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为何“顾家的男人始终是温馨家庭的标配”?有人说他们有个共同特点

2020-08-16 16:55 北京晚报 TF020

打小母亲就告诉我,判断一个男人品质如何,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他顾不顾家。顾家的男人当然算是好男人。

作者:苗凤和


记得我上小学后不久,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大家生活都比较困苦。穿得差些还无所谓,肚子饿却是刻骨铭心。家里孩子多,食物要分着吃。那时我们最盼望父亲下班回家,只要父亲推着自行车走到屋前,我们的目光就会盯在他自行车把上挂着的提包上。父亲在铁路上班,提包里经常会有他托人从外地捎买来的吃食,饼干、橘子……父亲自己舍不得吃,总是全带回家分给孩子们。我们欢呼雀跃分享食物时,父亲就在一旁默默看着,很少说话。

父亲脾气不好,若是发火,会随手抄起东西摔砸,我们对他都心存畏惧、敬而远之。每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母亲会专门叫过我们,告诉我们:“爸爸太暴躁,你们不要学他的坏脾气。但爸爸知道顾家,心中挂念家人,这点你们必须牢牢记住。”

成年后,我曾在原北京齿轮厂锻工车间工作过一年多,跟师傅学技术的过程中,我发现车间师傅很多都是河北衡水人。好奇中我问师傅:“怎么你们那地方的人出来都当铁匠(锻工)呢?”师傅告诉我,在他们家乡,男孩长大外出学手艺,家里一般都会选择让他学铁匠或木工,因为这两样工作辛苦,挣钱不易。尤其铁匠,站在熊熊炉火旁一下一下抡大铁锤,又热又累,还可能被烧红的器件上崩出的碎屑灼伤,汗珠子掉在地上摔八瓣,每分钱都是血汗钱。钱来之不易,就会特别珍惜,就会想方设法把钱一点一点积攒起来带回家,所以他们都是格外顾家的人……

看来,顾家这个理念,那个年代,在哪儿都是深入人心的品质啊。

王金辉/制图

师傅还告诉我,顾家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千方百计节省每一分钱。他给我讲了一个小笑话:一位家在外地的职工,春节前接到家信,让给孩子买身新衣并注明了尺寸。按尺寸到商场千挑万选,买到了合适的上衣,却没买到合适的裤子。把上衣邮走后,职工想拍封电报跟家里说明情况。当时最快的联系方式是按字计费的电报。绞尽脑汁起草电报稿(少一个字就少花一个字的钱,但又要把事情说清楚),这位最终递给电报局柜员六个字“孩服上有下无”。柜员接过字条看了看,请他等一等……等来两位保卫人员把他请到一个单间,问他电报稿上的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因为言语过于省略,他差点被当成利用电报传递暗语的坏人。

我笑中带了泪。在我心里,顾家的男人,始终是温馨家庭的标配。

(原标题:顾家的男人)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0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