水乡同里增加了一处来自全国各地集纳日月山川精华藏石的展览。

松石展览博大精深。收藏家张家忻、王月军夫妇的藏品取自成昆线、襄渝线、川黔线、贵昆线、宝成线、京沪线、京九线等铁路大动脉建设工地,光凭这些名字,不难想像其中经历的艰难困苦,这些奇妙的石头所绽放出的万千花朵,又何尝不是对中国建设者奋斗精神的褒扬!

展览分为“天地篇”、“禅意篇”、“警示篇”等部分,收藏家的广博知识、精巧选材,让一块块石板活色生香,一幅幅画面呼之欲出。我尤其喜欢“人文篇”,将诗情画意有机融合,表现出收藏家很深的古诗文功底和中国山水画造诣。唐韦应物的“曲绝碧天高,余声散秋草”,唐杜牧的“青山隐隐路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唐李白的“秋山宜落日,秀木出寒烟”和“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等,名诗佳句,都一一对应着松石版画,浑然一体、贴切自然。收藏家于餐风宿露的艰苦环境中,收藏起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本身就值得大书一笔,超赞!尤其是他们的寄语更值得赞赏:“收藏的真谛和最终的归宿,在于留给后人真善美的东西,留给自己的仅仅是没有虚度的感觉而已。”

退思园、珍珠塔、松石悟园,以不同的文化内涵带给游客不同的感受。同里妙趣,有天成之美,同样也有创造之美、发现之美!不是么?

(原标题:同里妙趣天成之美)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中办国办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

世界遗产中国第一,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有何特殊意义?今起开放预约

北京6大世遗景点将设“专任讲解员”:终结五花八门版本

从端午到泡菜火炕:韩国申遗为何触动中国人神经

为何丝绸之路申遗用了整整8年? 解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