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封面

京城百姓为何中秋都会供奉兔儿爷? 原来这么“神”

2016-09-12 12:00 网络 TF008

在老北京,一进入八月,街上就出现了卖兔儿爷的,他们或在街边摆摊,把大大小小的兔儿爷由低往高摆成兔儿爷山,迎来人们的关注和选购,或挑着挑儿沿着胡同叫卖,由此拉开了北京人过中秋节的序幕。人们对兔儿爷的喜爱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一提到老北京的民俗玩具,大家还是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兔儿爷,它几乎已经成了老北京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北京人为什么这么爱兔儿爷呢?这还要从兔儿爷产生的历史说起。

作者 高 巍


c_调整大小

动画片《兔侠传奇》

在老北京,一进入八月,街上就出现了卖兔儿爷的,他们或在街边摆摊,把大大小小的兔儿爷由低往高摆成兔儿爷山,迎来人们的关注和选购,或挑着挑儿沿着胡同叫卖,由此拉开了北京人过中秋节的序幕。
做兔儿爷、卖兔儿爷的大多是京郊的农民,他们利用秋收后的闲暇,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做出一批兔儿爷,送到城里来卖,换些零钱为老人扯几尺布,为孩子交学费,还有灯油、打醋等日常花销。

所卖的兔儿爷不过是一般的泥塑玩具,造型简单,色彩艳丽。只是那高高翘起的双耳和明显的三瓣嘴的兔子,却要穿上戏出儿中的武生打扮,不免让人觉得滑稽。

人们对兔儿爷的喜爱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一提到老北京的民俗玩具,大家还是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兔儿爷,它几乎已经成了老北京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北京人为什么这么爱兔儿爷呢?这还要从兔儿爷产生的历史说起。

ss_调整大小

兽中王成为兔爷的坐骑,无形中提高了兔儿爷的地位。

祭月偶像成了民俗玩具

月亮码上的兔子捣药的动作,捣的就是长生不死之药。而捣药的背景是广寒宫和婆娑树,这又是月亮里的环境。所以传说兔子住在广寒宫,嫦娥奔月后与之相伴的即为玉兔。

把兔子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先祖二千多年前就想到了。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上就在左上角绘有一弯新月,中间是只奔跑的玉兔。更早的《淮南子》一书中,把玉兔和蟾蜍并存于月中,作为阴阳的代表,提出了阴阳对立并存的哲学理念。

在宋代,有一幅著名的微型版画,画面上是只兔子在石头上磨一铁杵,寓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卖针的商业广告。

这些事例表明,兔子早已不仅是百姓畜养的动物,而且引导着人们去观察天象,体会高深的哲理,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有了这个背景,兔儿爷进入民间风俗也就很自然了。

尽管如此,兔儿爷的造型演变,也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过程。明朝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是较早记述兔儿爷的文字。他说:“中秋节多以泥撰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祈而拜之”。这表明,明代中叶以后,民间中秋已有祭月之际摆兔儿爷的习俗。但此处对于兔儿爷装扮的描写较为模糊,至少未及后来定型后的兔儿爷详细、完整。原因很简单,京剧是在徽班进京后逐渐产生,其中的武生装扮不会比京剧产生更早。而这是乾隆年间的事情,距今不过二百多年。所以据推断,兔儿爷产生以后,在具体造型上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定型期不会早于清末。如今看到的,宫中溥仪供奉的兔儿爷,大体就是现在见到的模样。

标准的兔儿爷,除了武生打扮之外,还要以黑虎作为坐骑。老虎本是兽中王,怎会让兔子骑?有趣味也就在这。兽中王成为兔爷的坐骑,无形中提高了兔儿爷的地位。兔儿爷是谁?生育之神。骑老虎正好体现了人丁兴旺主题在中国人心中的至高无上地位。兔儿爷的红袍与老虎的黑色,构成明显对立的阴阳两极,构成阴阳有机的结合,体现“阴阳合而万物生”的道理。

兔儿爷的造型很多,除了骑黑虎还有骑鹿、马、羊、白象、五彩祥云……丰富多彩。除了兔儿爷,还有人给它配上兔儿奶奶,成一对。甚至把由响器、执事和轿子组成的娶亲队伍也打扮成兔儿爷形象,三瓣嘴,长耳朵,却穿着常人的衣裳,风趣生动。

最重要的是,兔儿爷不光是老北京人祭月时的偶像,甚至还是儿童玩具,祭月完后就转给孩子。这种大雅大俗的特点集中于一身的民俗用品唯有兔儿爷。这正是中国人实用主义信仰的体现,不过是在北京人身上表现的更突出、更生动而已。

兔儿爷成了北京文化的象征

兔子本性温顺,还被作为智慧的象征,寄托了人类的许多美好情感,中外皆是。特别是作为月亮崇拜的偶像以后,更被赋予了神力,备受推崇。如今,兔儿爷不光是中秋节的民俗用品,而且出现在春节庙会上,把兔儿爷所具有的亲情、团圆等美好感情,融入了北京人喜迎新春的热烈气氛当中。

ccc_调整大小

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京城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

早年间,民间还流行着一个关于兔儿爷的美好传说。话说有一年八月,京城闹了瘟疫,一下子病倒了许多人。十五这天,嫦娥借着月光,见到了京城百姓的不幸,就派玉兔下凡相救。玉兔化作一位美丽的少女,降临京城,挨家挨户为人们治病。她奔忙了一整夜,救治了很多人,自己也累昏了过去。等她醒来时,天已大亮,人们围着她,目光中充满关切。原来,她刚才昏过去后便显露原形。她把原委告诉了大家,并向大家告别,飞向漂茫的云端。后来,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京城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感恩玉兔救病之恩。

这个传说在老北京人中流传很广,版本也多,但无不表达了对兔儿爷的好感和怀念。

而在兔儿爷的造型、配色、用途等各个方面,也都打上了老北京的印迹,且兔儿爷为北京所独有,成为重要的北京文化符号。

民间还有十余条关于兔儿爷的歇后语,象“兔儿爷拿大顶——窝犄角”、“兔儿爷掏耳朵——崴泥”、“兔儿爷过河——一滩泥”、“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等等。儿童还有首歌谣提到兔儿爷:“紫不紫,大海茄,八月十五供兔儿爷。头落摆着毛豆角,后面月饼摆三碟……”这正是老北京人祭月场景的描述。其中的毛豆角正是兔子的所爱,体现了对它的特别关爱,也说明了兔儿爷在民间的深远影响。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兔儿爷所含的文化主题也在发生变化,并带来兔儿爷形象的丰富。除了传统造型,还有卡通型,漫画型,传统与时尚结合型……这反映了兔儿爷至今仍具有的生命力,特别是它与百姓生活的密切联系。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分享到

被“学剪纸没用”扎了心?非遗传承如何突破“怪圈”

北京彩塑传承人迎来一年中最忙时刻 讲完兔儿爷教画泥塑小猪

北京造甲村市民学习中心里绘兔爷 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

中秋拜月迎“兔儿爷” 北京特色民俗兔儿爷如何传承?

兔儿爷一改威武萌化人心 “保护神”请平安送吉祥

北京慢行系统加速跑:5年治理3200公里自行车道

守护大运河 京杭再出发

明天起车险将有重大变化!责任限额提高,删减免责条款

少儿考级花样繁多,套路深

峨嵋酒家行政总厨开“宫保鸡丁”抖音号,退休打算拍“一周一菜”

白塔寺街区更新 优雅的精致这样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