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地理

北京南中轴线御道贯通,探寻这条路上古建筑的今与昔

2019-10-22 07:01 北京晚报 TF008

近日,随着南中轴线御道贯通,很多市民到这里感受昔日中轴线的风采。走在新铺的石板“御道”上,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历史与现在的奇妙交融:从天桥往南,若不是树木的遮挡,就可以看见远处的永定门;从天桥往北望,则能一眼望见古色古香的正阳门箭楼,它矗立在现代化的建筑之中,静静地述说往事,仿佛时光又回到了几百年前。随着南中轴线御道的贯通,不妨一起来探寻这条路上古建筑的今与昔。

  ▌作者 祁 建


邱崇禄 摄影

说起南中轴线的起点,大家都会说是永定门,这个并没有错。其实,还有一处建筑,虽然在永定门外,但在清代,它和永定门是一体的。它就是燕墩。老北京话里把燕墩叫做“挡”,清朝时有“永定门外七十二营一挡”之说,这“一挡”便是燕墩,是进入永定门必经的一道关卡。

燕墩在元朝始建时,仅为一座土台,直到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外城修筑时,才用砖包砌。燕墩上边有一座带顶子的石碑,刻着乾隆十八年皇帝御笔的“皇都”篇和“帝都”篇,大概内容就是夸北京城作为首都当之无愧。

今年9月,燕墩公园正式建成,在绿树掩映下,燕墩更显几分厚重。

从燕墩往北,最重要的建筑自然就是永定门,永定门位于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永定门是老北京外城最大的一座城门,它不仅是从南边入京的重要通道,也是皇家狩猎的必经之地。关于它的悠久历史,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这里不再赘述。笔者要说一下复建永定门时的故事。复建的城楼门洞上方,有“永定门”三个字,苍劲有力,它是仿照明代的原配石匾雕刻而成。说起来也巧,就在重建永定门城楼的前一年,专家们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前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永定门石匾。据考证,它是明代嘉靖年间,修建永定门时的原件。这也为复建的永定门注入了古意与厚重之感。

复建城楼使用的城砖也有巧合:当年拆除永定门时,正赶上修建三台山危险品仓库,老城砖就被拿去修了仓库的围墙,半个世纪后,这些老城砖又戏剧性地被运回来,重新砌到了永定门的城墙上。

登上城楼北眺,和几百年前一样,前门城楼赫然眼前,“御道”从永定门一直延伸到天桥南大街,然后直指前门。与几百年前不一样的是,如今的永定门更加辉煌,在永定门东北侧,安放着一块体型巨大的中华昆仑玉原石,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昆仑玉原石。这块玉石是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从海拔4300多米的昆仑山上,经过4天长途跋涉,运抵北京的。它静静地矗立在这里,蕴含着“和谐、和平、和睦”之意。

今天的永定门公园成船形,整个公园沿着这条古老的“御道”而建,北至南纬路,东西两侧边界分别抵至天坛与先农坛坛墙。

历史上,永定门城楼不是单一的建筑,而是一组建筑,除城楼之外尚有箭楼、瓮城、城墙与护城河等。永定门内大街东西两侧原本是胡同,因此,在修建永定门公园的同时,还在原址复建了当时的重要建筑:佑圣寺和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永定门公园西侧。关于这座寺庙的历史,记载不多,据《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该寺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不过,有小时候住在附近的居民曾经撰文提到,在复建永定门时,看到了观音寺里一座大殿前立有一座石碑,上面记载着咸丰十年(1860年)重修观音寺的内容。至于观音寺何时建的,碑文并未提及,可以肯定的是可以追溯到更远。如今,随着永定门的复建,观音寺也被保护起来,整修一新。

在观音寺的北面不远便是佑圣寺。现在广场西侧的佑圣寺异地重建,向北迁移了几百米。重建的范围包括主殿、二进院南北配殿、油饰彩画、院墙等。据《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佑圣寺位于永定门内大街11号,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寺内有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李戴撰写的碑文。佑圣寺如今是十月文学院的驻地,是很多文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其实永定门周边还有一座寺庙,那就是曾位于先农坛东坛墙外的永寿寺,也称永寿庵,它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只留下了这个名字。

过了“门脸儿”(老北京将永定门内大街简称“门脸儿”),通往天桥的大街两边豁然开阔了不少。这段最著名的建筑自然要数天桥。这一带曾是北京城的平民文化中心,蕴藏丰富的文化遗产。天桥地区在历史上有两处标志,一是石桥,一是明渠。石桥即天桥,明渠即龙须沟。

根据历史记载,天桥是一座单孔拱桥,桥面上设有四道栏杆,栏杆与桥身为汉白玉,桥面两侧铺花岗岩,中间铺青石。天桥的弧度较大,可以把视线遮住,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记曰:“若从桥南之处向北望,不见正阳门。同时,在桥北之尽处南望,亦不见永定门。”如今天桥在旧天桥不远处复建。

如今的天桥市民广场有八个天桥艺人的铜塑像,还有复建的“四面钟”,历史上“四面钟”在今永安路友谊医院一带,是城南游艺园的标志性建筑。地下广场隐藏着“天桥文化印象博物馆”,讲述这一地区绵长的文化内涵。

从天桥往北走,就是珠市口。珠市口东侧,有一条叫做西草市街的胡同,当年有一个特色市场——剧装一条街。清朝规定内城禁止开设戏园,京城的戏园尤以前门外为多,所以服装的销售都在珠市口一带。西草市街北口东行有西半壁街,西半壁街13号是源顺镖局所在地,镖局中的大刀王五名扬天下。前门大街路西是铺陈市胡同,早年间胡同内有一座观音寺。如今观音寺的山门保存完好,庙门上方有“古刹观音禅寺”字样。出铺陈市胡同北口就是珠市口教堂,教堂始建于1904年,是南城唯一的哥特式教堂。

过了珠市口教堂,再往北就是如今的前门步行街。关于前门一带,自不必多提,从明朝扩建了外城之后,这里成为北京城的寸土寸金之地,人来人往,商贾云集,热热闹闹地延续了几百年。走过步行街,就能到达正阳门箭楼底下,一条完整的御道就此贯通。这条中轴线犹如一部鲜活的历史文档,见证了北京城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8

分享到

一图看懂!北京中轴线“标杆” 这样树起来

白景峰委员:建明清北京城博物馆,让更多人参与老城保护

北京市政协委员吴晨建议:推动地外大街提升,助力中轴线申遗

胡永芳委员:两次徒步丈量中轴线,走进中轴线才更加自豪

来首都博物馆探秘北京中轴线,家长能带着孩子现场教学

相约11月,首都图书馆举办“魅力中轴线”系列讲座

老舍曾说北京的秋天是“人间的天堂”,配上中轴线,别有一番韵味

察看御道、登上箭楼……蔡奇今年再次调研中轴线

北京南中轴御路贯通,真正实现全程步行无“断点”

南中轴御道全线贯通 石砌路连接永定门和正阳门

“中轴线申遗”创作活动启动 确定了117个选题

本周四“双星伴月”,夜空将绽放“歪着嘴的笑脸”

文津楼:与北海琼岛隔水相映,是当年全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七夕正赶上出伏头一天,天文专家:今晚头顶最亮的就是织女星

5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读者来信 引出北京胡同改名旧事

本周日夜空将上演“火星合月”,南大西洋等地还可见月掩火星

“保卫华北”!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北京植物园樱桃沟红色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