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地下的槐房再生水厂:还给市民一个湿地公园
2016年11月23日讯,南四环公益西桥南侧,槐房再生水厂的牌匾旁,除了几栋办公楼外,并未看到污水处理池等。而是一大片被植被覆盖的湿地,工作人员称,槐房再生水厂就藏在湿地公园的下面,地上则是河水潺潺。10月27日,槐房再生水厂通水试运行。至今,水厂已近满月。水厂面积45万平方米、日处理规模60万立方米,这座藏于地下的再生水厂有哪些特别之处?处理后的水又会用到哪里?
地上湿地公园
建再生水厂还湿地公园
早上8点,槐房再生水厂副厂长张文超便开始在厂区中转悠起来,在工作人员眼中,很少能在办公室中逮到他。
“已经开始通水了,开始处理了。”张文超说,园区的办公楼刚刚装修完,路面等施工还未完成。“在槐房下游的小红门污水处理厂,也是60万吨的处理能力,但已经超负荷运转。每天进水达到了60多万吨,有时能超过70万吨。有污水在等待处理。”
走进厂区,一条蜿蜒的小溪,在植被中穿过。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闻不到污水的异味。“这里是一个200多亩的湿地公园,将来也会对公众开放。”张文超用了跺了一下脚下的土地,“水厂就躲在湿地的下面。现在踩的位置,就是生物池的顶板,也是巡视操作层。”
沿着通道向下,便进入了与地上完全不同的两个环境中。水厂共分地下三层,最深处达到地下18.5米,其中地下一层是维修巡视层,二层是设备层,三层为管廊层。处理污水的生物池位于二三层之间。
在5米深的地下一层,一条笔直的通道通往各个设备间,汽车可以畅行其中。污水经过格栅后,进入污水池,站在地下一层便可以看到泛着黑色的污水。用于处理污水的生物池将占据地下两层的空间。粗大的管子穿行在钢筋混凝土间,储罐中装着柠檬酸储罐等,等待加入污水中。
在张文超看来,臭气经过处理后再通过这3个雨燕塔排放。污水全部在地下处理,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可以达地表四类水体,可以直接用于河湖补水、园林绿化、市政杂用等领域。“地上则是湿地公园,相当于建一个水厂,还给市民一个湿地公园。”
地下一层空间
通水前接种污泥860吨
“我有一个忙碌的爸爸,他总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我爸爸是搞排水工作的,最近他很忙,有时候他十一二点才回家,甚至都不回家……”张文超的儿子在日记中写道,在这个8岁孩子的眼中,看到爸爸刚回家吃了一顿饭就要走,他很舍不得。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10月27日通水试运行后。
试运行前4天,一切就绪,再生水厂开始污泥接种。经过32个小时,共接种60车污泥,合计860吨。在正式通水运行前,污泥浓度已达到工艺要求。
张文超说,在污泥浓度达到工艺要求后,槐房厂要进水了。张文超集在中控室现场,召开通水准备会。与此同时,槐房再生水厂外管线正在进行切割、勾头,污水即将进入槐房再生水厂。
“快看,污水进厂了!”有人大喊道,很多人拿出手机对着污水拍着照片。而后,抓斗格栅开始作业,栅前液位达到运行要求时,张文超启动6号进水泵,经过格栅后的污水进入处理环节。
经过生物菌、高效生物脱氮除磷、精确曝气、MBR膜处理工艺等多个工艺处理环节,处理后的再生水排入槐房再生水厂地上湿地,“经过处理的再生水,可直接回用于湿地补水。”
越临近通水,张文超则越紧张。在他看来,不能有丁点儿的纰漏,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想到。“发电前后怎么调试管理?污水进来后怎么保证人员安全?系统全部运转后怎么应对突发情况?需要提前想的细节太多太多了。我们不能确保通水后百分百没问题,但一定会尽全力去提前想好对策。”
全地下每天60万吨的处理能力,在此前的工作中张文超并未接触过。“水厂规模很大,交到手上,说实话没有经验供参考,大家都是摸索着前进。这么大的工程能在两年内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在工程界确实是罕见的,这也就对后期保证安全运行的要求极高。”
第一池出水,用于湿地
“废泥”发电的自循环水厂
接种大量污泥,是利用其中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将水中的污染物分解掉,变成氮气等排出。”
张文超说,微生物需要大量氧气,有鼓风机为它们供氧,每天需要多少氧气才能让微生物有活性,分解的效率最高。“氧气过量了对于微生物也不好,能量消耗也太大了,发明了一个精确曝气技术,可以精确地为微生物供氧。”
污泥处置中心,微生物在池体中不断地分解着污染物。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也在不断增长,“过量之后需要将其排出,排出的就是活性污泥。”
在张文超眼中,这些污泥可不是废物,而是一些可以利用的宝贝。
活性污泥中包括一些有营养的物质,通过热水解高级消化处理,便会产生沼气,被收集至沼气柜,“沼气可以进行发电,同时可以加热用于热水解高级消化的‘高压锅’。”
通过沼气发出的电,可以用到泥区的设备运转,使得槐房再生水厂成为生态水厂,形成了能源的自循环体系。“经过测算,通过沼气发电就可以给泥区供电,不用在电网中取电。热水解高级消化的加热也不需要再用天然气,而是通过产生的沼气完成。”
“等到明年春天,这里一定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站在湿地公园中,张文超表示,如果在地面建设再生水厂,用地量至少是现在的3倍。建于地下,无臭味、低噪音的优势则更加明显。污水处理产生的臭气将被无泄漏收集和全面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影响。槐房再生水厂地下池体混凝土结构外增加了一层防水材料,防止污水渗透,预防污水对地下水的影响。
污水处理
既清小龙河又补给市政杂用
槐房再生水厂运行前,张文超沿着多条河道走了一圈,一些河道里没有水,有的地方则变成了垃圾场。“有的河道中都是污水,颜色发黑,有难闻的异味。”
如今,每天有大约七八万吨的污水进入槐房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四类水也基本上用于还清小龙河。“四类水体的用途非常广泛,在很多公园、市政杂用等非人身接触的补水都是这类再生水。未来,服务面积137平方公里,缓解西南地区的污水处理压力,改变西南地区水生态。”
在乾隆所撰《重修马驹桥碑文》记载中写道:“水自南苑出者二,其南源曰团河,其北源曰一亩泉。”曾经清澈的一亩泉便是现在的小龙河。
水厂运行多日后,张文超又去在河道旁走了一遍,“小龙河的水慢慢变清了,明年五一就会变得水清岸绿,重现曾经的一亩泉景象。同时,也会改善其下游凉水河的生态环境。”
除了对小龙河进行还清补水,另一部分的再生水会通过管道输送到丽泽商圈。在通往丽泽商圈的管道中,留有许多开口,在管道沿线的用户都可以使用再生水。
“早一天通水,就能早一天处理。”张文超说,第一次看到污浊的生活废水被及时处理,最后变成可利用的高品质再生水,自己非常激动。“自己非常幸运,有这个机会接受挑战,压力虽大,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目前水厂运行已经接近满月,张文超期待着水厂早一天步入正轨,更加期待水厂的百天、周岁、成年……
“原来每周日都会陪儿子踢足球,很久没去了,等水厂运行走上正轨吧。”张文超说,水厂就像一个新出生的小婴儿,现在刚刚运行,还没有满月,需要完善、接受考验的东西还很多,“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我热爱的工作,何况我个人认为,我的努力工作是对孩子的另一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