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禁赛处罚被取消原因公开:惊险翻盘,能不能彻底扭转局面?
孙杨再次登上热搜,却是一桩旧闻有了新消息。
孙杨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当地时间15日,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公布了去年12月撤销对孙杨的8年禁赛处罚的原因——审理此案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一名仲裁员存在“偏见和歧视”。外媒随后爆出这名仲裁员是仲裁主席弗拉蒂尼,他曾连续多次在社交平台发表针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言论,即便是审理孙杨案时也没有停止。
仲裁法庭组成人员不当,程序问题推翻了原来的仲裁裁决,案件将被发回重审。虽不是人们所期待的“沉冤昭雪”,但也称得上是法律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孙杨案出现转机,自然值得我们由衷高兴,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警醒。
第一,一次胜利,能不能复制更多胜利?
孙杨上诉的成功,“首功”属于他上诉阶段的律师团队。
媒体报道,在上诉阶段,孙杨聘请了知名国际体育律师加入自己的诉讼团队。正是这个团队从一团乱麻的案件中,找到了证明仲裁法庭组成人员不当的关键性证据,并在上诉的庭审中获得了瑞士联邦最高法院的支持。
而在此前的仲裁中,孙杨律师团队的表现曾引起争议,很多人认可他们的庭审表现,但也有不少法律业界人士评论原来律师团队“完全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律师碾压”,揶揄“孙杨的律师甚至不懂外语”。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从全球网络直播的庭审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国际法治舞台规则的运用机制,更深入地认识了不同法律体系中司法实践的不同之处。更直白地说,面对外国人主导的法庭,屏幕前的人们内心中更希望看到能帮中国人打赢官司的律师。
中国人“走出去”,中国的涉外法律服务也得能“跟上来”。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人、中国企业越来越频繁地进行国际间交往,产生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孙杨不过是“走出去”的中国人中的一员。显而易见,他的这次“胜利”要想变成可以复制的胜利,甚至赢得更多更大的胜利,不能仅仅寄托于外籍律师的专业精神,而有赖于中国涉外法律服务的整体提升,中国涉外专业法律队伍的整体成长。
毕竟,中国的专业律师站在国外的法庭上,不是为了吵架而吵架,而是在维护同胞的合法权益,也是真正在用外国人能听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惊险翻盘,能不能彻底扭转局面?
孙杨上诉成功,赢得了“再来一次”的机会,究竟能不能扭转乾坤,还要看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重审结果。
熟悉案情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到孙杨家上门检测的血检官只有护士证却没有授权的检查官证明;尿检官只有身份证,却自称是孙杨的粉丝在检查过程中违反规定对孙杨拍照;现场视频显示,检测人员自认测试“不完整”,并同意不带走孙杨的样本,可庭审中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却拿“暴力抗检”大做文章。
面对原仲裁的“有罪”裁决,乃至如今公开的“翻盘”原因,相信不少人都有一种“有理说不清”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归根结底来自于,难以完全适应那套西方话语体系里陌生的“游戏规则”。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融入世界之时,国际规则已经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建立完成。必须承认,许多西方制定的规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同样也顽固地带有我们所熟知的那种以强欺弱的蛮横无理,在这样的规则下谋求公平正义,往往和孙杨案一样一波三折。
随着时代发展,国际规则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中国积极参与新国际规则的创建,努力提升规则制定话语权,在国际规则中贡献出中国思想、中国价值和中国方案是理所应当的事。同时,这才是从惊险翻盘到彻底扭转局面的治本之策。
毕竟,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商量着办,不能由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说了算。
第三,江湖险恶,会不会变得更加险恶?
孙杨案中,那个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存有“偏见和歧视”的弗拉蒂尼,到底是个什么人?
媒体已经扒出了答案:意大利的前外交部长。2011年他曾到访中国,当时适逢源起自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欧洲各国,欧元贬值、股市暴跌,弗拉蒂尼来到中国,大谈促进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大谈“加强政治对话和务实合作”。而没过几年,他就在网上破口大骂“黄脸的怪物”“中国真可耻”。
直白的表象似乎在说明直白的道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国际上总有些表面笑靥如花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冷不丁地捅刀子——今天可能对“动物保护”借题发挥,明天可能拿“人权保护”趁机发难,后天可能又从故纸堆中翻出“民主自由”的陈谷烂渣。
但也许事情并不只是一句“人心隔肚皮”那么简单。
十年间欧洲沧海桑田,安全方面独狼式恐怖袭击“遍地开花”;经济上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来自中东的难民潮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政治上持续整体“向右转”,民粹主义大行其道;英国说走就走,欧洲一体化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
反观中国,十年前我们刚刚收获GDP位居世界第二的惊喜,而今已经远超第三、持续接近第一,创造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的“两大奇迹”,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之势,自信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将视野从一个时间节点放宽到历史之中,方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恢弘。此消彼长,在这样的反差中,我们不能不深入思考、不能不仔细分辨——对中国“弗拉蒂尼式”的偏见和歧视,是本就如此的自大善变,还是在忌惮中逐渐生长、愈演愈烈?是一时一事的过激言论,还是根深蒂固的恶毒敌意?是个别人的孤掌难鸣,还是“乌合之众”的三人成虎?
无论是险恶还是更加险恶,想要在国际“江湖”里乘风破浪,唯有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毕竟,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