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封面

友谊宾馆往事:爱泼斯坦戒烟记 谁迷上了油条豆浆

2015-09-15 12:02 网络 TF003

2015年9月15日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北京地区外国专家的居住问题,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国务院西郊招待所于1954年建成,并于1956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友谊宾馆。60年来,友谊宾馆接待了众多知名外国专家,如爱泼斯坦、沙博理、陈必娣等,这些外国专家和中国人民一起工作和生活,他们也成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一道别样风景。

友谊宾馆

在鼎盛时期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友谊宾馆一度住着几千位外国专家,随着时局变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剩下近千名外国专家在友谊宾馆生活,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数字锐减到几十人,如今,友谊宾馆里的外国专家只剩下十几位。“外国专家”这个称谓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成为历史。但外国专家们在这里留下的历史印记不会消失,他们的生活经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1954年,友谊宾馆成立后,为了满足外国专家们的生活需要,除配备客房和餐饮设施外,友谊宾馆还建立了完整的生活配套设施:幼儿园、学校、邮局,甚至还有大剧院、俱乐部等。友谊宾馆的很多工作人员,在与外国专家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本文作者李蔚峰改革开放初期,进入友谊宾馆专家办工作,他见证了那一时期,外国专家们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爱波斯坦百忙中为友谊宾馆校对宣传翻译文字;出生于美国的翻译家沙博理非常享受员工餐厅里的中式早餐——油饼加豆浆;魏璐诗平日里对待工作人员总是很慈祥,极少苛责,但有一次圣诞晚会放错了音乐,她收起她的“宽容”,很严厉地批评了员工;陈必娣则将不守时的领导拒之门外……

某种程度上,这些援华外国专家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了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分享到

“国庆七十年·京城瞬间”地坛庙会话家常 民生情怀注解伟大时代

使用12项调查措施保持惩腐高压态势 北京两级监委已经留置61人

北京西城区为老旧小区更换39部电梯:困扰居民十几年的心病解除了

北京东城城管今天拆除14处自建房

北京地铁13号线五道口拥堵问题解决:“小手术”后大变样

政府办事大厅服务柜台该多高?标准答案:80厘米

北京“万能”便民服务中心对外开放:一个独特之处吸引市民注意

十亿元共享单车押金未退 中消协:预授权制“冻结”押金防挪用

北京最新天气预报:明天空气转差 后天北风再来

朝阳区小鲁店村有了集中充电车棚 电动车不进村居民更安全

小偷两度光顾张仪村路 盗走数万元财务仍未落网

《美在雅安》获纽约电影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北京慢行系统加速跑:5年治理3200公里自行车道

守护大运河 京杭再出发

明天起车险将有重大变化!责任限额提高,删减免责条款

少儿考级花样繁多,套路深

峨嵋酒家行政总厨开“宫保鸡丁”抖音号,退休打算拍“一周一菜”

白塔寺街区更新 优雅的精致这样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