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六连精兵硬骨雄风 铁骨铮铮血性本色代代传
【英模档案】硬骨头六连:陆军第一集团军机步某师“硬骨头六连”,是一个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连队,以“三股劲”“四过硬”享誉全军,1964年、1985年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主席、习主席先后接见连队官兵和英模代表,为连队题词题字,号召全军向六连学习。
某次演练中,“硬骨头六连”两栖步战车编队借助烟幕掩护前进。 王佳寅摄
5月,第72集团军合成某旅综合训练场上,一场实战化进攻演练正在进行:只见“硬骨头六连”数十名官兵,全副武装,从两栖战车内鱼贯冲出,相互协同,先后翻过4米高的障碍墙,匍匐穿越20米长的泥潭,徒手攀上近90度的垂直悬崖,滑越过百米山涧,继而召唤陆航火力,展开快速突击……
硬骨雄风,久尔弥坚。建连78年来,六连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61次,从未吃过败仗,1964年、1985年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是全军唯一一个两次被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
从第1集团军到第72集团军,从师到合成旅,在此次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六连所在单位刚刚经历大规模编制调整,但这场综合演练让人看到:“虽然编制变了,但‘硬骨头’作风没变,六连还是当年那支英雄连队!”
拼杀 战场诞生英雄连队
战争年代,六连先后有3690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
在“硬骨头六连”连史馆大厅,迎面悬挂着一副巨幅油画:炮火硝烟中,解放军战士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亮出刺刀、拉响手雷,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这幅油画展示的是六连1948年参加瓦子街战斗的场景。
一面面锦旗,一个个证书,把六连连史馆装点的如同一片翻滚的红色波浪,行走其中,仿佛在战火中穿行,可以倾听到历史的回响。
1946年12月,毛主席在延安机场亲切接见“硬骨头六连”官兵,并作重要指示。之后,陕甘宁边区展开了向该连战士丁丑娃学习、为人民杀敌立功的运动。
1963年夏,原武汉军区党委号召全区部队深入开展宣传和学习“硬骨头六连”活动,该连的名字由此走向全国,“硬骨头精神”家喻户晓。
1977年1月和次年2月,中央军委先后两次号召全军开展学习雷锋和学习“硬骨头六连”活动,两年间共1000多个单位、3万多名个人到连队参观学习。
1994年1月,军委总部在“硬骨头六连”召开命名纪念大会,原总政治部号召全军开展向该连学习活动。
……
一个又一个荣誉,彰显出独特的“硬骨头”的精神;一项又一项纪录,串起六连的辉煌连史;一个又一个时代,不断书写着“硬骨头六连”的传奇: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革命和建设中,六连始终是强军征程上的一面旗帜。
遗书 为国争光英雄无悔
一封写自32年前的遗书,至今摆放在六连的连史馆里。这些年,记者曾先后3次到六连采访,每次看到这封遗书,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那一年,时任六连副指导员的谢关友,在奔赴边境作战前夜,给8个月大的儿子写下一封充满深情的遗书:
“骏骏,8个月前的今天,你从妈妈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叫我一声爸爸。今天,爸爸是趴在床上给你写这封遗书的,地点是汽车队。因为爸爸的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赴边参战,到目前我还没有告诉你妈妈。为什么要给你留遗言,并不是爸爸怕死,是因为战争是残酷的。如果爸爸为国献身了,那你再也见不到爸爸了……爸爸是为了保卫边疆、保卫四化而献身的,你应该感到光荣、幸福,不要难过……”
英雄无悔,父子情深。
“硬骨头六连”官兵驾驶战车进行海上突击训练。王佳寅摄
那次战斗后,谢关友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也将以身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留给了六连。
而今,“敢打猛冲、刺刀见红”的战斗作风,始终在六连薪火相传。
2011年,六连参加实兵对抗演习,七班长李再祥父亲患恶性脑瘤已到了弥留阶段,家人为了让他安心演习,悄悄瞒住他。对抗演习结束,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李再祥泪如泉涌、双膝跪地,向着家乡的方向长跪不起……
2016年,六连所在团组织军事运动会,班长王刚脚上长了3个鸡眼,赛前又突发高烧,军医安排他住卫生队治疗。比赛当天,他偷偷拔掉输液针、挖去鸡眼,忍痛参加5公里武装越野……
英雄连队,疆场搏杀。
在岁月的冲刷、风浪的洗礼、历史的考验面前,六连官兵始终保持着铮铮铁骨,血性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