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美国行业研究机构Zeta Alpha发布的一项排名,令不少国内人工智能(AI)从业者倍感振奋——全球引用次数前一百名的人工智能论文中,仅次于国际人工智能界“当红明星”OpenAI、力压谷歌位列榜眼的,是来自中国北京的旷视科技,一家由三位清华“姚班”学子创立的独角兽企业。
早在人工智能风起潮涌之前,他们就踏上了将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送入现实生活的征程,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让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站上了世界级赛道。
学霸少年“集结号”
在哪里,能在中国见到最多的奥赛金牌得主?答案或许是——海淀区金隅智造工场的旷视科技研究院。500名研究人员里,有30余位前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得主。
研究院的领头人叫印奇。2006年,18岁的少年印奇考入清华大学,入校后又被选拔进入“姚班”。
“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赢得外界如此赞誉的“姚班”,全名为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由美国图灵奖得主、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创办。
“世界一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就要去探索全球科技最前沿的问题。”在“姚班”的课堂上,印奇埋下了孜孜追求前沿科技的人生志向,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唐文斌和杨沐。
彼时,技术变革正在大洋彼岸以“星星之火”带动“燎原之势”。扎克伯格创建的Facebook(脸书)改变了全球的传统社交模式,乔布斯带领的Apple(苹果)推出了划时代的电子产品iPhone。
变革即机遇。2011年,三位清华“学霸”联合创立了旷视科技,成为中国最早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印奇与团队夜以继日,通过“类神经元深度学习算法”让视觉识别云平台每天进行10亿级别的算法训练,加速平台的自我修复。如同题海战术一般,系统分析的数据越多,计算、识别结果就会越精确。
仅仅一年后,旷视的视觉服务平台Face++的误识率已降至万分之一,相当于在视觉识别方向上用3年时间就长成了一个18岁成年人的大脑。到2014年下半年,其识别率已达到97.27%,连续收获FDDB、300-W、LFW三项国际评测的冠军,超过了脸书97.25%的识别率。这是后发者的赶超。
耐心穿越“死亡谷”
2016年3月,谷歌人工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阿尔法围棋)大胜前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一夜之间人工智能家喻户晓。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业公司也突然变得炙手可热。2017年,旷视科技就获得4.6亿美元的C轮融资。
印奇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会在企业级市场率先成熟,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越过“死亡之谷”的关键之役也将在这片“战场”上打响。攻坚企业级市场!
刚进入安防行业不久,作为公司首席技术官的唐文斌就发现,很多人脸识别系统是从前端普通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中获取信息后再进行识别,视频的存储和传输都比较困难。“何不直接做出一个可以即刻完成识别的智能摄像机呢?”说干就干。一款高端智能摄像机问世,搭载了自研的智能识别系统,用上了性能领先的传感器、价格不菲的处理器。但到真正与用户沟通时,团队才发现产品并不符合需求。某一行业客户要求功耗在3瓦以内,而他们的智能摄像头功耗近18瓦。一台设备上万元的成本,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更是难以被接受。
“揣着锤子找钉子。”这样的经历,是不少技术起家的公司都曾走过的弯路。在技术创业的长征途中,从来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走下去。
到离需求最近的一线去——在电商平台仓库里,旷视与合作伙伴的500多台三种类型的机器人上岗,协同工作,提升了40%的人员效率。
到对技术需求最紧迫的“战场”去——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100多人加入人工智能测温方案的研发。10天后,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正式交付试运行,应用到北京各大地铁、超市、医院等场景。
如今,在百余座国内城市、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旷视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正时刻为城市运行发挥智慧力量;各大企业的智慧仓库里,车身小巧、标准载重可达到1500千克的旷视智能托盘四向车已上阵;全球数亿台智能手机用上了旷视的设备解锁和计算摄影解决方案……
拥抱硬科技创业浪潮
印奇感慨:“技术变革一定会滚滚向前,无论你加入还是不加入。如果在核心技术上无法引领,中国的AI企业就会在全球竞争中逐渐失去自己的位置。”
在技术探索的道路上,他与旷视并不孤独。
2014年,大学时曾在号称“计算机界奥林匹克大赛”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世界冠军的戴文渊,与导师杨强教授成立第四范式。2016年,与印奇同样毕业于“姚班”、因超群编程能力而被清华学子称为“楼教主”的楼天城与彭军成立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同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两兄弟陈天石、陈云霁创办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
印奇、陈天石、楼天城、戴文渊……在北京,新生代创业者和企业家崭露头角,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硬科技浪潮,也以北京为圆心向全国席卷。目前,聚集了全国近三成人工智能企业的北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AI第一城”。
硬科技的创新螺旋所触及的不止于人工智能。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观察到,在新材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高科技与前沿技术领域,技术创业者大量涌现,一批具有极高技术竞争力与广泛市场应用前景的创业企业强势崛起。在探寻科技前沿奥秘的道路上,新生代创业者将有越来越多的同行人。
创新密码
硬科技写入五年规划
2021年3月12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其中特别提到,要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
2021年11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也提出,深入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引导早期投资、硬科技投资和长期投资;支持市场化、专业化硬科技孵化器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开展验证、熟化,快速实现转化和产业化。
硬科技是指需要长期研发投入,具有较高技术门槛,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硬科技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高知识产权壁垒、高资本投入、高信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控制力等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硬科技的代表性领域包括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
亲历者说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
在北京寻找“创造风口”的人
“时间轴向回拉,我们自己也大吃一惊。这些我们在八九年前投资的企业,不正属于当下最受关注的高精尖领域吗?”在北京国贸的办公室内,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言谈中透出一丝自豪。
1996年,王强与俞敏洪、徐小平共同创业,三人被称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2006年9月,新东方登陆纽交所,王强和徐小平也在几年后退出新东方,开始寻觅新的人生方向。
“做给创业者送去第一笔钱的人!” 2011年,王强与老搭档联合红杉资本,在北京创办真格基金。当时,天使投资在国内还远未形成气候,真格也成为中国最早的天使投资基金。2012年,在王强和徐小平的力邀之下,承担谷歌眼镜早期核心研发工作的赵勇回国,并在第二年带着真格的天使投资正式创业,创办了人工智能企业格灵深瞳。9年后,格灵深瞳一跃成为我国科创板首家人工智能上市企业。
投企业,关键在投人。“在风口诞生之前,去寻找创造风口的人,这才是关键,而不是寻找、追逐风口和风口上的人。”王强说,寻找到足够优秀的人才,基于这些人才对市场、现实和未来的敏锐捕捉去开创风口,成为真格重要的投资理念。
格灵深瞳、地平线、爱笔智能、驭势科技……12年时间里,真格会见了10万多个创业团队,投资了800余家初创企业,其中400多家都在北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科技天使”为定位,真格投中了35家独角兽企业。
王强对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着诚挚的期盼。他认为,北京如果能利用国际化与文化中心等优势凝聚全世界最有创造力的人才,营造对企业家友善的环境,坚定不移地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集聚在北京创新创业。
(原标题:AI少年闯关硬科技)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奇茹
流程编辑:u027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