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舆论

看淡对“万圣节”追捧 “洋鬼节”文化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

2016-11-02 10:09 网络 TF006

2016年11月2日讯,这两天,包括南国早报、潇湘晨报、羊城晚报在内的多地媒体都关注到了幼儿园组织小朋友过万圣节这一情况。引发这种关注的,除了商家不遗余力营造的“洋鬼节”气氛,还有诸多家长的吐槽。因为大部分幼儿园都要求家长购买服装、和孩子们一起做节日道具,有些还要求购买装饰品来布置教室……而这些东西被用完之后就只能扔掉,来年再买。如此浪费让很多家长觉得吃不消,而且,还引发了质疑。有位家长就在扬子晚报的采访中发问:如果“洋鬼节”要组织孩子庆祝,那么是不是冬至也要带纸钱去幼儿园烧呀?

£¨Íí±¨£©£¨1£©»¶ÀÖÍòÊ¥½Ú

孩子们过万圣节

的确,哪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佛教中有盂兰盆会,传统习俗中有“十月一、送寒衣”,一些墨西哥人甚至会在亡灵节期间将去世亲属的遗骸从墓地中取出并仔细清洗,之后再次安葬。人们借此机会聚集庆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表达的则是对死亡这一哲学命题的认识和思考。不同的文化,都值得了解和尊重。

但却也不能对此一笑而过。至少,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该在对待中外各种节日的态度上,一视同仁。某些洋节固然热闹,其实,我们本土的节日也不是就意味着吃吃喝喝。古往今来,多少文学作品描绘过上元节的火树银花、金吾不禁,而中元节的风俗仪规也有各种讲究排场,比仅仅刻个南瓜灯要有意思得多。更进一步,应该给孩子、家长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让渡出一些没有“万圣节气氛”的空间。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蜘蛛网、骷髅头和鬼怪面具这些东西,必须承认有些孩子有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至于一些年轻人化妆成恐怖僵尸、各种鬼怪形象的做法,只要在固定场所自娱自乐就好,别到公共空间故意吓人、更不要像国外此前人人喊打的“恐怖小丑”一样以恶作剧伤害他人为乐。

当然,在这里还要顺便厘清一个概念:11月1日,才是西方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节”(All Saints' Day)。幼儿园小朋友和部分青年人热热闹闹过的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而在一些商业传播中,并未对此加以严格区分,如果幼儿园的老师们真打算通过“庆祝万圣节”来让小朋友了解多元文化,恐怕先要从搞清楚到底哪天过节开始。

说实话,10月31日晚上,那些热衷于变装搞怪吓唬人的年轻人大概也没有几个真正明白万圣节的由来演变乃至宗教含义的。扮成巫婆的,真的知道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四大女巫具体是谁?其中哪一位与莎翁名作《麦克白》有关联?扮成吸血鬼的,除了记得德古拉的大名,又对其传说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演变了解多少?很多人就是人云亦云地凑个热闹,或者身处于某个圈子、群体,不好搞得太过特立独行,只好跟着大家玩一玩“百鬼夜行”。这也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羊群效应”。这样没有历史积淀、文化内涵的空热闹,是远远不能和已经写入了我们文化基因的清明祭祖、中秋团圆相比的。大国风范,兼容并包,不必将之视作洪水猛兽,事实上它们也没那个能量。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张丽

分享到

万圣节惊悚妆女孩 网友:谁给的优越感?

万圣节东京逮捕13人 有人对女性“袭胸”偷拍偷钱包

万圣节要到了 违规恶作剧者面临6个月监禁

为孩子过洋节家长熬夜雕刻 网友:谁家还没有几个南瓜要刨呢

美国猫咪万圣节扮“吸血鬼王子” 模样“凶残”中透着一丝呆萌

孩子们过万圣节累坏家长 追崇洋节之错在于盲目

宇宙之歌: 庆万圣节NASA推宇宙声波专辑

希拉里宣传新书 笑称万圣节或扮成美国总统

万圣节幼儿园让带南瓜 有个性的家长让孩子带了这个

万圣节前一家夜总会门外悬挂两具“死尸” 颈部还挂有木板

去年万圣节吓哭同学的小女孩 今年又有新造型

占人行道、挤压自行车道……按规矩停车不该是道选择题!

医生在救护车上吃香蕉也被喷?见啥怼啥是种“键盘病”

躺着就能瘦?别让代餐食品“代”走年轻人的健康

跨越25年带68件文物回家!凡我流失文物,追索不会止步

你被要求过投票吗?网络评比泛滥,但最美、最好的真不靠这些选出

驴友被救后快递送锦旗引争议,救援队称“是羞辱”,真诚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