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戏剧遇上科技,复现大师音容!“为什么是26岁的梅兰芳?”
2023-05-04 09:12

开栏的话

在地球上仰望夜空,星光杳杳。即使是不发光的星,也通过反射,为这片璀璨贡献出一抹亮色。

每一位科技青年,就像一颗星,正是他们的一个个“小梦想”,汇聚起科技进步的蓬勃力量,创造着美好生活的新希望。北京市教委从2019年开始建设“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创新培育一批青年科研领军人才。文化传承、生命健康、生态治理……在项目引领下,青年科学家们在各自领域释放着创新活力,用实力证明年龄不再是评价青年的惟一标准。迢迢星野,当梦想无畏放飞,青春就不会出走。

恰逢五四青年节,“领创”版从今天起推出“科技‘星’青年”系列报道,讲述这些“星”青年的科研故事。

“唰”“唰”“唰”,舞台顶光次第亮起,“大大大大|衣大衣大台”,开场锣鼓声响,26岁的“梅兰芳”身着深色马褂长衫,手持折扇,迈着轻盈的步伐向观众走来,顾盼生辉……

当传统戏剧遇上科技,时光知味。

在传统戏剧数字化高精尖研究中心的表情捕捉实验室,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宋震向记者引荐这位“高精度京剧数字人”时说:“我们希望做好传承。过程难吗?难!那就迎难而上!”

自问自答里,藏着一出精彩的大戏。

梅兰芳青年时期照片 资料图

怀揣敬畏之心,复现先生音容

“为什么是26岁的梅兰芳?”几乎每一位目睹了“数字梅兰芳”风姿的观众,都会好奇地发问。

尚美之道,人皆有之。宋震直言:“我们被老照片中26岁的梅先生打动了。那时他年华正好,雄姿英发。”

当然不是仅看脸,团队研读了大量历史资料,请教业内专家,最终敲定复现“处于艺术黄金期”的梅兰芳。宋震笑着说:“巧了,正是26岁。那年,梅先生第一次踏出国门,将京剧带到世界舞台上,引起了很大轰动。”

但同时,团队也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当时没有高清摄影,手里的老照片,像素都不高;没有生活影像资料,即便是表演视频也少得可怜;斯人已逝,不能直接数字建模……将已故京剧大师梅兰芳“请”进数字世界,过程比制作一位活人的孪生“数字人”难得多。

“利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不算先锋,但将它们应用到历史人物的精神复现上,当年算是独一份。”宋震介绍,在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支持下,由中戏牵头,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发起大师复现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可交互表演的“京剧数字人”。“这样的复现过程,怀着对艺术家的敬畏。”他进一步解读,以历史数据为依据的人物复现,不再是流行的数字人制作。

实验室中央搭建起庞大的球形设备——黑色框架,交错成网,结成球形,里面摆一张椅子。宋震说,这是捕捉三维表情的光场采集系统,由36台相机和162组可控LED灯组成,精度达毫米级,“通过真人扫描,建立模型。”

“但是,”他一摊手,“采集梅先生的三维数据不是这么简单,‘复现’鲜活的‘梅兰芳’要获得真实的生理数据,带妆、不带妆的数据完全不一样,大师扮演角色的数据更是难以企及。”

“数字人的制作在我们这里演化为艺术创作。”宋震说,团队先收集了大量梅兰芳的老照片,反复对比分析人物面部细节;然后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伟以照片为依据,制作梅兰芳无表情头部1︰1头像雕塑;再用高精度激光扫描仪扫描雕像,由此获得梅兰芳基本面部结构。

这只算是打完草稿。梅兰芳在日本演出期间,东京《朝日新闻》评价:“他的眼睛价值千金,他的媚态都是从这里产生的。”而团队要做的,是重现这种眼波流转的神韵。

“艺术家眼神的文化表达才是我们复现的重点。”宋震说,几经辗转,团队找到一位和年轻时梅兰芳脸型相似的演员。“要让演员先入戏,对照老照片和视频,学习模仿梅先生,做表情训练。经过学习后,演员在驱动数字人时,眉、眼、鼻、嘴才会更像。”

团队采集到这位演员的面部数据,将基本表情“迁移”到数字梅兰芳身上。“结果,数据是无效的。”宋震解释,艺术大师的神韵不是一般的模仿,必须是大师进入角色的表演。最终,团队邀请当今最具梅兰芳精神修养的梅派弟子完成了数据录入,使用角色生成管线,结合梅先生的表演材料,精雕细琢一颦一笑。

团队还利用元计算采集技术捕捉人体皮肤细节,依据老照片,生成法线贴图,再利用球形计算原理精准复现出毛孔级的皮肤细节纹理,最后按照生理原理复原真实人物的皮肤效果。

苛刻的艺术标准,让复现不再只停留在技术中。

将服装服饰数字化,也颇费一番周折。团队查阅大量文献,走访了北京的多家裁缝店后发现,梅先生当时的戏服缝制技术现在基本失传了。“好在这出‘戏’最后很圆满。”宋震说,团队找到了民国时留存的布样,数字扫描布料数据后,再根据京剧领域专家的指导,按照当时梅先生的着装特色,一点点“缝”出数字便装。

