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做过许多离奇古怪的梦,他还将这些梦亲笔记录了下来
2023-05-08 14:35

人人都会做梦。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奥地利现代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提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桥梁。

我国艺术巨匠齐白石,素来以诗、书、画、印“四绝”而为世人所熟知。当人们对他的各类艺术杰作津津乐道时,很少有人注意到,白石老人也是一个多梦的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白石老人不仅做了许许多多离奇古怪的梦,而且将这些梦亲笔记录下来,或讲述给儿孙,为后人研究认识他绚丽多彩的艺术人生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提供了大量真实有趣的素材。

黄粱一梦 疏离官场有缘由

齐白石一生绝大部分时间身处晚清、民国时期,他对旧官吏的贪残跋扈有切肤之痛,对官场的腐朽污浊深恶痛绝。但是在齐白石的人生与艺术道路上,又不断有贵人相助——从胡沁园、王湘绮到夏午诒、郭葆生、樊樊山、杨度、胡南湖等等,其中大多数不仅是官场中人,而且身居显贵。

一方面,齐白石出身贫寒,且幼年失学,二十七岁拜胡沁园为师才开始学习诗文,要想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齐白石刻有一方印章“星塘白屋不出公卿”(“星塘”即湖南湘潭杏子坞的星斗塘,是齐白石出生地),就是对这种心情的写照。另一方面,齐白石所结交的师友,又几乎全都是“科举正途”出身,他们优渥的生活条件、风雅的谈吐举止,不可能不对齐白石有所触动,从而使他对科举仕途也抱有歆羡之情。正是在这种矛盾纠结的思想背景下,齐白石做过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黄粱梦”。

1902年秋天,已经四十岁但还从未出过湖南省界的齐白石,接到好友夏午诒从西安写来的一封信,请齐白石去教自己的小妾学画。夏午诒知道齐白石是靠作画刻印的润资度日的,就提前把学费和旅费都汇寄给了齐白石。这个夏午诒出身于官宦之家,比齐白石小六岁,他二十岁中举,二十九岁考取进士第八名,殿试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之职。同时,齐白石的另一个好友,清朝名将郭松龄之子,本身也是道台的郭葆生,正好也在西安。郭葆生怕齐白石不肯去西安,特地给齐白石寄了一封长信劝说,齐白石遂于当年农历十月初动身,十二月中旬到达西安。

齐白石的“黄粱梦”就发生在这次去西安前夕。齐白石长孙齐佛来所著《我的祖父白石老人》一书,记载了齐白石亲口讲述的这件事:

我在去西安之前,曾做过一梦,从勤学苦读起,很顺利地考上了秀才。省试时,又中了举人。不久进京会试,竟得了一个翰林。真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好景不长,正在当上知县的喜庆日子里,忽然接到圣旨,说我犯了贪污大罪,要拿出问斩。我大叫一声冤枉,便惊醒了。

这个梦颇有喜剧色彩,虽然很离奇,但是又十分符合齐白石当时的身份定位、社交体验以及他对旧官场的认知:做贪官,难免要被杀头;做清官,又难免被贪官诬陷,也要被杀头。同时这个梦也透露出一个信息:虽然齐白石一生中不断地通过诗文、画作表达自己对官场的疏离,但是在潜意识里他其实也对科举仕途心向往之。

似乎是为了应验他这个梦的预兆,齐白石在西安期间,通过夏午诒的介绍结识了时任陕西臬台、诗名满天下且极受慈禧太后宠信的樊樊山。樊樊山非常欣赏齐白石的绘画才华,并向齐白石提出,可以在慈禧太后面前推荐他,“也许能弄个六七品的官衔”。次年三月,齐白石随夏午诒进京,至闰五月离京时,夏午诒也提出,可以为齐白石捐一个知县。这两件“美事”都被齐白石婉拒。那个以下旨问斩为结局的“黄粱梦”,很可能在他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梦中痛哭 只因数月未读书

1903年农历三月,因好友夏午诒要谋求新的差事,齐白石便随同一起从西安前往北京,于四月初五日傍晚到京。这也是齐白石第一次到北京。齐白石这次在京期间,每天除了教夏午诒的小妾学画以外,还应了朋友的介绍,卖画刻印章。闲暇时候,常去逛琉璃厂,看看古玩字画。也到大栅栏一带去听听戏,“新朋旧友,常在一起游宴。”《癸卯日记》记录了齐白石在琉璃厂荣宝斋了解石印价格的情形,还记录了他赏鉴八大山人(朱耷)与大涤子(石涛)真本画作的过程。四月十八日那天,齐白石游览正阳门一带,并记下了自己的观感:

十八日……与雨涛买车去正阳门大街。谢车漫游至大清门,车马如蚁,拥不可进,车尘万丈,目不能稍开。余立片时,纷纷无可名状。但见洋人来去,各持以鞭坐车上。清国人车马及买卖小商让他车路稍慢,洋人以鞭乱施之。官员车马见洋人来,早则快让,庶不受打。大清门侧立清国人几数人,手持马棒。余问之,雨涛知为保护洋人者,马棒亦打清国人也……

这些经历,对于长期生活在湘潭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的齐白石来说,当然是大开眼界。由于有夏午诒提供安适的住处和较为优越的饮食,教画与卖画刻印章又带来十分丰厚的收入,此时齐白石的心情无疑是轻松愉快的。然而,就是在这种舒爽的心情下,齐白石忽然做了一个极不愉快的梦,甚至从梦中哭醒。《癸卯日记》在1903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这天记录了这件事:

