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竭力破除农村交通瓶颈:抬脚踏上水泥路 出门坐上公交车
2018年1月4日讯,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不断见证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时,串联城乡的农村公路也考验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度。
串联城乡的农村公路 来源:新华社
过去5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约98.3%的建制村通上了水泥路,通客车率达到96.5%以上,这意味着群众“抬脚踏上水泥路、出门坐上公交车”的梦想正逐步成为现实。
路通了,农村才能振兴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说了几十年的话,在广大农村地区依然贴切。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双龙镇,78岁的兴林中心村党委书记曹发10多年来带领村民修了42公里路,实现了户户通。“路是农村的命脉,路通了,农村才能振兴。”曹发回忆,10多年前,路不好村里什么产业也做不起来,只能在贫困中打转。如今,平均每7户就有一台机动车。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地形复杂,路一直是农村发展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如今,“贵州到,汽车跳”的现象正逐渐改变。
“我们村由于地势偏远从来都是靠山吃山,你看,现在我们就靠这条路致富了。”贵州省荔波县拉岜村村主任覃树友站在“果园公路”边说,路的建成解决了水果销售运输难题,外地客商可以直接开着大卡车到村里收购,减少了重复上下车和倒运的环节。
“以前车进不来、粮卖不出去,咋能不穷?如今村路通到了家门口,我们再不为卖粮难、出行难犯愁了!”吉林省通榆县新兴镇东兴村的兰淑芬大娘坐在热乎乎的炕上,说出了因交通改善而受益的千万百姓的心声。
农村版“滴滴” 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客运站站长王贵说,由于山高坡陡、村寨分散,导致客运班线分布不均,出现了“高峰人找车、平时车找人”等问题。针对这一痛点,当地研发“通村村”智慧交通平台,提供电话咨询、汽车购票、公交查询、班车呼叫、出租车、包车等一系列服务。“这是一款农村版的‘滴滴出行’,利用大数据,实现人车信息匹配。”负责运维的贵州智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永安表示。
为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多县区开始探索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革。通过专项补贴等手段,让农村群众享受到和城市公交一样的公共交通惠民服务。
“公交通了,我们可以直接把菜运到城区,一斤最少多赚0.1元,一年下来也有好几千元。”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镇吴家沟村种菜大户肖波说,以往到市区都是坐班车、摩托、黑“面的”,价格贵不说,菜也经常被压价;新开的公交不仅舒适安全,价格也降了一多半。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今年是当地交通建设史上农村公路投资额最大、建设里程最多的一年。全区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连队)132个,通车率97.7%,达到10601个。阜康市滋泥泉子镇街西村村民周天芹说,如今,出门就有班车坐,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外出非常方便。
不让任何一个乡村因交通而掉队
日前举行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最后一公里”将在2020年全部打通。尤其以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等“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
“交通扶贫脱贫攻坚不断深化,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路网结构,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支撑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变了贫困地区整体发展面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说。
“有一位老乡还未走出泥泞,交通人就不能安之若素!”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才说,2018年,将建设贫困地区通屯硬化路3000公里,基本达成“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