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娱乐艺评

人民文学的65年 一个编辑一生的幸福

2016-04-05 12:24 网络 TF003

2016年4月5日讯,3月28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65岁生日,黄永玉、王蒙、贾平凹、邓贤、雪漠等名家题词作画对人文社表示祝贺。过去65年中,艾青、叶圣陶、臧克家、启功、周汝昌、丁聪、刘旦宅、戴敦邦、孙其峰等很多著名作家、学者、书法家、画家都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题词作画,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国际饭店展出了这批作品,以此回顾人民文学出版社65年的发展历程。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资料图

对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冯骥才曾说这里是“我的另一个窝儿——精神的巢”,王蒙几乎所有的长篇小说都在这里出版,陈忠实从这里的“高门楼”中窥见了文学圣徒的精神。

1951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成立,属文化部领导,冯雪峰任社长兼总编辑,建立了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等编辑部。5月开始出书,第一本书为《平原烈火》。1952年建立鲁迅著作编辑室,专门从事整理和注释鲁迅著作,出版注释本《鲁迅全集》。1953年开始以副牌“作家出版社”名义出书,第一本书为《三国演义》,随后又出版《红楼梦》。

50年代的文学创作与出版极为活跃,重印和新出版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新儿女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山乡巨变》等书。

60年代出版机构的数量及全国年总出版量呈下滑趋势,人文社仍出版了一大批在当时有影响的当代作品,如《艳阳天》、《播火记》、《欧阳海之歌》。70年代出版过《火红的年代》、《青松岭》、《闪闪的红星》。90年代小说创作扛鼎之作的两部小说《白鹿原》、《尘埃落定》先后出版。

20世纪50年代末人文社开始出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俗称网格本,一直出版到2000年,共计149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的基础上, 又出版了一套工程更为浩大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丛书”,俗称文库本,从原来的149种增加到200种。这两套丛书的出版反映了当时外文翻译的最高水准,如今已经绝版,其中一些单品书在旧书市场上被炒到了天价。

2003年始,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和“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丛书”为模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遴选了一套“名著名译插图本”,共140种,畅销至今,被认为是世界名著最值得信任的译本之一。2015年4月,人文社推出配有精美原版插图的“名著名译丛书”40种,上市不足一年就加印数回,总体销量过百万册。

近年来,人文社多套经典丛书的重组再版,2015年重印书发稿多达1365种。电影《白鹿原》上映之际,人文社推出了《白鹿原》出版20周年纪念版,包括新版《白鹿原》、手稿限量版和原版复刻版。人文社还对拥有专有版权的《围城》进行新的开发,推出的精装版,与平装本在市场上同样受欢迎。

著名诗人、作家、出版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前总编辑屠岸称自己调到人文社做编辑那一刻,改变了他后半生的生活轨迹。93岁的他回忆起曾经在出版社并肩战斗过的冯雪峰、楼适夷、严文井、聂钳弩等人,心情依然激动,思路依然清晰。正如80岁高龄、曾任人文社副总编辑的何启治所言:“一个编辑一生的幸福,就是为文学史编一两本书。”他所指的这“一两本书”,就是65年来出版的文学经典:从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从《保卫延安》、《青春之歌》、《芙蓉镇》到《白鹿原》、《古船》、《推拿》;从《红楼梦》、《三国演义》到《鲁迅全集》……都是文学史上“不能回避、绕不过去、堪称经典”的作品。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陈梦溪

分享到

人民文学出版社大楼将搬迁? 揭秘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

从绘本里学传统文化 《熊亮·中国绘本》年末上市

儿童歌剧《阿凡提》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在音乐里听传说

埃德加·斯诺和《红星照耀中国》:没有体验不足以谈远方

《红色护卫》打造最青春长征路

叶广芩“老舍之后京味文学领军人物” 看她笔下古都文化

古罗马遗迹 打捞记忆中那座“迷失的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