廿三日,昨夜梦中痛泣,自出借山吟馆不曾看书。余尝谓人曰:“余可识三百字,以二百字作诗,有一百字可识而不可解。”今夜算来大约只可识一百五十字矣。倘明年不欲归去,比一字都不识者不如。不识字者言语有味,天性自然。而余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不识字做官可矣,纯是空腔。或欲自娱,或欲医俗,非识字所不能也。日出为鸦惊醒,泣尚未收。

“借山吟馆”是齐白石在湘潭老家给自己的书房所取的名字。他自1902年农历十月初离家赴西安,至1903年农历四月下旬在京,已是半年有余。这期间,齐白石除教画外,忙于游览名胜、作画刻印以及朋友往还,余下能用于读书的时间,确实是比较有限的。齐白石因家境贫寒,幼年只读过半年私塾即辍学。不过,他早在进私塾之前,就已跟从祖父学习,识得约三百字。后来于二十七岁时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习诗文,更是发奋用功,仅用两个多月就将《唐诗三百首》背得滚瓜烂熟。到1903年,齐白石所识得的汉字应该是远不止三百个的。他做的这个梦,从潜意识角度来说,可能反映出齐白石对于自己长时间不能专心读书而感到的焦虑。

终其一生,齐白石对于读书都有如饥似渴之感。正如他所说,“余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这里面既有要努力上进以改善自身社会地位的功利因素,更多地还是天赋兴趣使然。齐白石刻过一方印章,“一息尚存书要读”。他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一生除了绘制大量画作以外,还创作了数以千计的诗词作品,生前曾出版《借山吟馆诗草》和《白石诗草二集》两部诗集。近些年,北京画院整理齐白石遗物,又发现了多部未出版过的齐白石诗作手稿。这些诗作,姑且不论其写作技巧与意境营造颇见功底,仅从其中所自然运用的大量典故来看,齐白石对于传统典籍的涉猎是非常广泛的。若不是脚踏实地下过一番苦功夫,是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的。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据《白石老人自述》记载,齐白石1903年闰五月离京,回到家乡后,他的老师胡沁园对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人生快意之事。第二句你做到了,慢慢地再做到第一句,那就更好了。”他将老师这番话铭刻于心。1909年秋,齐白石终于结束了“五出五归”即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次远游,“回家以后,自觉书底子太差,天天读些古文诗词,想从根基方面,用点苦功。有时和旧日诗友,分韵斗诗,刻烛联吟,往往一字未妥,删改再三,不肯苟且。”从那时起,到1917年再次赴京为止,齐白石在家乡心无旁骛埋头读书达七八年之久,使自己的学识水平与传统文化修养有了脱胎换骨式的提升。正因为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齐白石在1917年进京以后所开启的“衰年变法”才能最终结出无比丰硕的成果,使齐白石从一名寂寂无名的地方画师一跃成为享誉海外的艺术巨匠。

齐白石画作《白石草堂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长水阔 梦里清景入画图

1909年远游广东期间,齐白石用一首诗记录下自己游子思乡的心绪:

门前鞍马即天涯,游思离情两鬓华。

孤负子规无限意,年年春雨梦思家。

前文说过,齐白石直到四十岁才第一次走出湖南省界,但他的远游之路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02至1909年之间,他五次外出,足迹踏遍半个中国——西到陕西,东到上海,北至北京、天津,南到广东、广西、香港,甚至还短暂到过越南。这期间,他用诗笔写下了自己思念家乡亲人的浓浓情愫。

1917年,因家乡兵乱匪患十分严重,齐白石第二次来到北京,尝试以卖画刻印赚钱养家。后因兵匪之害愈演愈烈,齐白石遂于1919年决定长期定居北京,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直至终身的客居生涯。1945年齐白石给其五子齐良已刻了一方朱文名字印章“良已”,在边款上刻写道:“乃翁八十五岁尚客京华”。类似的题款在齐白石书画篆刻作品中屡见不鲜,是他客居心态的自然流露。

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让齐白石难以抑制强烈的思乡之情。1933年《白石诗草二集》出版,齐白石回想自己1919年刚到北京时的生活,在自序中写道:“及至都门,重居法源寺僧舍,以卖画刻印为活计。朝则握笔把刀,日不暇给,惟夜不安眠,百感交集,谁使垂暮之年,父母妻子别离,戚友不得相见?枕上愁余,或作绝句数首,觉忧愤之气,一时都随舌端涌出矣。”湖南素有“芙蓉国”之称,齐白石刻有一方印章“梦想芙蓉路八千”,不时钤盖在画作上。

齐白石画作《白石草堂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有两段题跋,其一写道:“此图百劫之余梦中所见之景物也。因画藏之。白石山翁并记。”另一段题跋中包括了一首诗:“林密山深好隐居,牛羊常过草都无。昨宵与客还家去,犹指吾庐好读书。此诗真梦中语也。显庭仁兄正。白石山翁又题。”短短两段款题文字,却有两个“梦”字。

以思乡之梦为主题,齐白石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绘画篆刻与诗词作品。这种有家归不得的家园梦想,既是齐白石的独特艺术体验,也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里普通大众所共有的不幸经历。而这也为齐白石的作品打上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烙印。

(原标题:齐白石说梦)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张德斌

流程编辑:u027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3-05-08 14:35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