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愿回家过年子女来养老院团聚 专家:只要在一起就是团圆年
2017年2月13日讯,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是真正过完了。逢年过节,子女把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接回家来团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今年春节,北京的多家养老机构却出现了新状况:养老院一到春节就“放空”的情况不见了,许多养老院回家过节的老人甚至为零。即使有个别老人回家过年,也因为种种不适应而很快回到养老院。取而代之的是,子女到养老院过年的情况多了起来。有养老行业从业人士表示,子女把老人接回家过年是为了尽孝心,但由于回家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在养老院过年对老人更加有利。
北京的多家养老机构却出现了新状况:养老院一到春节就“放空”的情况不见了,许多养老院回家过节的老人甚至为零
回家了 心却是空的
“我做梦也想不到晚年生活会在老年公寓里度过。”90岁的熊斗寅老先生感慨。两年前,他的老伴去世,儿子又在国外,老人便住进了双井恭和苑养老院。春节前,儿子从国外回来,熊老提出回家过年陪陪老伴,因为老伴的照片还在家里。
回家那天,北京的路况出奇地好,才6分钟父子俩就到了小区。回到家里,房子里就父子两个,显得空空荡荡。看到老伴的遗像,老人有些失落。熊老说,以往过年时,一家人从来不去外面吃年夜饭。他还定了个规矩,每个人都要做一个菜,这样的年夜饭又热闹又有意义。虽然通过视频通话,老人见到了国外的孙女,但以前这种温馨的场面终归无法重现了。
细心的儿子也发现了老人的失落感,大年初三就把他送回来了。熊老说,虽然年是在家里过的,儿子也特意从国外回来陪他,但还是难言快乐。不过,回到养老院后,他的心情慢慢好了起来。“大家就像兄弟姐妹,好几天没有见到我了,都上来问长问短。”
见到养老院里的老伙计,熊老也很高兴。当天老人们拉着他做击鼓传花的游戏,他还表演了节目。熊老感慨,虽然家里房子大,但条件和氛围未必跟得上养老院。入住之初,他总觉得住养老院像住酒店,但现在,他愈发地感觉到这里就是另外一个家。他说,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养老院过的年,精神面貌都挺不错。
恭和苑护理员张立娜告诉记者,养老院目前入住的老人将近三百人,但是春节期间被子女接回家的只有十几位。她说,护理员春节都不放假,大家都是三班倒,服务质量并没有下降。而且养老院的助老设施要比家里更加完善,而且养老院还会搞一些活动,让老人感受到过节的欢庆气氛。元宵节,他们就组织了包元宵、猜灯谜的活动,老人们都非常喜欢。
“去年我们这里有个患有帕金森症的老人是回家过年,今年春节他就没有再回去。”张立娜说,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子女已经接受在养老院过年了。而且,许多养老机构的餐厅条件也能允许订餐,子女来养老院陪着老人过除夕,一起吃年夜饭已经成了一种新趋势。
回家了 却不适应了
“过年了,还是想回去看看。”住在海淀乐老汇养老中心的吕秀芝老人今年86岁,这个春节,可能是她过得最“短”的一个年。大年三十,子女把她接回家,原本想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热闹热闹,可刚到正月初二,老太太就回来了。
匆匆回来的原因是因为不适应。老人家住二楼,虽然楼层不高,但因为没电梯,加上腿脚不好,上楼就成了一个麻烦事。老人说,她原本还要去侄子家,但是要爬四楼,她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住惯了养老院,老人却对熟悉的家不习惯了。老人走路需要拄拐,家里新装修过,铺的地板对她来说实在太滑了,而养老院里的地面则是防滑的。而且,在家里吃饭也跟在养老院里不一样,虽然家里的饭食远比养老院丰盛,但用餐的时间却不一样。最让老人感到别扭的是,大年三十那天刮大风,她在回家的路上还感冒了。因为这场感冒,老人很快就被送了回来。回到养老院,老人的心情终于好起来:“还是这里好。”
其实,在乐老汇养老中心,像吕秀芝这样被子女接回家的老人属于极少数。89岁的刘国仕老人就住在养老院旁边的小区,但他依然是在养老院过的年。“他们都来看我了,这就行了呗!”老人认为,虽然家很近,但是回去一趟也太麻烦了,在养老院里过年照样过得挺好。“子女都来看望,跟在家过没什么两样,吃得好,睡得也好,还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元宵节这天,老人依然没有回家,他笑呵呵地说,他已经吃了两顿元宵,是社区工作人员亲手包的,他一共吃了四个,就当过节了。
养老中心护士张洋洋介绍,春节期间,养老院里贴了春联,挂了灯笼,还有志愿者过来慰问。而且,大年三十、初一子女们也都来探望了,老人们过得并不孤单,而且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但是,很多子女的观念却转不过弯来,他们认为就应该把老人接回家过年,出发点虽是好的,但孝心可能会帮了倒忙。有一位老人大年三十回的家,却因为感冒家属照顾不了,结果初一下午就被送回来了。她说,长期住养老院的老人因为对养老院的环境、饮食比较熟悉,生活也比较规律,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态”,不能轻易地去打破。
只要在一起
哪过都一样
北京市“孝星”、海淀乐老汇养老中心院长陈帅介绍,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在养老院过年,这个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介绍,住在这里的老人大都住了两年,去年的时候,基本上能走动的老人都回家过年了,而今年,这部分老人都是在养老院过的年。
陈帅说,在养老机构,老人不会觉得孤单,最重要的是一年365天都有人看护。而且许多老人出于不给子女添麻烦的心理,选择在养老院过年。而有的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接回家会有走丢的风险,在养老院里更安全。
当然,老年人在心理上还是愿意回家过年的,只是住惯了养老院,回到家之后会有种种不适应。有老人就向他反映家里太冷,还有老人反映在家里睡不着觉。在养老院过年,虽然在硬件和服务上不用太费心思,但老人毕竟是对过年有一些期望的,所以工作人员还是会精心做一些准备,比如贴对联,送福字,营造一种“在家里过年”的气氛。在年夜饭怎么吃这个问题上,陈帅就和老人做了细致地沟通。大年三十晚上,他们把老人的家属都请了过来,一起吃的年夜饭。过年这几天的伙食,他们也征求老人意见,按照“初一饺子初二面”的老礼儿来的,老人们也都吃得比较满意。
陈帅说,从子女的角度考虑,把老人接回家过年,是为了表达孝心,让老人感受到家里的温暖。但是这样的好心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像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刮大风,回家的老人都出现了或轻或重的感冒发烧,结果老人们身体不舒服,子女们也非常后悔。反观在养老院过年的老人,并没有因为没有回家而感到失落,而且身心状态都比较不错,让回家过年的老人羡慕不已。“其实不管在哪过年,只要和老人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