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近做好群众日常就医和诊疗服务,为村民筑牢健康屏障
2023-01-04 09:22

2022年12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出科学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岁末年初之际,记者采访房山、门头沟、大兴、顺义等地远郊村落的一线工作人员和医护工作者,调查了解乡村基层如何就近做好群众日常就医和诊疗服务,守护村民健康。

房山区大安山乡

医疗巡诊车开进大山深处

元旦前夕,房山区大安山乡卫生院的医疗巡诊车驶过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开进位于深山中的村落。由于最近这段时间发烧感冒的村民相对较多,这一次,医生们带来了充足的退烧以及止咳清肺类药品。

房山区大安山乡卫生院巡诊车开进深山村落。

“我们辖区总共有8个村子和1个社区,平时巡诊车每天都会去一个地方。”大安山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金辉说,辖区内多崇山峻岭,受地形影响,交通不便,深山里的村民又以留守老人居多,很多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尤其是疫情期间,即使和卫生院的直线距离只有十多公里,村民要想前来问诊、拿药,也要费一番周折。正因如此,乡卫生院的巡诊车主动开进深山,到村民身边问诊,成为不少村民拍手叫好的事情。

2022年11月底开始的那轮巡诊,王金辉就已经预判到,疫情防控的政策可能将要进行调整。为了减少村民尤其是老人的出行,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平时只需准备一周或者半个月的药品,这次足足给村民发放了两个月的剂量。“提前预判疫情形势,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能够有效避免医疗资源受到冲击。”卫生院还尽可能备足抗原试剂、止咳药、退烧药等。因此,当去年12月初卫生院就诊人数激增、医护人员也出现感染的情况下,尽管遇到不小的困难,卫生院仍然能够比较从容地应对。

2022年12月底的感染高峰期,由于人力不足,同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日常的巡诊工作只能暂停。但是,医生和深山村子里的老人们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有的村民反映,因为感染导致头疼,还有的反映自己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医生根据不同的症状,有针对性地为村民开了药,随后联系村委会工作人员,由他们来卫生院取走带给村民。“据我了解,我们卫生院的辖区内没有因为缺少药品而导致病情加重的村民。”王金辉说。

在暂停了两周之后,医疗巡诊车再次开进大山深处,服务有需要的村民。“很多村民远远地在村口等着,盼着巡诊车的到来,这让我们很感动。”王金辉说,根据回访情况,他发现村民在这轮感染高峰期所受的冲击不算太大,反而是即将到来的春节让他更为担心。“很多在外的孩子都要回家过年,人口流动性比较大,而且免不了互相串门,老人的健康可能会受到冲击。”现在,卫生院再次未雨绸缪,积极储备相应的药品,以及输液、氧气罐等届时有可能急需的医疗设备。“我们一定尽力做足准备,帮助村民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

门头沟区军庄镇

包村干部和家庭医生“双网格”保障

“李阿姨,您今天身体怎么样?”“天儿挺冷的,您注意保暖。”“快到饭点了,您中午打算吃什么?”孙艳霞是门头沟区军庄镇西杨坨村的一名网格员,最近这些日子,每天给高龄老人李女士打个问候电话,陪她唠唠家常成了孙艳霞每天挂在心头的事。

门头沟区军庄镇西杨坨村网格员入户走访了解老人的需求。

2022年12月下旬,孙艳霞在入户走访、向高龄老人普及疫苗接种知识的时候,发现李女士一个人在家,正咳嗽发烧,她的子女外出工作,要很晚才能回来,孙艳霞赶紧联系了李女士“专属”的家庭医生吴秀斌。几分钟后,吴秀斌就带着抗原检测试剂盒、退烧药和降压药等来到老人家中。

吴秀斌是村里的网格家庭医生,李女士正是他专门服务的村民之一,因此对李女士的情况非常了解。李女士今年80多岁,老伴儿刚刚去世令她心情低落,加之本身就有基础病,又在这时候发烧咳嗽,吴秀斌敏锐察觉到,李女士可能不仅感染了新冠,血压也可能升高了,因此提前备好了降压药。经过一番检测和诊断,果然老人抗原检测阳性,并且伴有高血压。他赶紧对症开出药方,叮嘱老人服药的注意事项。几天后,老人的新冠症状已大为好转,血压也稳定了。

村党支部副书记于彦玲告诉记者,西杨坨村包村干部和家庭医生实现了“双网格”化,村民不仅有自己专属的包村干部,还有专属的家庭医生。“对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说,网格家庭医生与老人接触时间长,对老人的身体情况更加了解,遇到问题能得到快速应对。”

