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文坛旧事:鲁迅为何骂徐懋庸“昏蛋” 林语堂都被骗了

2017-04-06 16:15 北京晚报 TF008

“我也真不懂徐懋庸为什么竟如此昏蛋,忽以文坛皇帝自居,明知我病到不能读,却骂上门来,大有抄家之意。”1936年8月25日,鲁迅在给欧阳山的信中,这样提到徐懋庸。

作者 唐山


徐懋庸与第一任夫人刘蕴文

曾视鲁迅为最高目标

徐懋庸生于1910年,本名徐茂荣,浙江上虞人,父亲“专门制作和修理筛面粉用的纱筛”,家境清贫,但一个月尚能吃几次豆腐和两次肉。

徐懋庸5岁入小学,12岁毕业后,家中无钱供养,叔父将其介绍到一所小学当教员。15岁时,徐懋庸开始在胡愈之主编的《上虞声》上发表文章。他说:“就在那时,我树立了做一个进步作家的决心,胡愈之是我的模范,而最高的目标是鲁迅。那时我对鲁迅十分崇拜,读了许多他著译的书,还订了一份《语丝》。”

1927年,因散发地下革命刊物,徐懋庸遭通缉,只好离开家乡,逃到上海,化名余致力(即孙中山遗嘱中首句“余致力革命凡四十年”的前三字,以此为名,有戏谑意味),入劳动大学附中。在这里,徐展现出桀骜不驯的一面,据曹聚仁说,他一口气赶走七名国文教员,“直到他不想再赶了,第八位国文教师才得苟安下去”。

1930年,徐懋庸毕业后回乡教书,1933年,他带着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译稿回到上海,但商务印书馆等拒绝收,只好以60元卖给一家小出版社。

徐懋庸在劳动大学附中上学时,鲁迅曾到校讲座,《托尔斯泰传》出版后,徐寄给素昧平生的鲁迅一本,并随信请教了几个问题,鲁迅收到书当晚便回了信。

因生计无着,加上夫人将分娩,徐懋庸又离开上海,开始试写杂文,并向《申报·自由谈》投稿,编者黎烈文慧眼识珠,连发2篇,并约徐再写。连续发表11篇杂文后,徐懋庸第三次来到上海。

林语堂都被他骗了

1934年1月,黎烈文召《自由谈》主力撰稿人聚餐,徐懋庸首次见到鲁迅,同席还有郁达夫、林语堂、唐弢、周木斋等。

据徐懋庸记,林语堂晚到,问鲁迅是否又用新笔名,鲁迅问何以见得,林说徐懋庸不是你吗?鲁迅大笑:“徐懋庸的正身就在这里。”

徐懋庸说,唐弢刻意模仿鲁迅,笔法“更加形似”,“后来我接受了左联同志们的意见,有意识地减少文言句的使用,避免过于曲折,就不怎么和鲁迅先生的风格相像了”。

1934年5月9日,黎烈文辞职,光华书局想借势出《自由谈半月刊》,请徐懋庸当编辑,徐问鲁迅,鲁迅劝他“不要跳下这泥塘去”,可左联却让徐懋庸跳,只是刊物改名为《新语林》。

徐懋庸向鲁迅约稿,鲁迅答应支持。果然两三期后,光华书局“一方面说销路还好,另一方面却拖欠稿费”,徐无奈,只好辞职,《新语林》最终夭折。鲁迅劝徐懋庸“事情已经过去了”。

曹聚仁曾说:“他(指徐懋庸)的犀利观察,和丰富的知识,可以成为第一流的批评家……作为新现实主义的批评家,并不在冯雪峰之下。”

徐懋庸的一位好友死在敌人手中,朋友托他写传,徐写了十多遍,就是写不好。1929年,徐读到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以生命写成的文章》,恍然大悟:“我的失败,原因是生活的空虚。自己的生活空虚的人,对于他人的充实的生活,也是不能深刻地认识的,既无深刻的认识,当然不能深刻地表现。”

徐后来迅速成功,与其人生修为有关。

分享到

“文坛多面手”钱世明病逝 曾创作长篇小说《李清照》等

文坛旧事:王右家,她是原版的陈白露

文坛旧事:徐复观为何对胡适出言如此恶毒?

林纾:文坛领袖难敌妖魔化 因个人遭遇迷上《茶花女》

朱湘笑傲文坛真狂人 曾用七千字骂闻一多

文坛旧事胡适钱穆傅斯年 斗来斗去还是“成了一伙”

田汉曾陷入四角恋爱 一生招怨因坦率

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去世享年79岁 曾被称作中国文坛“教父”

法国文坛坏小子维勒贝克:《一个岛的可能性》自认最好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