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夏日将尽,菜地是什么样?植物总能比人更早感觉到节候变换的消息

2020-08-22 17:14 北京晚报 TF021

在田里忙了整整十天,家里的晚稻秧终于抛完了。这不是说可以休息——秧抛完以后,还有许多的事要做,先是“拣秧趟子”:把抛下去的秧拣出两三行的空隙之处来,好方便后面撒化肥、打农药、撒除草剂等。等抛下的秧苗慢慢站起来,这时候要做的是“补秧棵”:在过疏的地方补上几棵秧苗,或是从过密的地方移过去,以期获得最高的产量。补秧棵不比从前的栽秧辛苦,然而这事需要细密的安排,亦颇费工夫。很快还要撒化肥、除草剂,所有这些事情,都追求一个“尽快”。

作者:沈书枝


家里的农作物 沈书枝摄

时序虽已从七月末尾进入八月,天气还是一样火热,或者应当说,大暑节气后,天气变得愈发滚热了起来。云在清晨尚未苏醒,澄蓝的天空中只有几片、几朵,那么无心地随意飘浮。到半上午,大团大团的很童话感的云似乎在一霎间涌了出来,密密地聚集,在视野所及的天际线上连缀成绵延的雪山。那阔大与丰富使人相信它们是有神性的,相信楚辞里的话,相信李白诗中所写,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因为接连的高温无雨,村子上菜园里的菜纷纷干枯。妈妈几次和我说起,忙得没工夫浇菜,菜园里苦瓜都干死了。乡下养花也几乎从不特为浇水,人家门口种的指甲花,在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叶子就蔫了下去。现在家里的菜,只有豆角、秋葵、茄子和辣椒诸物。玉米谷子已经好些天前全部掰了下来,连株禾也已经砍了,只是没有工夫种新的菜。妈妈每隔两天去摘一篮子豆角,大多是老豆角,外皮已微微鼓起。这老豆角掐段,在锅里烧到软烂,汤里露出淡紫的豆角米,连汤也被染作一种淡淡的雪青色,是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吃的菜。有一天吃饭的时候,爸爸忽然指着豆角米说,你们小的时候就喜欢在那刷锅的竹刷子上折一根竹丝子,把这老豆角的米一颗一颗串成串捏在手上吃。我对此渺无记忆。

在村子上走,会发现蔬菜们其实早已经由繁盛转为衰败:豆角架子、黄瓜架子、瓠瓜架子,无一不显出焦黄、稀疏。植物们比人更早、更敏锐地感觉到了节候变换更改的消息。豆角架上叶子大多不见了,只稀稀的藤爬在竹扦上,吊着伶仃几根豆角。黄瓜早已不结了,过去剩下的、最后几根弯弯扭扭的小黄瓜,在无人在意中老去,始终没有长到很大。瓠子结出苦瓜,被人用油烧出来,吃了一口,便骂骂咧咧地倒掉。架上剩下几根苦瓠子,也一股脑摘下来,扔在门口水泥地上。西红柿总是没怎么红就落下来了,就连往年接二连三的小南瓜,今年也总是还在乒乓球大小的时候,就一个接一个慢慢在藤上变黄、最后黑掉了。村子里唯一一个没有过分衰败的菜园,是杨来发家的。他们也是村子上唯一一个会精心莳弄菜园的人家,热天的下午,夫妻俩用尿桶兑半桶水,一根扁担抬到菜园里,用粪瓢一瓢一瓢浇水。就是这样,他家的毛芋边缘也枯了。秋冬的菜有些已经栽下,在新出的菜苗旁边,他们拉了一排空的易拉罐啤酒瓶,不让鸟雀下来。在午后的天空下,它们发出翠绿的光芒,轻轻地晃荡着。

黄昏时西天又一日的晚霞,预示着明天又是一个大晴大热的天。这是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大人那里学来的“看云识天气”,数千年来,从未有一个群体像农民这样,长久地关怀天气,与自然相与休戚。清代顾禄的《清嘉录》,记载四时谚语,多以某个特定节日的晴雨占卜一年丰歉,周作人诗“怅望山南大水云”,自注云“夏中南方赤云弥漫,主有水患,称曰大水云”,也是同样道理。有一天饭桌上,妈妈忽然对我说:“燕子,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最近因为天太热了,蚊子、苍蝇都变少了——不下雨,没有水,蚊子、苍蝇都活不了,没法繁殖。”

滚烫的午后,连自来水管里放出来的冷水,前十几秒都是滚热的。这种热天是做甜酒(酒酿)的好时机,不那么忙了以后,妈妈有时会在白天做甜酒给我们吃。就用普通的大米饭做,不特意煮糯米饭。据妈妈说,当然是糯米做出来的甜酒更好、更甜,但她这样用大米饭做出来的甜酒,也已足够好吃。一层米饭一层薄薄酒曲,这样添上去,末了在中间挖一个洞“透气”——实则为了中间也能很好地发酵——中间也撒上一层酒曲,就做好了。上面用一只碟子控着,就这么放在碗橱里等它发酵。这是天热的好处,若是冬天,就要用棉袄包住,放在暖和的地方才行。夏天的甜酒好得很快,第二天米饭就发出甜甜的、充满热烘味的香气,第三天一早,酒酿已出了很多,可以煮来吃了。加水和鸡蛋,一点点白糖,开水一滚,端出来晾凉,放冰箱里冰一冰,酸酸甜甜。爸爸早上去田畈做事之前或回来之后,总要吃一碗。我也煮给宝宝吃,妈妈自己却很少吃。

他们有时候会念叨:“这你们过两天就要走了,连个鸡都没工夫杀给宝宝吃。”我说:“不要杀。他最多吃一块,我又不吃!”爸爸瞪眼:“那鸡不杀留得干么事!”终于在我们临走前两天杀了一只大公鸡。临走前一天上午,九点钟,我骑电瓶车去镇上拿给爸妈买的黄桃时,忽然感觉到了“凉爽”的空气。人在一霎那意识到,是秋天的气息没错了,即使日里仍是灼热,黄昏的空气也忽然凉快下来。空气中有了秋的色彩、秋的气氛,就连十几天前黄昏时仿佛充满了每一寸空气的蝉鸣,似乎也稍稍弱了下去。

 

 

(原标题:夏日将尽)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