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一部心灵之作全新之作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秉承“首善媒体,大美品质”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承制的9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历史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日子,10月17日震撼首播。该片突破了以往纪录片的节目形态和表达方式,在立意确立、素材挖掘、呈现手法上,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作者 刘岳
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是用“心”诠释长征精神。创作团队带着对长征的景仰,对英雄的崇拜,用心灵去诠释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向80年前的热血青春致敬。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绞断肠子,壮烈牺牲,践行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翻越长征第一座雪山夹金山时,一些红军战士走着走着倒了下去,再也没有起来。80年后,仰望高耸入云的“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 摄制组强烈感受到:英雄虽已远去,但长征精神永存!正是用“心”去构思、去拍摄、去制作,让自己的心跳和历史的脉搏同频共振,长征精神之魂伴着画面走进了观众的内心深处。
二是新素材讲活老故事。不同于以往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该片将长征历程作为背景,在挖掘新史料、新素材上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摄制组历时一年,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河南、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祭扫100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200多位长征亲历者、见证人、红军后代和当地文史专家,发掘出100多份以前未发现或较少关注到的档案史料。如张闻天1934年9月在《红色中华》上刊载的一篇社论,披露了长征出发前一个月红军部队编制、武器和物资准备清单等,说明长征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战略转移。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和细节,发挥了新素材讲活老故事的作用,让观众透过历史迷雾,跨越时空,丰富了长征历史的知晓,加深了长征精神的感悟。
三是创新手法贴近观众。长征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如何出新、出奇,让观众有一种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摄制组是一个挑战。该片全面走出摄影棚,用电影化的拍摄手法,采用“重返历史现场”的拍摄方式,在长征历史遗址和重建的场景中拍摄,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长征体验,实现纪录片拍摄的一次全新突破。如讲述人化身一位红军战士,置身雪山和草地真实场景,再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困苦,将最直接的生理触感和心理感受传递给观众。此外,该片首次尝试“双讲述人”的交叉讲述方式。“亲历者”身份的石凉,化身为长征中的不同角色——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甚至普通百姓;“回望者”谭江海站在今天的角度,以全知的身份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推进故事的讲述。两个人一个代表感性、一个代表理性,用历史和现代两个时空的交集串起故事,为观众带来真实“长征”的既视感和切肤感。
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为这条“红飘带”又增加了一抹传承的亮丽。长征虽已远去,但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前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新长征之路就在脚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激情燃烧的青春,不忘初心的梦想追求。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