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花朵》“六一班”现状如何 62年来情同亲兄弟姐妹
2017年11月20日讯,1955年,新中国第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上映。这一年的9月,几十名“祖国的花朵”进入府学胡同小学一年级一班,开始了六年的小学生活。1961年,他们小学毕业,因为是“61届一班”,这个班又被简称为“六一班”。
到2017年,当年的“祖国的花朵”都已经70岁了。几十年来,同学们各奔东西,却没有断了联系。岁月沉淀,当年的同窗情化作了手足情。前不久,“六一班”的38位老伙伴集体过了七十大寿,合影时,他们人手一支玫瑰,仿佛回到了还是“花朵”的年代。
结缘
“六一班”的故事开始于府学胡同小学隔壁的文天祥祠。那个时候,府学胡同小学还叫“东四区第一中心小学”,文天祥祠则是小学的幼儿园。
院子里那棵相传是文天祥手植的古枣树,孩子们管它叫“歪脖树”,时常在树下做游戏。在被改造成教室的祠堂里,老师常常讲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故事。
除了这个幼儿园,还有一部分同学来自进步幼儿园,两个幼儿园的孩子构成了“六一班”的主要班底。细算起来,“六一班”的很多人早在幼儿园时就已经认识了,到小学毕业时,许多人已是“同窗十年”。
出生于1947年9月2日的赵重敏是班里比较年长的一位。因为生日比小学一年级的招生截止日期晚了两天,她成了“六一班”的一员。班长张森来自进步幼儿园,她和赵重敏亲如姐妹,两人一起参加合唱队、篮球队,还都是东城区少年之家航空兴趣小组的成员。
赵重敏记得,老师教她们用木头片做弹射小飞机,什么化锡啦、熬胶啦,都是自己动手。“当时我们的目标就是考上北航,为国家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
小学的六年时光,是“六一班”的同学们最难忘的记忆。虽然如今已到古稀之年,但大家并不觉得自己老,一见到老同学,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恩师
入学62年,毕业56年,“六一班”却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大家遗忘。赵重敏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们没有分过班,也没有换过班主任。
“六一班”的班主任刘秀钟老师,被同学们称作刘妈妈。刘秀钟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动模范,还受到过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她数十年的执教生涯中,“六一班”也是她少数几个从一年级带到毕业的班级之一。
刘老师是语文老师,也教劳动课。在课堂上,同学们学会了补袜子、缝包等生活技能,也学会了互帮互助。有的同学家里经济困难,母亲只能靠给街道工厂糊纸盒来贴补家用,刘老师知道后,就让他把纸盒拿到班上来,大家帮着一起做。
在同学们眼中,刘老师不仅仅是他们的启蒙老师,也是全班人共同的妈妈。“老班长”张森回忆,刚升入小学时,有的同学去找刘老师寻求帮助,不自觉地就依偎在了刘老师怀里。刘老师当了妈妈,大家拿着山楂饼等零食去看望她。到了医院,大人们看着这群孩子,都觉得挺新鲜。
赵重敏感慨,当年的府学胡同小学也是名校,班上的同学有干部家庭、知识分子家庭的,也有普通市民家庭。虽然家庭背景不同,但是班里并没有门第之分,老师也不提这些,大家都玩得亲密无间。直到毕业多年,她才知道,许多同学的家庭背景不一般。
“这么多年我们的心一直没有散,主要还是因为刘老师。”提起刘老师,大家都充满了感激。
重聚
几十年来,大家的人生轨迹各异。虽然经历了上山下乡,但最终都回到了北京。一部分同学因为升学、搬家、出国等原因,和大家中断了联系。
2001年,毕业40年之际,“六一班”想重新开一次班会,把失散多年的伙伴聚在一起。但是,昔日的平房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当年家里又没有电话,李慧兰、李尧夫、周志伦等人就通过居委会、派出所,挨家挨户地“寻亲”。凭着儿时的记忆,一些失联的同学被找到。然而,有的同学已不在人世,还有少数同学至今失联,成为一大遗憾。
2007年,“六一班”的同学集体步入了60岁,刘秀钟老师则是80岁高龄。在那次师生同庆的生日宴上,同学们提出口号:“十年一同庆,每次都有我”。
今年的11月9日,“六一班”再次聚会,一起过了七十大寿。这个时候,“六一班”已经有了微信群,同学们提前小半年就开始筹备聚会的事情,当天来了38个人。说起当年在大成殿上课、“除四害”统计苍蝇尸体的场景,一幕幕往事如在昨日。遗憾的是,刘老师已于2014年逝世,未能和她的孩子们共同庆祝。
老班长张森在祝酒词中感慨地说,现代人的预期寿命是120岁,70岁只是人到中年。他们正在编一本关于“六一班”的回忆录,名字就叫《古稀回首--七十年岁月印记》。
她借用《萍聚》中的一句歌词送给同学们:“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