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地铁3年后通4G,网友:为何中国偏远山村上网尽享“丝滑”?
伦敦市长近日宣布,伦敦地铁隧道及车站将在2024年底前实现4G信号全覆盖。对此喜讯,有英国网友叫好,也有人吐槽:“上海十年前就做到了”“那时候6G都要来了”……
说起来,“发达国家不发达”的观感,很多正来源于基础建设方面。不要说大城市的地铁没有“通网”,就在很多市中心,网络照样飘忽不定,轻则降速、重则中断,至于山区等边缘地带更是面临“失联”的风险。
而反观中国,不要说上海,全国都早已实现4G全覆盖,很多地方都用上了5G。郊野也好,山村也罢,开车导航信号不断,追剧游戏尽享“丝滑”,直播卖货忙到飞起。前几天,著名up主“我是郭杰瑞”发布视频,展示他前往大凉山悬崖村的经历,让这位美国小伙极为惊讶的是,无论是在陡峭的天梯上,还是在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村顶,4G信号都不曾中断。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700万座4G基站,约550万座在中国。而“基建狂魔”的碾压性优势不只表现在通信领域。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3.79万公里,全球占比超2/3;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覆盖98.6%人口超20万的城市;中国电网几十年来没发生过任何一起大面积停电事故,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795%,居民电费还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之一……
突飞猛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意义绝不仅是方便大家通勤路上刷刷手机,而是让所有国民“一个都不能少”地分享到了国家跨越式发展的丰硕成果,获得了用双手创造幸福改变人生的宝贵机会。
正是借助于通信、物流的良好条件,深山老农能声情并茂推介“家乡宝藏”,农村孩子能在家上网课参与学习,偏远地区能很快采购到优质商品……地域的距离被缩短、发展的鸿沟被弥合,万千国民一起赶上了时代快车。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而是中国“一骑绝尘”?这显然不是因为有钱没钱,而是国家理念与体制差异,决定了钱会花到什么地方。中国作为“人民的国家”,为了民生福祉,不会将盈利作为行动的唯一标准,偏远地区的重要工程不赚钱还赔钱,但政府牵头、国企配合,不计成本、集中力量也要搞出来。如今让国人引以为傲的网络全覆盖,主要就源自2003年开始、持续了十多年的国字号系统工程“村村通”。
至于很多发达国家,高速道路、电力供应、通信网络等的建设运营维护基本都是利益导向,人口密集有利可图处是经营重点,地广人稀的“赔本买卖”没人愿意投入。这种情况之下,每每遇到极端事件,就会拉下发达光鲜的遮羞布。今年2月,美国得州遭遇寒潮致大面积停电,数百万居民的基本生活一度成为大问题,许多人将救援迟缓、电价暴涨归因于纯市场化电网。而类似这样的停电事件,根本不是第一次上演。
安全的环境、稳定的服务、良好的设施……我们习焉不察的日常,也许正是多少人尚未盼来的“好消息”。这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结着一个国家的艰辛奋斗,更饱含着一个国家的为民情怀。
(原标题:伦敦地铁3年后通4G,网友:为何中国偏远山村上网尽享“丝滑”?)
来源:北京日报 据长安观察
流程编辑: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