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纪录

老年味重归白塔寺 茶汤盆盆糕等老北京小吃纷纷现身

2018-02-13 13:51 北京晚报 TF003

近日,住在白塔寺的老街坊们,把已经中断了几十年的白塔寺庙会恢复了起来,在这场社区庙会上,除了“噗噗镫儿”等消失多年的老玩具“重出江湖”以外,就属茶汤、盆糕等老北京小吃的现身,最引人关注了。

盆糕制作完成后要均匀撒上金糕碎丁、芝麻、瓜子仁等,李大爷亲自操刀切成小块,大家抢着品尝多年不见的老吃食。
白塔寺社区会客厅负责人刘伟是个热心人,没少和李大爷一家人一起忙乎,终于把所需的传统食材给置办齐了
冲茶汤可是一门功夫,不但力气要大,关键是手头儿要准,眼神还得好。
最费时费力的就属制作盆糕了,不仅传统原料难找、制作时火候掌握也很重要。
会客厅里的老柜台让北京人找到过去的记忆
品尝完美食的老住户们兴致盎然,老张打起快板说了一段《驴唇不对马嘴》,逗得大家伙开怀大笑。

去年下半年,白塔寺再生计划打造的社区营造项目“白塔寺社区会客厅”开放了,老街坊们就是在这里聊出了恢复老白塔寺庙会的计划。会客厅的负责人刘伟暗暗记下了老街坊们的心愿,又多次请教生活在白塔寺社区、关注老北京历史文化的汪纪明、杨海永、汪纪亮等几位老者,随后几位骨干成员组成“白塔寺社区微庙会”主创小组,回忆细节、制作道具、寻找老北京小吃达人……通过口口相传、追本溯源,逐渐还原出白塔寺庙会的原貌。

父辈曾经在白塔寺庙会卖茶汤等小吃的“李记茶汤”传人,71岁,已经“封壶”18年的李连宝老人就这样被“挖”了出来。为了能让他再现手艺,老街坊们齐齐动手,帮着老人修复工具,准备用具和材料。刘伟更是跑前忙后,终于把制作小吃需要的传统食材置办齐了,李大爷带着老伴和兄弟这就忙乎开了。
制作油炒面,不但火候要掌握好,还得有把子力气,在直径一米的大锅里倒入50斤面,生起旺火,要按照一分钟二三十下的频率不断翻炒两个小时,出锅时,李大爷将一斤香油迅速混入炒面里,瞬间满院飘香。

制作传统盆糕的工序更为复杂,还是个和时间赛跑的活儿。旺火炉子上烧着水,一个底部密布上百个小眼的大瓦盆坐在水盆上,将红枣铺在瓦盆底部后,再将混合均匀的黄米面和花芸豆撒在红枣上面,利用水汽将黄米面慢慢蒸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不能让多余的水汽跑掉,还得用薄竹片插入盆糕边缘防止粘连,然后再铺红枣,再撒上米和豆……终于,一块重达50斤的盆糕大功告成,均匀撒上金糕碎丁、芝麻、瓜子仁等,老爷子亲自操刀切成小块,邻居们抢着品尝多年不见的老吃食,都是大声叫好,终于有机会露露老手艺的李老爷子也有些得意,“这可是正宗的干撒面瓦盆盆糕啊!”

一时间,白塔寺社区会客厅里,弥漫着喜气洋洋的过年老味道。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刘平摄影报道

分享到

白塔寺街区更新 优雅的精致这样打造

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分会场开幕 记录老人在新时代里的小幸福

打通“最后50米” 北京白塔寺街区有了“一站式”物业中心

北京白塔寺有了首个胡同街区物业服务中心,小巷管家打通“最后50米”

中法合作试点白塔寺“429共享院”今天揭牌,明年免费开放

妙应寺:别名白塔寺老北京都熟 难想象清幽古寺曾是热闹庙会

北京白塔寺街区还原老城温暖 会客厅、老茶馆,重拾胡同情

北京北海白塔属喇嘛塔 玉泉山妙高塔源自密宗法

老北京图集:十年前的白塔寺畔至羊肉胡同

白塔寺:700年变迁“京味儿”不变

北京四大庙会之一:记忆中的白塔寺庙会

北京这群老党员一日行千里,奔波在扶贫路上

哇哦!昌平竟藏着一个“小鸟天堂”

迎国庆主题花坛亮相,今年整体应用200余个品种

2020中关村论坛和科博会开幕,多图看现场!

大片来了!雨后京城,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

草原乌鸡蛋逐渐在北京站住脚,林下资源助力内蒙部分村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