租客也是村里“双网格”管理的受益人。于彦玲表示,西杨坨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村民加租客共有300多户,1100多人,其中租客近200人,高龄老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村民130多人,他们都是网格员的重点服务人群,会每天通过电话、微信、入户等方式了解大家的需求。“租客大多从事外卖、快递、保洁等工作,流动性较大,平时工作比较忙,对村里情况不太了解,就医问药可能有困难,所以我们格外关注他们的生活,如果发现他们感冒发烧或者身体不舒服,就会帮着联系家庭医生。”于彦玲说,随着春节临近,有人回外地老家过年,也有人留村过年,人员流动性更大了,村里依托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核实等方式,提前摸排人员信息,做好春节期间流动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

军庄镇相关负责人李宏伟表示,军庄镇共有8个村、3个社区,每个村、社区都在推进“双网格”模式。“全镇共划分251个网格,每个网格员对应10至15户。与此同时,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组成一支26人的网格家庭医生团队,分配到每个村和社区后,再按照网格细分,精确对应到每一户。”据介绍,12月10日至今,“双网格”已为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指导2164人次,发送短信16483条,为有需求的老人上门诊疗、换尿管胃管、入户接种新冠疫苗共计146人次。

大兴区黄村镇

采样亭变身一站式便民门诊

记者联系到大兴区黄村镇孙村卫生院急诊科护士娄清时,是2022年12月30日晚上8点,她还没来得及吃晚饭。“还有一些病人陆陆续续来,夜里病人相对少,可以到值班室休息一会儿,不过也要保持随时待命的状态,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0点。”

村民在大兴区黄村镇孙村卫生院有序就医。

娄清是一名注册护士,就职于孙村卫生院健康教育科,平时卫生院门诊日接诊量只有200多人次,前不久医院发热患者数量一下子增加到日均600多人,医护人员又相继感染,因此其他科室能调动的力量都前往支援一线门诊,院里还协调了3家社区服务站和6所村医务室的工作人员前来支援。“主管院长也出诊,能上的人全都上。”娄清被抽调到全科诊室,白天日常问诊,晚上则承接急诊的任务。“和我一起的其他两名护士都是从别的科室抽调过来的。”

为了患者就医方便,院里想了各种办法。“我们开通了线上就诊服务,建立医疗保障群,每个群都有几名医护人员,患者有轻症需要开药,或者有问题想要咨询,可以直接在群里‘喊话’。”卫生院院长潘振堂表示,这样一来,一部分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就医,既方便了村民,也缓解了门诊大厅的就诊压力。

“卫生院虽在孙村,实际上除了孙村的村民来这里看病,还辐射三间房、李村、霍村等十几个村,加上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仅仅依靠线上就诊分流,门诊大厅的压力依旧不小。”潘振堂说,以前医院门口设置了一个核酸采样亭,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采样亭已经闲置了,于是院里将这座采样亭利用起来,临时改造成一座“便民门诊”。“我们在医院门口将患者分流成三部分,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直接前往发热门诊,治疗慢性病、外伤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门诊大厅挂号后前往相应科室,仅有感冒症状、只想来买点感冒药、止咳药等常用药品的村民则可以直接到采样亭改造成的便民门诊。”潘振堂告诉记者,亭子里常驻3名医护人员,负责挂号、问诊、拿药等。患者不用进医院,直接到一个窗口挂号缴费,走几步转到另一面的窗口问诊拿药,所有流程都在这座小亭子里一站式完成。

由于便民门诊位于户外,天寒地冻,医院怕老人着凉,只建议有轻微症状的年轻人在这里就诊,老人还是前往医院的门诊大厅。别看这座临时改造的小小门诊亭,在门诊量激增的那段日子里,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这两天接诊量已经从每天600多人下降到400人左右,医护人员也已经陆续返岗,复岗率达到90%以上,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已经挺过来了,采样亭也撤下来了,不过我们对患者就医买药的保障不会停。”潘振堂说,“以前医院的药品物资每周采购一次,现在变为随时需要随时采购,医院有专人每天收集患者用药需求,再和医药公司对接。春节临近,我们也会提前和医药公司沟通,一方面继续保持有需求就采购的状态,另一方面也会做好药品储备。”

顺义区杨镇

线上就医咨询“秒回复”

顺义区杨镇高各庄村村民佟女士因为新冠感染引起肠胃不适,她给家庭医生李莹发微信询问医治办法,李莹微信“秒回”,给佟女士做了详细的用药健康指导。从2022年末至今,李莹每天电话、微信不断,手机几乎不离手。她不仅是村里老人的健康守护人,为老人提供合适的用药诊疗方案;还要入户走访,为失能老人的生命健康把关;更要作为杨镇小店卫生院健康管理科的医生,和同事们一起守好医院门诊的这道大闸。

高各庄村一位村民说,因为离市里的三甲医院比较远,村里的人对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更信任、更依赖,老人有一些小灾小病,习惯就近解决。在2022年12月初,杨镇小店卫生院的门诊量从平常的一天约20人次增至每天上百人次。李莹说,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守护好农村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仅靠乡镇医院和各院下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还不够,“根”要扎得更深。