2021年10月,“数字梅兰芳”现身梅兰芳大剧院。“梅先生”说:“距离我上一次登台已经过去了60多年,没想到我们又重逢了,要感谢科技的进步,期待我们今后的见面会有更多的形式。”

这句娓娓道来的问候背后,是团队的不懈努力——先后攻克了数据采集关键技术,改变了数字人的技术路线,最终完成了人物、皮肤、表情、便装服饰、戏服盔头、动作等高精度数字资产的生产,初步探索了传统戏剧数字化的基本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数字化的历史人物也是遗产”“数字文物也是文物”,创新了数字时代的文化标准,并在文化标准框架下提出数字文化资产的分类分级标准,为国家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奠定了基石。

在表情捕捉实验室,宋震与学生交流研讨。

以前人之精彩,开自己之生面

大师复现,只算传统戏剧数字化高精尖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上演的一出戏。这个中心还有一出“重头戏”——抢救性采集濒危失传剧目及其关键技艺数据,为传统戏剧高水平传承提供人机协同的解决方案。

什么样的剧目和技艺会被采集?

“要求挺高的,被采集的至少是代表性传承人。”站在动作捕捉实验室里,宋震打了个比方,“传承人大多上了年纪,心里面有,身上却使不出来。采集时就由他指导弟子完成,再和我们一起核准修订数据,方便后人360度观察和学习。”

他面前就是一方“舞台”——蓝色地毯上方,吊着方形黑色金属框,四面各悬挂着3台摄像机。一名研究生正在实时采集数据,两名同学通过特定方式将反光标记点粘贴在他身上。宋震解释:“感应点主要贴在关节处。他手里拿着的木剑道具上也贴了点。目前的难点是,类似翎子、剑穗、手势等软体的道具还不能用贴点的方式采集。”

七八分钟后,一切穿戴妥当。“演员”就位,一提一抹,动作流畅。电脑屏幕上,数十个亮点组成的“数据人”,行动同步。

“这组数据谁修的?”另一台屏幕前,宋震抽查作业。画面中的“数据人”拿着棍状道具,利索地转身、挺身、亮相。“数据标注不到位。现在看不出他拿的是几个道具,是马鞭、刀,还是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且斤斤计较。

“采集时,一个演员身上最多贴57个点。多了也不行,运动过程会有遮挡。”宋震说,“采集初期,有一位艺术家来实验室,第一次穿紧身衣,走完戏自己回看,连连摇头‘这退步太大了’。穿上戏服再来一遍,行云流水。”

由此开始,每一位来采集的演员,无论角儿大小,都会先进行10天左右的适应性练习。“打熟了,习惯了紧身衣,再来!”宋震说,“大艺术家都关心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数据,很敬业。”

高精尖研究中心采集的第一个项目是梅兰芳的京昆《刺虎》。宋震解释,当时有很多剧目备选,只有这出戏是京剧班社演的京昆戏,版本更稀有。“保存乃至保护真正凝聚中国人智慧与审美的京昆艺术,是我们抢救性采集关键技艺的初心和使命。”

采集的过程也是一出戏,团队需要破解“从二维变四维”的难题。承露、陨霜、逗花……经典的梅派手势被定格成黑白照片。“当科技还不能支撑我们穿越时空,让梅先生再做一遍手势,那就让采集、记录把历史记忆带回来。”宋震说,这时候就要靠记忆,趁着现在还有人看过、听过,抓紧时间记录下来,否则就会遗憾千古。

数字化的一招一式,让功法变得一目了然。

一位老先生和一名年轻演员,同样甩水袖。在外行人眼里,一个好看得赏心悦目,一个也是抖掸勾翻,却差了点意思。“这点意思在哪儿,原来说不清楚。”宋震说,有了科学采集,门道能说明白了,“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老戏骨是用大臂带动小臂,再体现在手腕上;而有些年轻演员只是用腕子甩。”

传承人的肌肉记忆被精准捕获,成为宝贵的传承素材。团队已研究总结了关节夹角、关节角速度、脊椎垂直度等7类核心动作评价参数的学习系统。“有时候就是下意识地扭一下手腕,快速翻一下手,这些表演者自己都没太注意的‘巧劲’变得可以表述,这让未来的传承变得更加可靠。”

数字化的传承,已经登台亮相。

1923年,《西施》在北京首演。梅兰芳饰演的西施持翎,与旋波珠联璧合,舞得夫差如痴如醉。后来,梅兰芳上了年纪,“翎舞”的唱词由9句减为3句,舞蹈也不断删减。如今,团队请梅派传人复现了《西施》首演版的翎舞,将这版珍贵翎舞传于后世。

