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布局哪些高精尖?这份规划定了
在8月27日上午举行的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市经信局副局长姜广智介绍,近期印发实施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了跨区域深度协同,提出构建“一区两带多组团”空间布局。其中,经开区和顺义区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
资料图 新华社 发
“该《规划》是一个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规划,是一个体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规划,是一个强调产业链韧性和安全的规划,也是一个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姜广智介绍,《规划》提出推动区域特色化、差异化、联动化发展,构建“一区两带多组团”空间布局。
具体来看,在经开区和顺义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
在北部地区对接三大科学城创新资源,推动海淀、昌平、朝阳、顺义等区打造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南部地区依托经开区,推动丰台、大兴、房山等区打造先进智造产业带;建设通州网络信息安全、石景山虚拟现实、怀柔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延庆无人机、平谷智慧农业等多个产业组团。
具体到各区层面,《规划》既明确了各区重点发展的2-3个产业方向,鼓励各区保持发展定力深耕细作:支持丰台区和房山区在轨道交通领域、海淀区和昌平区在智能终端领域、丰台区和经开区、大兴区在航空航天领域、朝阳区和顺义区在智能制造与装备领域,开展跨区“研发+高端制造”的协同试点示范。同时,立足京津冀整体谋划重点产业链布局,以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协同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突出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保持疏解一般制造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定力,以更高、更优标准推动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产业,促进产业节能减碳,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发展指标上,提出到2025年,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0万元/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均较2020年下降5%等目标。
姜广智说,《规划》突出了创新引领数智赋能,提出全面对标全球产业创新前沿,着力发展引领技术创新、带动能力强劲的行业,加快培育掌握核心竞争力和重要知识产权的全球顶尖企业,主动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前沿技术,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在创新体系方面,本市将释放三大科学城及国家科技设施建设形成的创新资源,以及近几年在人工智能、脑科学、新药研发等领域超前布局的重大科技设施平台的创新势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高效协同。
他介绍,《规划》突出了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既强调卡脖子技术和颠覆性领跑技术的自主攻关,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逐步提升国产化产品的配套比重;也强调开放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两区”建设政策叠加优势,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质升级。包括高水平推动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增强北京在全球数字领域的先导性、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中日、中德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集聚一批国际化经营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努力建成我国对日、对德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推动本市高精尖产品、技术和服务主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升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加快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
(原标题:北京各区布局哪些高精尖?这份规划定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