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浓烈而真实的整体印象 莫奈:花园是我最美的作品

2017-09-07 16:43 北京晚报 admin

法国画家莫奈(Claude Monet)在中国,是普遍的知名,“印象派”、“日出”、“睡莲”……记不起从什么时候,这些关于他的最初印象就不自知地种在脑海中,直到在他居住了半生的吉维尼花园里绽放开来。

作者:陈翔


仲夏时节,最适合去位于巴黎西北部吉维尼(Giverny)小镇的莫奈花园寻访,各样的绿在眼波里晕开,欢愉在浅蓝的天空中浮荡。

置身于花园中央的玫瑰花廊下,那涂抹在绿意间的,是尽极夏之荣华的色彩:虞美人的石榴红裙、鸢尾的紫蓝角帽、藤萝的淡紫长纱、牡丹的妃色步摇……还有番红花、风信子、玫瑰、绣球花、欧石楠……色彩之多,你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都错落其间,融合在光影中,缓缓凝成一幅幅画作。正是这花廊,向北连接莫奈故居,往南通向那著名的睡莲塘。

尽管早已从莫奈的画中熟悉了水园的模样,还是被那忘我的和谐所荡澈。那是政府特许莫奈将艾普特河一条支流引到自己花园中建成的人工湖,和直线设计的花园相对应,水园全以曲线设计。湖岸斜倚的垂柳,如绿幔披垂,呵护着池中小朵小朵的睡莲,它们那么细腻,那么纯粹,就在城市一隅静静开着。它们不言,不媚,不争,但你知道那是美的。那美是淡的,却悠长,是生命怒潮退去后,内心静默的回响。

让人惊讶的是,这令人陶醉的花园,全由莫奈自己设计而成。1883年,43岁的莫奈买下了这里,并大规模改造,设计建成如今的花园,十年后,又买下另一侧的一块土地,引水架桥建成睡莲水园。晚年的莫奈,对日式风格极为钟爱,他在湖上建起一座绿色的日式拱桥,并大量购买从日本引进的花草,整座水园便和他的居所一样,充满了日式气息,深深透着东方韵味。此后的43年里,他一直居住于此,并获得了大量的创作灵感。

“当场”描绘最有力量

莫奈花园的美,别致而富有张力。为了达到心中的效果,莫奈可算上是将原宅改建得不留痕迹。这种对自己的坚持,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亦是展现得淋漓。

莫奈出生在1840年的巴黎,那时,法国艺术界已出现了不少辉煌人物,诸如古典主义画家大卫、安格尔,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席里柯,现实主义的米勒、库尔贝,写实运动先锋柯罗,还有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很多艺术家争相来到巴黎寻找灵感、寻找机会,而莫奈的父亲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为了经营海港杂货批发生意,1845年带着全家从巴黎迁往法国西北部诺曼底海岸的一个繁华港口小镇——勒阿弗尔(Le Havre)。

这对儿时的莫奈来讲或许是一件幸事,也许正是诺曼底那变幻莫测的天光云影“给莫奈的童年打上了色彩的烙印”,而他的艺术生涯,也从诺曼底获得了不尽的灵感。

莫奈很早就开始画画,早在上学的时候,他便喜欢在课本空白处画画,或者在笔记本上给老师画夸张的漫画肖像。他在绘画上确实是有天赋的,16岁时,那些漫画和肖像就已被镇上居民所喜爱。而17岁遇见欧仁·布丹后,才算真正走上了风景画的道路。当时,布丹告诉他:“当场画下的东西,总有种以后在画室不能获取的力量。”而莫奈记住了,并且做得彻底。

莫奈自那时起便热衷于户外写生,他放弃美术学院的学业,只因学院派并非他所热爱,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作画。他和西斯莱、雷诺阿等朋友到枫丹白露旁的小村庄描绘自然。后来有一阵,他在一度穷困的时期,干脆和妻子吃住在一艘船上,每天划船去写生。晚年在自家花园里,哪怕已经修建了专门的画室,他还是坚持“当场”的描摹。我曾看过莫奈画的一条通向枫丹白露的路,当我去到枫丹白露的时候,立即就认出了那里。后来,我也曾把莫奈的睡莲和在莫奈花园拍下的照片比对,深觉那画面真就像当时的照片。或许这就是描绘“当场”的力量。

“印象派”本是个讽刺

然而和纯粹的写实不同,莫奈的“当场”,并非是对每个细节的精准描摹,而是一种浓烈而真实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不单是从视觉上,更像是定格了情感上的瞬间震动。

试想渺远海面泛起微霞,一轮红日顽皮地露出头,在跳出海面的时分,你早已无暇关注海面驶过了几艘船,远山有几起峰峦,只感觉有一种“整体的美,完全的美”,不可分析又不可拆解的美。那种整体又直观的美,让人萌发一种顿悟,生出一种灵性。可那顿悟又说不清,道不透,又或许任何说破都会消减它的灵性,只留下一幅并不清晰的图景,确是真真实实的触动。这或许便是所谓的“印象”吧,是否莫奈起下《印象·日出》的名字时,也产生过同样的感觉呢?

但他必是没想到,这个当时随意起下的名字,竟成了艺术史上重要的流派。这幅《印象·日出》最初的展出,是在莫奈和当时其他主流边缘的艺术家一起举办的独立展览上,汇集了不少不被学院派和主流审美所接受的艺术品,实际上却云集了被后世认可的诸多大家,如布丹、德加、毕沙罗、雷诺阿、塞尚、莫奈等。参观的人不少,却是抱着嘲弄的心态,不理解和嘲笑之声不绝于耳。批评家更是发表《印象派画家们的展览》,嘲讽画作的完整度还不如毛坯纸,只勾勒大致轮廓,却没有任何细节,也就是个印象而已,何以称之为作品?

然而正是这原本作为嘲讽的用词,却让这些画家们找到了“归属”,的确,如果只以“画得像”为评价标准,那何来风格?如果只以勾勒细节为目的,那自然的宏伟、光影与色彩的交织又如何体现?花影扶疏,水光粼粼,许多风景,多年之后仍能念起的,不就是那轮廓后的印象么?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最爱画妻儿的莫奈:并非印象派创始人 大众审美用了上百年才追上他

印象派画家诺阿真迹北京首展 完整还原大师最后20年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