“数据加持,加上一辈辈艺人口口相传,最终重现经典。”宋震心里有本账,包括《刺虎》在内,团队已经抢救性采集了12出濒危失传剧目的三维数据,挖掘恢复曾消失在舞台上的23套把子。

抢救性采集京昆濒危失传关键技艺数据。

以京剧之形态,创造无限可能

“传统戏剧推陈出新,推了陈未必真能出新,片面鼓励出新也未必等同于好的发展。创新必须在植根于继承的基础上,深化传统戏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宋震说起戏,头头是道。但包括他在内,团队成员都不算科班出身。

“我从4岁开始跟着大人到剧场里听京剧,听着听着就听进去了。”宋震遗憾地说,“我长大了,京剧好像也渐渐地有形无质了。”从本科到博士,他在北京大学一路攻读法学。但因为爱好戏剧,他在课余时间参加了北大剧社,还去中戏上了两年导演系的课。2016年,他开展了一项针对28个戏曲院团的调研,发现有很多濒危失传的剧目急需抢救。“我希望能做点什么,让我喜欢的京剧能够延展生命力。”

当时,其他亚洲国家也有学者尝试做传统戏剧的数字化采集和研究。不过,他们多是以纯理工科的思维做研究,采集完数据后就走进了“死胡同”。

各方面都有积累的宋震抓住了机会,开锣“唱戏”——让传统京剧以更多元的形态展现出来。

宋震点开一段视频展示:伴着锣鼓点,一帧帧京剧名家的动作被捕捉定格,以动态雕塑的形式来表现时间的形态,形成数字雕塑。“这是三维捕捉技术对雕塑艺术的贡献,也是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的一次融合。”

“京剧和豆汁类似,都是传统的。”他解释对著名武生演员黄齐峰的《狄青》五股档、京剧名家杜近芳入室弟子闫文倩的《天女散花》长绸舞进行动作捕捉数据采集的过程,如何通过计算设计,表达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中所生成的姿态痕迹,“就好比把豆汁里的元素提炼出来,做成一种‘纤维+’的饮料,我们也是把京剧的长绸舞元素提炼出来,创新了传统戏剧数字化展示方式。”

这部作品在2019年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发布,并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亚洲数字艺术展展出,线上线下观展人数超过20万。

得益于数字艺术的创新,团队还收到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的邀请,担任“冬奥会开闭幕式大型表演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服务平台关键技术”项目咨询专家,创作了数字艺术景观雕塑《冰雪之韵》。该作品运用动作捕捉技术,采集冬奥项目的运动员运动轨迹,使用计算机技术将运动轨迹予以强化、抽象化,并将其与中国的水墨语言以及冰雪飞舞的轨迹相结合,构建起立体、灵动的艺术空间。

艺术的丰富深刻,科技的简尽精准,两者调和互融,创造力无限。

“我们请梅派传人来驱动数字梅兰芳,完成动作捕捉,使表演更加逼真。”宋震透露,今年11月,“数字梅兰芳”计划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梅绽东方”展览上再次登台。

其实,在美国演出《刺虎》前,梅兰芳曾掷地有声地说:“兰芳此去,或者能使西方的人们,认识我们中国的戏剧的真相,在两国的文化上亦不无裨益。”

形骸终要化灭,当科技跨界,让艺术带给世界的美好有机会得以永存。宋震和团队有一串梦想——

动作捕捉实验室里挂着40位京剧大师的剧照,“终有一天,每一位大师都有机会与观众实现互联互动。我们还计划打造数字梅兰芳的数字徒弟。”

团队计划还原梅兰芳的语音和润腔,让26岁的“梅先生”演唱其60多岁时演出的《穆桂英挂帅》。“这种技术与AI不同,京剧艺术家驱动数字人进行表演,对其自身也是学习和教化的过程,饱含传承的意味。”

“未来,不同位置上演的戏剧可以被叠化在同一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戏剧空间传输。”

……

一个小梦想已经被提上日程。“目前团队里有34名研究生,其中文科生19个、理科生11个,还有4位是‘混合型选手’。”宋震说,今年,大家都要“上台来一段”,“作为导师,我也得‘台上见’。这是一种‘修炼’,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科技与戏曲的融合魅力,更重要的是培育掌握学科交叉研究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跨学科人才。”

经年一曲故人戏,你我皆是戏中人。

“星”解读

市教委科研处 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支持中央戏剧学院宋震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将动态捕捉、表情捕捉、机器学习等技术综合运用于传统戏剧数字化保护保存、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

这是一个中国故事“新讲”的创新案例。以“数字梅兰芳”项目为例,把人物性格、情感融入模型驱动参数,改善了国际建模技术在中国应用的适用性,形成了“东方路径”的数字人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建立了“从艺术到技术”的人物建模方法,确保了孪生数字演员特质的一致性,开创了“雕塑动态化”和“影像立体化”的艺术创新道路。

(原标题:大师复现)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李祺瑶

流程编辑:u060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2023-05-04 09:1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