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1岁副食店即将闭店 网友:进门就像穿越了半个多世纪
“桃杨路副食店”从1956年开张至今,从布置到商品摆设一直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老模样,算是北京城最老资格的副食店了。但再过二十多天,61岁的老店因为拆迁,就要关门了。很多市民闻讯前来拍照留念,更有早已搬走的老街坊,特意驱车十多公里赶来只为买酱,“这店里飘出的酱香味,陪伴着我们长大”。
老架子老酱缸老味道
东拐西绕边走边问道儿,北京晨报记者踅摸到了永定门外东侧的桃杨路上,顺着灰墙土瓦,伴着悦耳的鸽哨儿声,远远看到不宽的胡同里,一间贴有用红纸剪出“烟酒”二字的小铺儿前,一群人正排着队,这里便是“桃杨路副食店”。
破旧掉漆的店门总是敞开的,掀开泛黄的门帘,记者走进这间老副食店后,只见近百平方米的店中,四周墙壁斑驳,正当间儿的两根支撑房梁的老木柱,柜台上称重用的台秤,算账用的算盘,都满载着岁月的痕迹,把人一下子拉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自开业以来就没挪过地儿的木架上,摆放的商品一应俱全,除了口感清香绵软的老北京酒“桂花儿陈”、曾偷当葡萄汁儿喝的“中国红”、还有一般小铺儿罕见的“金桥烟”外,最吸引老主顾的还是柜台上摆着的几个大盆和大缸,原来这里盛着散装的黄酱、麻酱、韭菜花儿……这些作为老北京人面食的必备“伴侣”,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原有的味道,每每打开盖子,醉人的酱香味扑鼻而来。
一声儿问候满是儿时记忆
“来了您,今儿要点啥?”掌柜张女士说着地道北京话,见着顾客亲切得像自家亲戚。“麻酱黄酱各一份。”“好嘞。”麻利儿接过罐子的张女士,拿到酱缸前,技术娴熟地抄起大勺在缸里一搅,舀出一瓶子黄酱,而且一滴都没洒在罐外。她回身放在称上一称后,便在算盘上“噼里啪啦”一通拨弄,“三块二,您给三块得了。”
“别的地方的吃不习惯了,吃了大半辈子,就喜欢这儿的味道。”接过酱瓶的街坊李大爷笑呵呵地说,年过七旬的他,对这家副食店满是回忆。“当年买酱还都靠副食本儿,每月每人只能买一两芝麻酱。如果当月忘买了,得心疼得跟什么似的,不过,好在这掌柜好说话。”
“这样的老店真的不多了,拆了真就没有了。以后想找老味道就难了。”记者看到,买完东西后,不少市民还会在门前合影留念,其中既有抱着婴儿赶来的小年轻,也有白发苍苍拄拐的老人。而聊起此次拆迁名单中的桃杨路副食店,大家纷纷扼腕叹息,远道而来的方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我妈隔三差五就让我到这里打酱。冬天的涮羊肉,夏天的过水面,就着这韭菜花儿、芝麻酱,甭提多香了。”打小住附近的她于10年前搬到了南苑,如今她早已从胡同小丫头,变成了孩儿妈。但她时常带着孩子光顾着这间陪自己成长的小店。最近听闻店铺关门的消息,她特意驱车十多公里赶来。“算是留住最后的记忆吧。”
留个念想儿留住不变京味儿
这家副食店成立于1956年,原名为“西圣庙副食店”,是一家国营副食店,自1976年改名为“桃杨路副食店”。随着改革开放,如今的掌柜张女士将这里承包下来,和丈夫一起经营这家小副食店,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没改变过经营模式,也没进行装修,好多老店都照着超市的样子改了,但我这儿保留着老店的原汁原味。”张女士介绍道,也正因如此,不少北京人慕名找来,寻找逝去岁月的痕迹。有人为了一睹勾起记忆的店内陈设,有人为了长久未变的北京味道,“更多的人不为买东西,就想‘留个念想儿’,和我聊聊天。”她摸着算盘淡淡地说。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周边的超市、大型菜市场不断出现,桃杨路副食店深受冲击,逐渐衰落。曾经门庭若市的店里如今稍显冷清,但为了守住这南城最老的副食店,张女士一直坚守,“肯定不赚钱,但不能让光顾的老街坊们失望啊。”还有22天,这家走过61个春秋的老副食店就要说再见了,被街坊叫出去拉家常的张女士笑着说,虽有不舍,但正好感谢政府,“让58岁的我提前退休养老了。”
最后的辉煌
“要说这店里真是老北京的东西,也就是这个黄酱和芝麻酱了,这都是原味。别的东西其他超市里也有,就这两种酱,其他的咱也不瞎跟人家说。”他告诉记者。
来问的人多了,酱卖得也尤其快。上午,四桶芝麻酱就卖完了,王老板又叫人送来一大桶黄酱、四小桶芝麻酱。
从桶里舀酱、上台秤称重、用算盘算账,这一套动作,王老板几乎重复了一辈子。“这个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这样子,一直也没装修过。秤、货架都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东西。我学徒时就干这个,所以这多少年了我也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