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日前拉开帷幕,超过65个项目将陆续在中国20多座城市开展,以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友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中很多曾在法国负笈求学——一百多年前,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20批次、1800余人先后赴法勤工俭学;他们漂洋过海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其中的先进分子在理论学习和斗争实践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共旅欧支部,为党的创建、发展、壮大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思想、组织和人才准备,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一支“劲旅”。
正在北大红楼展出的“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展”通过200余张历史照片、历史文献档案图片及30余件文物及复制件为观众揭秘了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
观展·亮点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几封信
文献首次出现“中国共产党”
“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致信毛泽东。
同年9月16日,他再次致信毛泽东,论述了对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具体思路,信中写道:“显然公布一种有力的出版物,然后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在回信中表示:“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蔡和森和毛泽东往来的这几封信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这是文献中首次出现“中国共产党”这几个字。展览中,往来信件的内容占据了一面展板。而同一面展板背后的一张老照片则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户,回望两人通信时的历史背景。
它是一张新民学会会员和工学世界社成员的合影,摄于1920年7月上旬在蒙达尔纪召开的一次会议之后。展览策展人之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党支部副书记谢炜说,此次会议的一大主题是探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这次会议算是国内会议的一个呼应和延续。”谢炜解释,192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半淞园欢送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生时,曾与学生们一起商讨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萧三是与会人员之一,到达法国后,他把国内半淞园会议的精神带给了留法学生。“包括蔡和森在内的学生们一商量,也围绕同个主题开了个会,类似一个学术研讨会,共同集思广益。”会议之后,蔡和森致信毛泽东,介绍了会议的相关情况,也分享了自己的主张看法,并征求毛泽东的意见。
1918年8月11日,毛泽东自长沙寄给罗学瓒的明信片。信中提到筹措赴北京、保定、法国的经费等事宜。
谢炜说,信件得以流传至今,多亏了毛泽东。毛泽东在经营长沙文化书社时,曾编辑了新民学会的内部刊物《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据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回忆:“会员与干事会通信,这是学会给会员规定的义务……干事会以毛泽东为主……这些信由毛泽东收集汇编成册……”蔡和森的几封信便收在了通信集的第三集中。
早期团员证
见证旅欧团组织发展规模
展厅内,有一张巴掌大小的暗黄卡片显得貌不惊人。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凡旅欧中国青年愿加入本团为团员者必须:A.承认本团纲领及章程并愿服务本团;B.绝对不信奉宗教,不属于任何宗教性质之团体……”这是一张团员证,更准确地说,是一张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签发于1925年1月22日,编号为340。原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张。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
谢炜说,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得悉国内已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1923年2月17日至20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将组织名称改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接受国内青年团中央领导。
同一展柜展出的文献显示,1924年3月22日旅欧共青团第四届执行委员会给团中央的第二次工作报告指出,旅欧共青团实有团员173人;1924年8月20日,旅欧共青团团员人数共计211人。“从编号上我们可以看出,到1925年1月22日,先后有340人加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其中既有勤工俭学生,也有华工。”谢炜说,这也能说明,自成立以来,旅欧共青团组织一直在稳步、规范地发展。
“稀见文献”《少年》第十三号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
来自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少年》月刊第十三号被谢炜称为“稀见文献”。展柜中,第十三号的封面已经发黄。“1922年8月1日,中共旅欧党团组织创办了机关刊物《少年》月刊。这个刊物一共就办了13期,之前发现的第十三号都是残缺本。现代文学馆馆藏的为全本,填补了研究的空白。”谢炜说。
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机关刊物《少年》第十三号首次展出。
1924年2月1日,《少年》月刊改为《赤光》半月刊。那几年间,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成员以这两本刊物为阵地,撰写并发表了大量的理论及批判文章,周恩来的《共产主义与中国》、赵世炎的《旅法的中国青年应该觉醒了》、李富春的《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之新发展》、邓小平的《请看国际帝国主义之阴谋》都曾在上面刊载。刊物以通过确凿的事实、雄辩的论证,进一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批驳无政府主义派、国家主义派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把勤工俭学学生和旅法华人团结在共产主义旗帜下。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1925年4月1日出版的《赤光》第28期上,中共旅欧党组织第一次对外公布了“中共旅欧支部”的名称,展览对这一文献照片也进行了展出。
观展·解码
最“年轻”展品征集了8年
展厅中,一组展品与董桂阳有关,它们分别是:中华民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给董桂阳赴德国的护照、董桂阳在德国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学(今洪堡大学)的学生证。这组展品于今年3月入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这次被该馆拿到展览上,无疑是整个展厅中最“年轻”的展品。展品从主人身边“走”到展厅花了8年。
董桂阳的德国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学(今洪堡大学)学生证。
董桂阳又名董爽秋,1919年曾与周恩来同船赴法,两年后转赴德国学习,在德期间,他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曾加入旅欧共青团。回国后,先后任安徽大学植物系教授、广州大学植物系教授、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等职。
2015年,谢炜在整理史料的时候发现了董爽秋的名字,网上搜索后发现了湖南师范大学“董爽秋生命科学奖”的相关消息。谢炜便第一时间与学校取得联系,之后辗转见到了董爽秋的后人。不过,待谢炜说明想要征集老人在德学习期间的相关遗物时,却被对方婉拒。之后数年间,谢炜断断续续地与对方保持着联系。今年3月,谢炜再次尝试联系上董爽秋的家人,想将文物借到该馆筹备的新展览中一用。对方被馆方的诚意打动,最终答应无偿捐赠,让文物在博物馆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有部分学生转赴比利时和德国学习。其中,见证他们在德学习生活的实物非常少。这也是这组展品的珍贵和特别之处。”谢炜说。
观展·提示
●地点:北大红楼
●展期:2023年4月6日至6月23日
●票价:免费
●参观方式: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预约
勤工俭学运动与北大红楼
此次展览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举办。展览地点设置在北大红楼别有深意,事实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北大红楼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学、早期旅法同盟会会员提倡的留法俭学以及一战期间旅法华工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五四运动后,在华法教育会、留法勤工俭学会、留法俭学会的倡导、组织下,在青年进步社团的积极推动下,赴法勤工俭学“几为举国公认之唯一要图”,短短两年间,来自全国19个省市、1800余名青年学子启航上海滩,奔赴法兰西。
在北大红楼任职的李大钊曾参与华法教育会北京事务所的会务工作,并在北大红楼组织开办公余法文夜校,与蔡元培等人一起大力支持与帮助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为赴法留学做准备的各地进步社团成员们许多都曾进京到访北大红楼,与李大钊、杨昌济等北大教授亲密接触,建立交往。比如,湖南新民学会组织者毛泽东、蔡和森1918年第一次来到北京,与李大钊洽谈赴法勤工俭学事宜,毛泽东还在李大钊的安排下担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
记者 武亦彬 实习生 董志博 摄
(原标题:再现旅欧支部探寻真理之路)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流程编辑:u028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