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6亿人患有慢阻肺,患病知晓率不足1%,这五点有迹可循
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6亿人患有慢阻肺。我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然而,逾九成患者对患病毫不知情, 由于仅有咳嗽、咳痰等表现,病人往往不去就医,失去了早期发现的机会。医务人员提示, 40岁及以上人群有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延伸阅读:
慢阻肺五点有迹可循
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慢阻肺也有“沉默的杀手”之称。作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慢阻肺在全世界发病率高达11.7%,仅次于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急性肺部感染。11月1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世界慢阻肺日。根据我国流行病理学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达13.7%,50岁以上达15.5%,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我国每年大概有96万人因慢阻肺死亡。冬季正是慢阻肺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对于气道已经存在慢性炎症的病患,冷空气刺激气道,容易导致发病甚至急性加重,因此更需注意防护。
呼吸不顺畅是典型的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常见慢性肺部疾病,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是慢阻肺的典型特征。通常是由于人体长期暴露在有毒气体和有害颗粒下,对气道和肺泡产生影响所致。因此,吸烟人群和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老师、矿工、化工行业工人等,都属于高危人群。另外,一些木柴等非清洁燃料的燃烧,以及炒菜油烟等也会产生有毒气体和颗粒,长期处于该环境下,也有较高的慢阻肺风险。
因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出现较严重症状。慢阻肺的早期临床表现是咳嗽、咯痰,但大多数情况下不被患者在意,常被认为是普通咳嗽;而当慢阻肺发展至人体活动耐力下降,又常被认为是年龄增大或缺乏锻炼的原因。直到患者出现呼吸不畅、行走困难症状时,肺功能受损已十分严重,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事实上,慢阻肺的症状是有迹可循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戴洁琛提醒。第一,慢阻肺的咳嗽反复,急性感染期间,浓痰液明显增多,早上更为明显。第二,慢阻肺会使患者活动耐力下降,表现为与同龄人相比更差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第三,急性感染加重的情况下,患者呼吸伴有张口抬肩的喘息。第四,患者可能会有心慌、胸闷症状。第五,患者可能会食欲减退、消瘦。对年龄大的患者,慢阻肺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如何让慢阻肺不再“沉默”?戴洁琛提出了5点自检自查重要条件:一,年龄超过40岁;二,反复咳嗽咳痰;三、活动耐力下降,与同龄人相比体力更差;四、呼吸不顺畅;五、属吸烟人群和高危暴露人群。只要发现自己符合以上条件任意三点,都应尽早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预防或者降低慢阻肺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