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甘家口街道后白堆子小区有一位长期捡拾废品的老人。十多年来,老人捡拾的杂物渐渐在小区一块儿公共区域堆成了“山”,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有消防隐患,因而成了社区里的“老大难”问题。
社工分门别类清理杂物
“这些东西长期堆在这儿,经过雨雪,底下都沤了,味道特难闻。现在天气渐渐暖和了,已经开始招蚊虫了。”“我们支持清理,但这家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还得考虑一下老人的情绪。”清理前,为了找到“温和”的方式,社区入户了解居民意见以及老人的情况,原来老人之前捡拾废品是为了补贴家用,后来渐渐就成了习惯。
社工多次上门与老人沟通。“一开始上门,老人非常抵触。”白中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婷月说,“后来,我们仔细查看了堆积的杂物,发现一部分是报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一部分确实是没用的垃圾。但老人上年纪后,也没精力再整理,只是过几天会拖着袋子去废品回收站卖一些,但明显感觉老人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社工分门别类清理杂物
“大爷,您指挥,不用动手,您觉得哪些有用,我们帮您分类。”面对这种情况,社区主动跟老人商量,表示由社工来给这些堆积的杂物“分门别类”,为了让老人心理上好接受,社区还采取了分次处理的“渐进”方式。
清理完成后
第一次上门,社工们把杂物初步筛选,将塑料瓶装袋,纸质品装箱,但并没有急着清走;第二次上门时,社工们则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并特意找来一位废品回收人员到现场,把可回收物当场变卖,还为老人“讲了价”,也找来保洁车清理了其中三分之一的无用垃圾。经过前两次上门,老人的态度已经有所缓和,之后的2次上门,老人就不再有抵触情绪,社工们一起上阵,陆续清理了剩余的杂物垃圾,并把周围进行了消杀。
清理完成后
经过4次努力,小区内堆放了十多年杂物的公共区域,又恢复了之前的干净敞亮。清理完成后,为了帮老人“戒掉”捡拾废品堆积的习惯,社区表示,如果老人之后有想变卖的废品,社区都会上门帮忙。“社区做的这事儿方法得当,很有温度,小区又变整洁了。”居民也连连点赞。
社区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徐英波
流程编辑:U03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