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车山车海”,智能运维失灵,还是管理失灵?
经历了兴起之初的“野蛮生长”,重新“洗牌”后的共享单车行业似乎学聪明了,各家企业纷纷宣称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智能调度运维、精准投放。
那么,为何有了高科技助力,共享单车堆积、占道的现象却仍屡屡发生?北京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运维力量与车辆数量严重不匹配,车辆调度滞后、周转率低,所谓的“智能化运维”已经沦为原始“搬运队”。
有停车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严重超额投放,才是“车山车海”问题根源和“罪魁祸首”。如何控制总量,考验企业和有关部门管理能力。
车往哪运就看哪有空地儿
8月19日晚高峰,西城辟才胡同东口路北侧人行道上,各种品牌的共享单车越聚越多,不仅很快将划着白线的电子围栏“挤爆”,还把人行道彻底挤占了。金融街地区对共享单车进行“入栏结算”管理,不把车停进电子围栏无法锁车,因此通勤族都想将车停到距灵境胡同地铁站最近的这处电子围栏。
辟才胡同东口,灵境地铁站附近人行横道被共享单车攻占
“等会儿,别着急。”一位运维小哥将围栏里已经锁上的车挪到围栏外,再让骑行人把车停进围栏内锁车。
记者观察的半小时内,这位小哥不断重复着同样的近距离搬运工作,任由车辆堆积也不急着把车清运走,清运车辆的电动三轮车一直停在路边。当记者询问是否会有人支援他时,小哥笑着说这片儿就他一个人负责,至于车往哪里清运,他把手一扬指着街边说道:“就看看沿着路哪有空地儿。”
事实上,在金融街地区大型写字楼、居住区附近,高峰期常常“一车难求”,淤积的车辆并未周转起来。当晚10点,记者再次来到该路段时,依旧有数百辆共享单车扎堆儿停放,从人行道蔓延至非机动车道,有的单车甚至玩起叠罗汉。
运维力量跟不上、车辆调度滞后造成的停放乱象十分普遍。
三里屯SOHO附近共享单车堆积
不仅停放乱,共享单车周转率也很低,大批单车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
9号线白堆子地铁站B口,无论夜间还早晨,都堆放着三四百辆共享单车,且长时间无人管理。8月13日7时10分至7时50分,骑共享单车来该地铁站乘车的市民有23人,出地铁站骑车离开的有55人,期间并未出现运维人员进行周转。记者统计发现,即使在客流量较大的早高峰,车站周围近300辆单车都没有人使用。
在石榴庄地铁站C口,记者同样观察了40分钟,共有144人骑车来地铁站,仅有8人出站后骑车离开,五六百辆共享单车原地不动,停放混乱。
白堆子地铁站外共享单车占道
石榴庄地铁站外共享单车占路
“智能化运维”为何失灵
按照官方发布数据,截至今年5月,北京完成报备的共享单车约86万辆,日周转率2至3次。如果按照一季度现场核查70.5%的报备率,实际车辆投放数量要超过86万辆。
单车活跃度低,对企业来说并非好事,为什么不通过加强运维提高周转率?
实现智能调度、精准运维,技术上并非难事。根据此前报道,美团单车推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魔方,基于卫星定位和物联网技术预测特定地点未来一定时间供需情况、车辆使用频次。青桔单车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可有效掌控交通潮汐、骑行热点、车辆堆积等情况。哈啰出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完成运维人员-车辆需求-调度地点的最优匹配。
但不论多好的调度技术,最终落实还是需要人。
“运维人员与车辆数量严重不匹配,企业存在超额投放现象,是造成调度运维滞后的重要原因。”一位城区停车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比起高效运维调度,共享单车企业更热衷于比拼谁家车多,“这个地方你投200辆,我也得有200辆,简单粗放,并非按照实际需求精准投放。如此循环,形成了恶性竞争。”
三里屯SOHO附近单车堆积
“随着资本热潮逐渐退去,企业必须考虑运维所占成本支出。如果每天工作量就是只应付早晚高峰运维调度,就能省下很多人力。另外,企业目前都是雇第三方来做运维,效果如何也需要打个问号。”一位前共享单车企业从业者给记者算了笔账,一辆车成本一两千元左右,再配上维修配件、人力成本,一辆车投入近三千元,就算最理想情况一天骑4单,一单1.5元,“回本”需要骑够500天,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单车骑不到回本就报废了,为了降低成本,企业一定会在运维成本上打算盘。
亏本的买卖,为何还要不计代价超额投放?一位出行行业运营高管告诉记者,对于单车企业来说,还处于占领用户习惯、操作入口、碎片时间的阶段,将共享单车作为业务链条一环,而并不是奔着盈利目标,“这样的运营模式是不可持续、不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