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野生动物友好医药倡议》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22 17:51

5月20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与健康报社共同发布《野生动物友好医药倡议》,呼吁传统医药健康领域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采取行动,支持传统医药向野生动物友好、生态友好方向发展。

倡议建议,各方认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传统医药绿色、持续发展的基础,追求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以及传统医药行业共赢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寻求野生动物友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呼吁出台鼓励濒危药材替代品研发和使用以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创新和改进配方,减少和替代野生动物药材的使用;引导消费者选择草药、合成制品等野生动物友好药品和保健品;推动构建绿色、健康和动物友好的医药健康消费文化。

发布会上,来自动物保护、传统医药研究、医药健康领域的代表分享了濒危动物药材保护的趋势、替代品研发进展以及行业未来前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依托现代科技加快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是濒危动物药材保护的出路所在。

濒危药材替代品研发实现突破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博士介绍了野生动物入药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办法。他认为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随着传统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材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濒危药用动物保护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加快濒危药材替代品的研发和使用,才能有效减少对药用动物的依赖和影响。他呼吁相关企业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共同构建动物友好的传统医药消费文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的杨光博士回顾了野生动物入药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主要措施的变迁。他指出,我国对野生动物入药的政策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对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野生动物入药的禁限也越来越多;对于野生动物用药及临床应用,开发替代品是必然趋势,也更符合公众的预期,应得到更多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江宗岳以熊胆替代品——转化熊胆粉为例,介绍了濒危药材替代品的研发过程和应用前景。他提到,转化熊胆粉是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现代中药发酵原理,通过体外模拟熊胆汁酸合成肝肠循环过程,经熊肠道特定优良菌发酵转化规模化仿生制备而成的熊胆替代品。转化熊胆粉已通过科技成果评价,转化熊胆粉海南省中药材标准也已正式发布,相关中药饮片有望很快投入生产。熊胆替代品的面市对保护黑熊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绿色、安全和更可持续的消费选择。

近年来,国家科技、卫生和医药管理部门出台多项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珍稀濒危药材保护和替代品研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据统计,至2021年我国已批准的人工药材共8种,分别是人工冰片、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培植牛黄、人工虎骨、人工虫草菌丝、人工天竺黄。通过化学复配、生物转化等方式研发的人工替代品,不仅有效缓解了牛黄、麝香等急缺动物药材的供给问题,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野生动物友好医药成为企业共识

春雨医生CEO王羽潇女士在发言中表示,春雨医生是首家签署“野生动物友好型”企业承诺的互联网医疗类企业,近年来平台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开展了深入合作,不断提升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一项在春雨医生平台开展的研究显示,在与原药同样安全有效的情况下,高达86.9% 的医生愿意使用替代品。

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传承工作部总监乐海平表示,建昌帮药业是“中华老字号”企业,一直注重履行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拒绝使用含有濒危动物成分的药物,支持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2020年建昌帮药业加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药者仁心,保护濒危动物”公益项目;2021年,企业入选“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巡展”。

云中医创始人何雪峰分享了关于替代品使用的看法。他坦言,在门诊日常,开方后,药房发现某一味或某几味药材缺货就会请求医师更换。如果某味药材确实无法替代,医师则会考虑更换药方。过去,医师常常就地取材,有什么药就用什么药,实在没药靠针灸和手法也能治病,因此大多数医师对于替代药物的态度是非常包容和开放的。现在野生动物药材资源日趋匮乏,在临床上已经很少见,濒危药材的使用更是极其有限,不少医馆已经在诊疗中探索创新和改进配方,减少和替代野生动物药材的使用。

健康报社副总编辑杨秋兰表示,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广泛丰富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推进传统医药创新、可持续发展,倡导野生动物友好型用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报社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携手相继开展了“保护野生动物 手绘发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联合发起了相关调研。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野生动物入药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入药从古至今就不是必须的,并且存在医学伦理争议。唐代“药王”孙思邈有言,“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孙思邈一生行医,从来不用野生动物入药,仍然治病救人无数,获“药王”之美誉。时至今日,科技的发展与动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发展濒危药材替代品已成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22 17:51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