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商务印书馆的今生往事 这里都与哪些文化界泰斗结缘
2017年2月12日讯,1897年农历正月初十,阳历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中国现代出版从这里开始。后因发展需要,于1907年在宝山路购地建印刷所、编译所新舍,从此踏入现今的静安区地界。
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在2015年获得吉尼斯纪录世界最畅销的书,销量超过5.67亿本。近日,商务印书馆在微博发起“商务印书馆120年”话题活动后,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260万。许多读者朋友分享了他们与商务印书馆的故事:有的读者讲述了爷爷留下的《辞源》;有的读者讲述一家三代人使用的商务工具书;有读者讲述了妈妈送的《新华字典》;有读者为孩子收藏“汉译名著”准备以书传家。
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也为读者们的故事感动:“我们叫商务印书馆,虽然有时会被叫作‘商务出版社’、‘商务印书厂’,还被叫过‘商务印书店’。有读者朋友说他的妈妈总是喊我们‘商业印刷馆’,直到另一位可爱的读者说,他上学刚开始学历史的时候把我们记成‘商务运书馆’,谢谢可爱的读者朋友们,还好不是‘商务运输馆’。”
商务印书馆自创立之日起,便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筚路蓝缕,木铎启路,不仅开创了中国现代出版业,而且在民族教育和文化事业等方面,创新不辍,屡开先河,创造了中国现代出版、教育、学术和文化史上的诸多第一。
今天的商务印书馆
120年来,商务印书馆以出版的精品图书、培养的文化人才,以及对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摇篮”。“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获仗群才”,张元济先生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商务印书馆群英荟萃、群贤毕至的盛况。
翻开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群英谱,几乎所有学术文化名人,严以千计,宽以万计,都与商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经在商务印书馆馆工作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为商务印书馆写的贺词:“论传天演,木铎启路。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茅盾这样评价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商务印书馆:“数出版先驱,堪推巨擘。”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我是五四的产儿,我通过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走上文坛。”被誉为商务印书馆的“眼睛”的胡适,给了商务这样的评价:“得着一个商务,比得着一个什么学校更重要。”
著名作家冰心曾谈到:“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超人》和第一本诗集《繁星》都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在我的记忆中,商务印书馆是我最初的、永志不忘的良师益友!”
还有不少名人作为参与者,在商务印书馆从事挚爱的事业,如张元济、蔡元培、高梦旦、王云五、何炳松、袁翰青、吴泽炎、陈翰伯、杨贤江、黄宾虹、陈原等。其中有些人受到商务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如陈云、茅盾、郑振铎、周建人、叶圣陶、胡愈之等。有的作为文学青年,在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期刊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第一篇习作,并最终成长为一代文学巨匠,如鲁迅、巴金、老舍、冰心、丁玲等。
还有不少科学家、艺术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学者,长期在商务印书馆的大舞台上努力耕耘,尽显才华,如严复、林纾、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梁漱溟、郭沫若、朱自清、竺可桢、陈叔通、蒋梦麟、刘海粟、徐悲鸿、钱穆、冯友兰、贺麟、费孝通、赵元任、王力、吕叔湘、周谷城、朱光潜和杨绛等。
1971年,商务印书馆复业(与中华书局合营),迁入王府井大街36号办公楼。
“商务”的先生们
主持商务近60年的张元济
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当之无愧的创始人之一。1902年,应夏瑞芳的邀请,张元济报着“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进入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主持、督导商务近60年,为中国的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元济组织编写了重要的新式教科书。1904年,我国第一部小学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出版,以后又编了高小、中学教科书,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草创意义。他致力于引进西学、介绍新知,精心选择、组织翻译出版了一大批外国学术和文学名著,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影响尤为广泛深远。
在张元济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还编辑出版了一大批工具书。1915年,我国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我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此外,商务还编辑出版了十多种在民众中有广泛影响的杂志,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妇女杂志》《学生杂志》等。
商务的精神支柱蔡元培
蔡元培是现代中国文化界的领袖和学界泰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位特殊的朋友,曾被张元济邀请出任商务印书馆第一任编译所所长,虽因故未能到任,却与商务结下了不解之缘,毕生都关心着商务的事业,被认为是商务印书馆的精神支柱。
高梦旦开现代工具书先河
高梦旦进馆后,即被聘为编译所国文部部长,主持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新式学校发展后,急需新式工具书,于是高梦旦向张元济建议编写《新字典》和《辞源》。这两部辞书的出版编辑,开了我国出版现代工具书的先河。高梦旦为张元济出谋划策,为商务选定了不少切合社会需要的好选题,被张倚为左右手,1918年升任编译所长。高梦旦一生淡泊名利,以事业为重,在商务有极高的威望。
陈云在商务当学徒
陈云是革命家和政治家。1919年,陈云高小毕业后到商务印书馆当学徒,被分配到发行所文具柜台做练习生。1982年商务纪念建馆八十五周年时,陈云题词:“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应该说商务印书馆在解放前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事业单位”。新中国成立后,陈云曾先后担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纪委第一书记、中顾委主任等职。
茅盾带着介绍信来商务
茅盾在1916年夏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带着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经理孙伯恒给张元济的介绍信来到上海,被安排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从此开始了十年的编辑生涯。25岁出任《小说月报》主编,对该刊进行全面革新。1927年,完成了第一部小说《幻灭》,交给《小说月报》发表,署名“茅盾”。
郑振铎创办首个儿童文学刊物
1921年,郑振铎由好友茅盾介绍,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2年,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他不仅是刊物主编,同时也为《儿童世界》撰写和翻译了许多诗歌及童话。1923年,他接替茅盾主编商务印书馆旗下的《小说月报》,前后将近九年。
叶圣陶在商务成伯乐
1923年,叶圣陶正式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国文部当编辑,与顾颉刚一起编国文课本。1927年5月,郑振铎去欧洲游学,叶圣陶代郑主编《小说月报》。在他任主编的两年里,《小说月报》发表了许多青年作家的作品,如茅盾的第一部小说《幻灭》、巴金的处女作《灭亡》、丁玲的处女作《梦珂》以及戴望舒、施蛰存的早期作品等,因此他被誉为文学界的“伯乐”。
竺可桢
1925年竺可桢进商务印书馆工作,任史地部部长,主持翻译《大英百科全书》,主编《百科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