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救助八只红隼 在十三陵回归自然
2016年8月22日讯,昨天中午,八只被北京市民救助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结束在北京猛禽救助中心(Beijing Raptor Rescue Center,简称BRRC)的康复,在十三陵回归自然。
放飞的红隼脚上佩戴全国统一编号的环志,成为这个鸟唯一的身份证明。
准备放飞的八只红隼分别装进4个转运箱,到达放飞地点后也不能马上放飞,因为鸟类也会晕车。放飞地点是经过猛禽中心成员精心挑选的,需要保证猛禽有合适的栖息地、充足的食物和干净的水源。当然,也要方便放飞人员到达。
康复师周蕾为救助人做放飞示范,也以此观察红隼的康复情况。
康复师戴畅和周蕾在为红隼做出发前的检查。猛禽在放飞前不能喂食,因为这样会增加体重,也会影响它们捕食的欲望。
放飞前康复师为红隼做最后一次体检,并向参与放飞的救助家庭讲授相关知识。
康复师戴畅协助每个救助家庭代表一起放飞红隼。
今年6月17日,许先生将一只坠巢的红隼幼鸟送到BRRC。据许先生介绍,6月16日他在永泰中心附近的地上发现了一只鸟,一直扑腾着无法离开,担心这只鸟会受到其他伤害,于是便将这只鸟带回家,放在仓鼠笼中喂水和牛肉条,并于第二日与BRRC联系后送至中心。另一只红隼是在今年6月27日,被贾女士在协和医院发现,当时它在医院院中乱飞乱撞,和BRRC取得联系后确认是红隼,康复师将它接到BRRC。此次放飞的另外六只红隼,都有坠巢的经历,有的是坠落在小区的街道上,有的是不慎撞到车上,也有的是误飞入室内,所幸得到市民及时发现并送到BRRC。
“每年4月至7月是鸟类的繁殖期,也是猛禽救助较为繁忙的季节。这期间BRRC会接收到大量的雏幼鸟,仅在今年5月-7月间,BRRC就接救雏幼鸟65只。这八只红隼的接救情况非常相似,大多是初次尝试飞行时,还无法完全掌控而坠落在地上巢,它们刚来BRRC时的羽毛还都是血羽,现在飞羽已经长好,可以重新返回自然了。”康复师周蕾介绍说。
据介绍,每年BRRC接收的雏幼鸟数量占接收总数的30%左右。猛禽不是伴侣动物,不适宜家养。长时间的栓养会给它们的身体带来严重伤害。
“感谢救助者对猛禽的热心救助。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遇到坠巢的雏幼鸟,此时帮助它们最好的办法不是把它们带走,而是尽快把它们放回巢里或巢附近相对安全的地方,让小鸟的父母继续照顾它们。只有小鸟受伤或它所处的环境不安全时,才尽快联络专业的救助机构实施救助。”康复师戴畅补充说,“另外,猛禽以鼠、蛙、蛇等为食,等待救助人员到来时,正确的做法是把猛禽放在封闭、带孔的纸箱里,放些清水,不要投喂任何食物,减少猛禽与外界的接触,降低猛禽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