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中国元素代表了啥 真相没有那么简单
2015年11月25日讯,在《火星救援》北京发布会上,不少媒体都问了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同一个问题:片中的中国元素是否代表了中国地位的提高?其实无需回答。导演本人和主演马特·达蒙、塞恩·巴斯等一行冒着初冬的大雪与中国影迷们见面就说明了一切。只不过,这部电影却不仅仅是“中国元素”那么简单。
在这部即将上映的《火星救援》中,主角因为一次事故被困在了火星,本着“生命最大,不抛弃不放弃”的科幻灾难片主旋律,美国决定一定要救他回来。NASA在尝试举国之科学团队用最快速的方法去营救他,可从地球飞到火星需要不短的时间,而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有限的食物只够他支撑几百天。好不容易造好的飞行器在升空后爆炸了,再造一台时间上来不及,主角和美国政府在此时都陷入了绝境。此时画面中突然出现“中国航天局”几个大字,中国决定无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太阳神”号支援给美国,冒着各种不言自明的风险。在影片最高潮,美国大片中经典的倒计时大屏幕的场景又一次出现,不同的是,这次倒计时的大屏幕周围看到了汉字。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今年2月中国内地市场报收票房6.5亿美元(约合40亿人民币),首次超越了美国单月票房6.4亿美元,成为当月全球市场的第一票房产出地。这个秋天,仿佛半个好莱坞都来中国转了一圈。从《碟中谍5》的“男神”汤姆·克鲁斯,《007:幽灵党》的“邦德”丹尼尔·克雷格,《饥饿游戏》的“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再到这次的《火星救援》,如此密集的明星来华宣传阵势,显然中国成为了好莱坞商业片营销环节的一个主战场。而这不能不说是今年2月国内票房超北美的一个震荡波。
但如果只是将此归为一个“好莱坞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的结论恐怕就有些过于简单了。从很早开始,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就不乏中国元素。别说美国电影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形态,其实好莱坞才是最讲求政治正确的地方。“主旋律”价值观贯穿在每一部大片中,也形成了典型的编剧人物安排的“俗套”。
我们最常看到的故事第一主角,也就是英雄的角色,通常是“美国、白人、中年、男性”。但他的周围,一定会有若干帮助他的搭档、朋友、助手、队友等角色。这些人中一定会有至少一名女性,体现性别平等;一定会有至少一名黑色人种,体现肤色平等;至少会有一名亚裔(通常来自中国、日本或韩国),体现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人才的多元……
近年来不少英雄电影开始让黑人担任领袖的角色,恐怕也跟奥巴马当选总统分不开。更多的故事中出现了“美人救英雄”这样的桥段,超级英雄的女朋友不再是柔弱的需要被拯救的形象,而是充满智慧和勇气,与英雄并肩战斗,并在关键时刻左右全局的人。
与此类似,好莱坞大片中的“中国元素”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最早的美国英雄跑遍全球拯救世界的故事中,中国往往作为“到此一游”的寻宝游戏中的一站出现,从上海、香港、北京等大城市到湘西、陕西兵马俑、西藏雪山等风景名胜,所谓的中国元素只是满足美国观众领略异域风情的一站,关于中国的标签多为神秘、古老、安静。
在担任旅游胜地这个阶段过后,好莱坞的英雄团队中开始有了华裔的面孔,除了美国本土的华裔演员之外,国内大小演员也纷纷进军好莱坞,周迅在《云图》,李冰冰在《生化危机》,张静初在《碟中谍5》、范冰冰在《X战警》等。不过,尽管在如《环太平洋》等电影中,中国的三胞胎兄弟成了巨型机器人并肩作战的战友,但这些队友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必须要早早挂掉,不然就抢了美国人担任主角的风头。
显然在《火星救援》中,主角的风头被关键时刻来救场的中国人抢了。我们当然不能草率地把一部电影的个例故事当成是对中国票房重视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证明,但重要的是从中我们看到美国人是很乐意“被拯救”的,这点就很难得。在以往但凡涉及中国科技和军事的内容中,中国总是被以“威胁”、“未知”、“警惕”这样的形象出现,担任着“可怕的敌人”的预设。
然而在这部电影中,中国不仅堂堂正正地展示了科技实力,还表现出了无私的国际主义人文关怀。而美国也大大方方地接受了中国雪中送的炭,不揣测,不怀疑,甚至心怀感恩。
《火星救援》作为一部好莱坞硬科幻年度大片,电影的主角依旧是“美国、白人、中年、男性”,只不过从经典的“美国拯救世界”的母题变成了“中国拯救美国”。也许需要火箭就像需要票房一样,好莱坞也从“无所不能”的傲娇变成了“没你不行”的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