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科技

全球科学大咖愈加青睐中国 诺贝尔奖获得者皆在列

2017-12-10 12:00 北京晚报 TF005

又到年终岁尾,科技界最为关心的两个榜单相继出炉,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新晋院士名单,128名新当选院士同享荣耀,其中包括34位外籍院士,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皆在列。

新当选的6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男性58人,占95%;女性3人,占5%;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4.1岁,是历届最年轻的一次,其中60岁以下的56人,占91.8%。

新当选的6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6.37岁,其中60岁以下的57人,占85%。

今年的新科院士,新在哪里?

最明显的是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新院士更加年轻化,体现着新老接力、梯次接续;学科结构更加多元,建立新兴和交叉学科特别推荐机制,成立国防和国家安全特别推荐小组,极大拓展了院士队伍的学科领域。

今年的新科院士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国际视野更加开阔,外籍院士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国际大咖的含金量更高。

这些外籍院士中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安道琳,美国工程院院士比尔·盖茨,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校长雷欧·拉斐尔·莱夫等。记者了解到,由于越来越多的外籍科技大咖青睐中国,今年的外籍院士竞争相当激烈,单选的34位外籍院士是在600多位竞争者中,经过层层筛选而最终脱颖而出的。

不仅是这些外籍院士的含金量不断提升,这次的外籍院士选拔中,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也更趋合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候选人也格外受到青睐。

几天前,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来到工程院参加院士颁证仪式,同时参会的还有新院士们的家人和团队成员,与他们一同分享当选的荣誉和喜悦。

“欢迎来到你们的‘家’。”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向当天到场的67位新晋院士表示祝贺。他说,通过本次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覆盖和地区分布进一步改善,将更有利于发挥院士群体的作用,推动中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

李晓红告诉记者,外籍院士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也从增选机制上为今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将为中国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工程院在国际工程科技界的影响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工程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则对新院士寄予厚望:“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工程院大家庭新的一员,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优秀工程科技工作者多年来辛勤工作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意味着新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为大家做了中科院的工作证,以后大家来院里不用登记,直接进来就行。”在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座谈会上,中科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用迎接亲人的方式欢迎“新科”院士加入中科院院士大家庭。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天眼”独领世界、“天宫”翱翔苍穹、“蛟龙”深海探险,这些成就连普通人都耳熟能详,而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也是喜报频传,一些事关国防和国家安全的领域在出成果的同时也锻炼了队伍。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两院院士正是这些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

同时,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工作历来备受关注,提名名单、所在行业、研究方向等皆有导向性意义。从今年增选结果来看,数学理论、混合智能、空间技术,基础理论和前沿学科实现新突破,这是指向世界科技前沿;新能源汽车动力、食品科学、核能电力,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获得新进步,这是面向经济主战场;歼-20、嫦娥五号、C919大飞机,大国重器和重大工程进入新境界,这是导向国家重大需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在成为对全球科技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这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在当选之后曾对新华社记者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科学院已发展为一个有活力、相对年轻、聚集真正杰出科学家的俱乐部……”安德烈·海姆的这番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对全球顶尖科学人才的吸引力。

从新一届外籍院士的高含金量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国科学界的全球视野更加开阔,另一方面开放的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人才。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蔡文清 视觉中国供图

分享到

西方政客有手腕能让科学家闭嘴,可病毒不讲政治也根本不怕恫吓

黄旭华、曾庆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中国研究显现

最新修订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出台,设立三大科技人物奖

跟孩子一起读:以孩子的步伐学习科学,一起享受发现的乐趣

《给孩子的恐龙书》种下科学的种子 五岁也可以探索科学

北京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评出 统一食品日期印刷位置等建议获奖

世界生命科学大会月底在北京举办 6位诺奖得主和多位院士级专家将参会

袁隆平等7位科学家获未来科学大奖 有人称之“中国的诺贝尔奖”

海里的山长啥样?20万座藏在海下的资源 价值不比陆地山脉小

“BK青少年科学院”昨日成立 青少年可“选修”科学实践课

《创新中国》向科学致敬 人工智能焕活李易经典声音

北斗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完成技术验证,确认各国意见后将向全球发布

“天问”“嫦娥”新帮手:我国首个深空天线组阵系统正式启用

全国首批!延庆挂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戴口罩也能人脸识别、蓝牙解锁车门……进博会勾勒智慧生活新图景

“天问一号”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已在轨飞行98天

华为Mate40系列正式发布,亮出史上最强手机,对决新iPhon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