近期,一张紧急情况联系表出现在杨镇的微信公众号、各村的微信群当中,35名家庭医生的姓名与联系方式都在这张表里。这些家庭医生来自杨镇辖区3个卫生院与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总共覆盖了44个村和社区。李莹的名字也在这张表格中,她负责高各庄村和王辛庄村。李莹说,表格上显示的是她的名字,其实在她身后的是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包括一名全科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防保人员,此外,药房医生及各乡镇医院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都会积极配合团队的工作。

在高各庄村和王辛庄村,重点人群台账大约记录了70位村民,包含高龄老人、患基础病的老人和失能老人。李莹说,她的团队要定期给重点关注的村民打电话,询问身体状况。部分失能老人可能有意识障碍,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症,他们还要通过入户探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自从紧急情况联系表在各村传开,李莹一时间成了村里的“主心骨”,一旦老人在家出现发热等症状,家属向她咨询过诊疗方案心里才踏实。

上个月,73岁的独居老人杨女士向李莹求助,她每天下午都出现高烧的症状,服用退烧药后有所缓解,但第二天下午又会烧起来。了解到老人还患有慢性心血管病,李莹非常警觉,初步诊疗指导后,赶紧联系在卫生服务站值班的申建林医生。说明情况后,申建林立即赶到了杨女士家中。测血压、测血糖、测量体温、心肺听诊,在一系列检查后,两位医生对老人的用药进行了更合理的调整。

新年前后,杨镇小店卫生院的门诊量开始回落,更多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开始咨询新冠感染后咳嗽、心悸等症状的诊疗办法。作为家庭医生,李莹也把对重点人群的重点工作逐渐向康复方面转移。“我们团队建立了与村民的沟通群,春节临近,群里会第一时间发布与疫情防护相关的小知识,做好春节期间村民健康的宣传引导。”

房山区阎村镇

紧急电话24小时有人接

后十三里村的谷女士在工作人员上门为其测完血氧后,接到了医生的电话:“您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有什么问题随时打给我们。”在房山区阎村镇后十三里村,这样的情景已经成为常态。

记者了解到,阎村镇建立了“镇、村党组织+院、室卫生部门”上下两级双交叉服务模式,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将诊疗网络延伸到村居中。各村都配置了血氧仪,由村支部干部各自分片包干负责,为重点人群上门提供血氧检测服务,并帮助对接村卫生室进行健康咨询。为了应对紧急情况,镇里还统一张贴、发放就医服务联系卡,上面预留有区、镇、村三级联系电话,镇村两级也都设置了急危重症转运专班,由镇级配备应急绿色直通车,村级备勤24小时紧急联系人。村民如遇突发情况,可拨打紧急联系电话,接线人员就会一方面协调区级医疗资源,提供急危重症转运服务,一方面安排就近的卫生院医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尽全力确保重点人群的生命安全。

此外,阎村镇副镇长王怀建介绍,镇里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发放“防疫爱心包”,里面包含退烧、抗病毒等4种药品,专门提供给购药不方便、着急用药的人群,至今已发放3000余份,每一份“爱心包”都留有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

“临近春节,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放松,我们要继续加强引导,提示村民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当好村民健康的‘宣传员’。”王怀建说,各个村也将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掌握人员进返京、农村大集、红白喜事等情况,适时适度予以引导,不断完善相关台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报记者 鹿艺佳 景一鸣 孙延安

记者手记

平安过年,村民还有这些需求

连日来,记者对北京多个乡村地区展开采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基层都在积极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想方设法结合本村实际探索方法,积累经验。不过,因为各方面原因,仍有少数地区存在医疗服务不足、就医买药困难、日常生活不便等问题。

从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的诉求来看,近期村民反映疫情相关诉求主要有四类:一是村民在周边药店仍无法买到止咳药、退烧药等药品,以及抗原试剂盒、酒精、电子体温计等医疗物资;二是个别乡村卫生院、服务站无人值班,村民多次拨打电话无人接听;三是紧急就医仍存在困难;四是部分因疫情暂时封闭的村内卡口、道路出入口仍未及时解封。

随着春节临近,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加,农村地区可能迎来新一轮感染高峰。如何应对岁末年初农村地区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挑战,科学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保障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相关部门及农村基层组织还需更加重视村民的呼声,接诉即办解决问题,认识做好当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疫情防控政策,抓紧做好工作部署和应急预案,形成科学有效应对疫情的合力。

相关部门在保障农村地区物资储备和供应,畅通药物购买渠道,提升重症救治水平,做好患者转诊衔接工作,加强老人儿童防护和日常健康服务等的同时,方便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举措也应更加细致周到,如应确保蔬菜供应充足,面对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寒潮及早制定科学抗灾预案等。

在相关部门及农村组织落实各方责任的同时,村民也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科学理性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和疫苗接种,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在走亲访友时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在公共场所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态。邻里互助,共享互换富余的防疫物资和治疗药品。

(原标题:他们为村民筑牢健康屏障)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u030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2023-01-04 09:2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