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迁都中都,确立北京“天下之中”的地位!北京建都史至今已870年
2023-05-08 09:21

公元1153年,金王朝将都城从上京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取名“中都”,北京的建都史以此为开端,至今已870周年。在北京历史发展进程中,金中都地位的确立,使北京完成了由“城”到“都”的身份转换,在华夏都城营建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元明清定都北京打下了坚实基础。

金中都

建号中都——金代北京的身份转换

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称,叫做蓟。蓟城的兴起,离不开优越的地理位置。北京背倚群山,面向平原。西部山地称西山,属太行山支脉,北部山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正南一面开向平坦辽阔的华北大平原。在早期历史时期,沿太行山东麓南下是从北京小平原南通华北大平原最主要通道,蓟城正是这一通道门户。蓟城背后三面环抱的重山之中,一些天然峡谷成为南北往来通衢,如西北方向经居庸关、八达岭可北上蒙古高原,东北方向经古北口可达东北松辽平原,于是蓟城成为联系华北、东北和蒙古高原的枢纽以及北方军事重镇。《史记》称:“南通齐赵,东北边胡……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金人在分析辽王朝雄峙百年原因时认为:“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本地所生,人马勇劲。亡辽虽小,止以得燕故能控制南北”。“本地所生,人马勇劲”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幽燕之地受到北方游牧民族风习熏染,形成善于骑射、剽悍尚武的社会氛围:“幽州在渤碣之间……其民执干戈,奋武卫,风气刚劲,自古为用武之地”。

从秦汉到唐末,蓟城的边陲位置与鲜明军事色彩深入人心:“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蓟城这种边关门户作用有时甚至直接被称为“蓟门”:“一身救边速,烽火连蓟门”“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辽金开始,伴随着东北游牧民族的兴起,北京城市地位不断上升。辽会同元年(938年),辽王朝在得到幽云十六州后,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为辽南京,有时也称燕京,成为辽国五京之一,揭开了北京都城史的序幕。辽代提升为陪都,除了军事作用依然存在,又成为辽朝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辽在南京地区进行了统治与管理,为北京正式成为全国性都城开辟了道路。不过辽南京毕竟只是陪都,城市格局仍保持唐幽州城的坊里旧制,连风俗习惯也没有太大变化。

金朝刚刚兴起之时,将以会宁府为中心的发祥地称为“内地”,并在此建立都城,称为上京。及灭辽、灭宋后占据了江淮以北的辽阔疆域,金上京在整个疆域中“僻在一隅”“官艰于转漕,民难于赴愬”,作为统治中心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为了适应政治局势的发展,必须要选择新的统治中心。而随着金朝疆域的向南扩展,原本位置偏南的辽南京(今北京)此时恰好位于金朝疆域中间位置,能够保证政令的迅速上传下达,交通上的便利条件是其他几座曾经作为都城(包括陪都)的城市无法比拟的。隋代开凿的永济渠经疏浚后可以满足漕运需求,在经济供应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同时,在军事战略上更有着特殊地位,燕京在辽代即是与宋朝对抗的军事重镇,而到了金代初年又成为南下的军事大本营。这里“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握中原之夷”“帝王都会,亿万年太平悠久之基,莫燕蓟若也。”尤其山川格局上,“阻三面以一面制天下,前之进无穷,后之退有限”。此外,在与东北女真故地联系方面,燕京也在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于是迁都于燕成了历史的必然选择。

天德五年三月辛亥日(公元1153年4月17日),海陵王到达燕京。乙卯日(公元1153年4月21日),下诏正式迁都自上京到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为了显示迁都决心,下诏迁都的海陵王派人将金上京的宫殿、宗庙、王府等建筑全部平毁,表明要彻底斩断故土之念,并“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坚定以中都为都城的立场。同时,改元“贞元”,以迁都当年作为贞元元年。易云:“元亨利贞”。贞元,意味着一个新周期和时代的开启。

制度如汴——金中都建设与文化认同

当金中都成为金朝的首都之后,原有的城市空间显然难以满足国家都城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在金中都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强调“居天子之正”“可以为正统”的华夏正统思想,是中华文化坚韧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充分体现。

为了扩建中都城,金朝大臣们事先绘制了蓝图,所参考的实物就是宋朝东京开封府:“筑燕京,制度如汴”。时人称:“(海陵王)亮欲都燕,先遣画工写京师宫室制度,至于阔狭修短,曲画其数,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以修之。”仿照中原王朝备齐各种国都“标配”,包括与宫殿配套的皇家园林、举行各种重要礼仪活动的坛庙场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僚衙署以及在城郊建皇家陵寝等。

