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力乡村振兴,通往幸福路
乡村换新颜,排水不堵了,路变平整了,环境变美丽了......
2021年我们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建设。
2020年,昌平区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围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要求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总承包事业部承建了其中赖马庄村、南官庄村、官牛坊村等11个村的建设任务,包含道路施工、墙面粉饰、给排水改造和绿化等。
项目从2020年8月开工,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部分村落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共计完成沥青道路4万余平方米,混凝土道路4万余平方米,铺装工程1万余平方米,惠及2万余村民。
工程涉及昌平区小汤山镇半个镇,方圆约30平方公里,所有道路首尾相连约97公里,涉及11个村3200余户居民的房前屋后、日常出行、停车行车等,且辖区24000多名居民,工程施工全民监督。
项目团队人员从未接触过乡村改造项目,在面对这种范围大、干扰大,协调量大等问题,他们深入村庄,逐项摸排,走访村民,得知村民担心项目施工影响其生活,他们利用各村委广播站,宣传美丽乡村项目实施后的好处,并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动员村民积极配合美丽乡村项目实施,临时聘用村民代表加入项目协调团队,最终获得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项目面临由于巷子过于狭窄而导致的施工难度,他们知道只有减少开挖量和道路破坏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他们积极推动设计变更,将传统采用圬工砌筑,占用空间大的矩形排水沟变更为占用空间较小的管道排水。
同时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需布置污水、给水、燃气等多种管线,但各种管线并非同时设计同时施工,需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增设给水或排水管道。项目采用水平定向导线钻在1.5m以下布置给水管线,不会对现有管线造成破坏,并且该工艺有超前探测功能,可以有效规避地下已有设施,减少交叉施工。除此之外,给排水同槽布置,减少施工量。
乡村道路结构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和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半刚性道路结构层,需通过重型压路机振动碾压方可达到承重要求。
普通的公路一般采用钢轮振动碾压工艺,但乡村道路狭窄,大型碾压设备无法进入,且紧邻既有老旧建筑物,采用振动碾压工艺易会对周围建筑物造成破坏。
项目在通村主路(宽度超过5m)的道路将钢轮振动碾压工艺改为胶轮静压工艺,支路、巷路等狭窄地段采用新型手扶震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满足压实要求的同时保护了周边老旧建筑。
筑造幸福空间
项目所使用的透水砖、水泥稳定碎石均采用建筑再生骨料,既有利于施工后的排水,又可以对建筑垃圾二次利用。不只让农村看上去很美,而要真正满足村民实际需求,实现生活便利,这是项目对村民、对乡村建设的郑重承诺。
“以前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出行马路宽敞整洁,出行也更加便利。”村民刘阿姨欣喜地说。
村民王大爷反映自家门前坑洼不平,有时会从电轮椅上摔下来,自己一个人出门太不方便。施工人员将从他家门口到巷子的路修整平整,他感激地说道:“每次出来没一点颠簸的感觉,心情都变好了。”
谈起村内给排水,赖马庄村支书刘满江感慨良多。“从我任职村书记以来,村民多次反映供水不足、排水不畅,这已经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给排水改造后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家里水不够用、门口污水横流,既方便了村民用水,又改善了村内环境。”说到这里,刘书记难掩心中的激动,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昌平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施工)第十六标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工程建设包括11个乡村的道路工程、给水管线建设、绿化工程、公厕、户厕改造、垃圾收集站,墙体粉刷,路灯拆除与新建等,作为昌平区打造的现代化农庄和特色镇村工程,致力于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城市新农村建设模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添彩。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老乡”,项目用心倾听村民心声,用情解决村民困难,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筑”力乡村振兴战略,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