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人艺名家与晚报情缘 外交部信使带回蓝天野专稿
2016年3月30日讯,北京人艺和《北京晚报》,一个是戏剧艺术的最高殿堂,一个是日日相伴的都市报纸,作为北京两张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在北京人心目中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而且彼此资历相当、共承风雨,之间也有着很密切深厚的关系。
过士行(左)和林兆华(右)
北京人艺成立于1952年,比《北京晚报》“年长”6岁。自晚报创刊之日起,就与人艺结下不解之缘。1958年3月24日,刚刚创刊10天的《北京晚报》就报道了北京人艺下乡体验生活的消息。1980年复刊后一周,就又开始对北京人艺的各种演出动态进行报道。2012年,北京人艺院庆六十年的时候,晚报曾经以“艺魂”为主题,推出分量颇重的系列报道,对北京人艺的历史现状、台前幕后、好戏名人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梳理,为人艺60岁大寿献上了一份“厚礼”。
直到今天,北京人艺仍是出现在《北京晚报》文化新闻中频率最高、分量最重的戏剧院团。58年来,《北京晚报》与北京人艺相伴成长,为市民奉上精神大餐。人艺诸多艺术家如蓝天野、林兆华、濮存昕等,不仅是晚报报道的对象,同时也是读者,都对《北京晚报》有着一份令人感动的特殊情感。
人物讲述
蓝天野
我曾是晚报特约记者
我跟《北京晚报》有着很深的渊源和感情。晚报老总编王纪刚是我中学同班同学,我们上学时曾在一起出过班级壁报,共同接触文艺文化。1980年晚报复刋后,我即为《北京晚报》特约记者,并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写过几篇文章。比如《两代面人汤》写的是老一代捏面人的汤子博和他的儿子汤夙国,当时在《北京晚报》上连载了两天。1980年9、10月,北京人艺话剧《茶馆》赴欧洲演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我也应时任总编的王纪刚之邀,以《北京晚报》特约记者的身份为《北京晚报》写了三篇报道,其中至少两篇是《茶馆》尚在欧洲演出期间就在《北京晚报》发表的,当时是由外交部信使带回国的。1980年北京人艺《王昭君》赴香港演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内地话剧首次去香港演出,晚报连续用两至三个整版介绍该剧演员,时间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
这些年《北京晚报》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除了大力报道我的演出、我的画展、我的新书之外,还整版发表过我写的纪念许麟庐先生的文章,以及去年12月31日刊登的纪念裘盛戎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文章,完成了我的心愿。其他还有我写的《吴王金戈越王剑》的创作经历等文章,以及专文介绍北京人艺剧目和导演、演员的文章,就更多了。
《北京晚报》和北京人艺的关系很深厚,《北京晚报》和北京老百姓的关系更贴近,要想知道北京的事情,就看《北京晚报》。
林兆华
当年只有《北京晚报》敢写文章支持
《北京晚报》是我的朋友。我从导演《绝对信号》开始,就一直受到争议,当时除了《北京晚报》的过士行,没有人敢写评论。后来我独立做戏,别人不敢发表文章,只有《北京晚报》敢写文章支持我。从过士行,到满岩,到王润,《北京晚报》的几代戏剧记者,都跟我是很好的朋友,我的每部戏都给予我支持。
《北京晚报》不仅对我非常支持,对中国戏剧事业的关注、关心,也比其他媒体都多得多。《北京晚报》的文章既专业,又通俗易懂,能够发表别人不敢发表的意见。我家里现在唯一订的报纸,就是《北京晚报》。祝愿《北京晚报》越办越好,天天向上!
濮存昕
父子两代都爱看《北京晚报》
记得五十年前,我小的时候,傍晚我会到大门口的木头报箱里取回《北京晚报》,父亲会边吃饭边翻报,他要是有演出,就会把晚报带到化妆室去看。我虽然还小,但晚报上的标题、插图还是能看懂的。后来“文革”了,晩报休刊无报可读。1980年晚报复刊了,我家又订了一份。
每次打开晚报,仿佛迎面吹来春风洒起细雨,喜欢《北京晚报》,也是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反映市民生活和文学艺术报道。我们家每天吃晚饭看晚报,睡前仿佛踏实了很多。
几十年来,北京人艺和我个人演艺的成长进步,每台新戏,每个角色在《北京晚报》上都有记述,从中也了解到社会对我们艺术创作的评价,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同时我相信,太多的观众是经《北京晚报》的推介,像通过一座桥梁一样走进首都剧场,走近舞台,爱上人艺,喜欢上我们这些角儿的。《北京晚报》58岁华诞之即,我们感谢《北京晚报》多年的支持帮助。愿为文化北京,我们更多合作,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