在海陵王计划迁都燕京的诏书中,“因宫庙而创官府之署,广阡陌以展西南之城,勿惮暂时之艰,以就得中之制”。金中都扩建过程中,根据辽燕京城内原有宫殿与庙宇的分布情况,规划布局王朝官府衙署;将西面和南面的城墙大大向外展拓,使得原来僻居一隅辽南京宫城能够符合“得中之制”。宫城外有方形的皇城与大城环绕。从城市的宏观布局来看,在全城中部略微偏西,从南到北,形成了一条以大城城门、交通干道、皇城宫殿构成的中轴线。

金中都中轴线的南端,起自大城南墙正中的丰宜门。由此向北,沿着居于城市正中的交通干道,先过龙津桥,再经永乐坊、广阳坊,通过环绕皇城西、南两面的金水河,到达皇城正南门——宣阳门。由宣阳门进入皇城,穿过千步廊,到达宫城正南门——应天门。进入宫城后继续向北,由大安门进入大安殿,再从宣明门出大安殿;随之又经仁政门、仁政殿、昭明宫、昭明门,至皇城北门——拱辰门。由此走出皇城后,穿过天王寺、弘法寺之间的南北向交通干道,抵达基本位于大城北墙正中的通玄门。这样,以丰宜门与通玄门为南北端点,金中都的中轴线清晰地显现出来,突出了帝王所居之地在全城的中心地位。

在园囿的营建上,“因天材,就地利”。原燕京城外西侧有一片水域(莲花池),海陵王在扩建中都城时将其包入城内,以此为基础,营建皇家园林。既节省了营造皇家园林的人力、物力,不必另外开凿水池以引水,又保留了城市水域面积。因为地处皇宫西面,被称为西苑。此后,金世宗营建北苑万宁宫、金章宗营建南苑建春宫,也都采取了因水建园的方法。

总之,金中都的城市建设,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国都规划理念,吸收了中原王朝都城建造礼制思想,三重四围,布局方正;前朝后市,中轴对称;坊巷划分,状如棋盘。另一方面,他们依水势建宫苑,逐水草筑园林,把不规则的水面纳入方正的皇城宫墙中,又反映了游牧民族的风格特点,显示出很强的文化包容性和融合度。为此后元大都选址与规划建设提供了思路,在华夏都城营建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天下之中——金代建都的历史影响

金代迁都中都与金中都营建的深远影响之一,在于确立了北京“天下之中”的地位,既包括思想观念方面,也包括现实中的经济文化方面。

《周礼》开宗明义,“惟王建国”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辨方正位”,通过确立空间位置关系来建立秩序。历代帝王以天子自居,所谓“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惟受命之王,乃可立国城于天地之中”。“天子中而处”成了礼的重要规范。国都理应占据“天下之中”的位置,以此来强化政治统治上的正当性。海陵王迁都中都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上京临潢府僻在一隅……不如都燕,以应天地之中”。《迁都燕京改元诏》提到,“眷惟旧京,逖在东土。四方之政,不能周知……顾此析津之分,实惟舆地之中。参稽师言,肇建都邑”,因此将其称为中都,寓意其居五京之中、天地之中。

从金王朝疆域来看,中都城确实大致位于南北地理中心。随时间推移,尽管元明清大一统王朝的疆域有了大大扩展,但北京作为“天地之中”的观念却愈发巩固。元代在确定都城所在时,霸突鲁曾分析:“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明人陈敬宗《北京赋》同样强调北京天下之中的地位:“圣皇之建北京也……均万国兮会同,而适居天下之中央也。”金幼孜《皇都大一统赋》称北京:“实当天下之中……为万国之都会”。清沿明制,仍以北京为国家都城,尽管疆域有了大范围的扩展,但以北京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没有改变。《清通志》称:“我圣朝德化远被,六合一家。北逾瀚海,南极越裳,东抵朝鲜,西穷葱岭……而今之京师实又居天下之中”。

从现实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看,金朝迁都中都以后,区域人口很快“殆逾于百万”,成为北半个中国的最大城市。中都及其周边地区出现了“国家承平日久,户口增息”“人稠地窄,寸土悉耕”的景象。漕运也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南北经济往来,带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加之与塞外各族的天然联系,使这里成为一个连接中原腹地和东北、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在文化上,中都城内聚居着汉族、契丹、女真等各族居民,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太学、国子监、翰林院等文化机构,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北中国最为杰出的文化精英会集中都,在这里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中都城的文化繁荣。金代大文豪元好问所编纂的《中州集》一书,辑录了大量金代诗人的佳作,成为金中都文坛繁荣景象的见证。金中都这种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为此后元代大都城的建立以及发展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开辟了道路。

总之,金代迁都燕京与金中都的建设,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它是先秦蓟城城址发展演变的终章,也是此后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营建的序曲,开启了以北京为都城的新的历史时期。

(原标题: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 金中都:北京建都史的开端)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 北京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王洪波

流程编辑:U016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2023-05-08 09:21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